前段时间,我孩子做了什么得意的事,就会说:看我聪明吧?
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游戏过程中,也会特意跟人比聪明。
我感觉不对劲了。
怎么老是在意自己聪明不聪呀?我可没这样教过她。
后来我观察到,在幼儿园,哪个孩子做得好,老师会脱口而出:你真棒!
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老师会说:你真聪明!
Part.2
我不满意!
我不想让老师这样夸我的孩子,这样都把孩子夸坏了。
有人会说,这不很正常吗?现在的成年人不都是这样表扬孩子的嘛?!
大家都做,就一定对?
在这方面我可是吃过大亏的。
Part.3
我小时候也经常被父母、被老师夸赞聪明。我就可得意,使劲儿地取得好成绩,好让他们源源不断地为我的聪明点赞。
别人比我的成绩好,我就觉得他们比我聪明,暗暗较劲,心中烦闷。听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败。丝毫意识不到努力的重要性。
白白内耗了许多年。兜兜转转才明白过来,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
要想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如何表扬非常关键。
Part.4
你动不动就夸孩子棒,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棒。从而自我感觉良好。
等他遇到挫折时,会看不清自己。
我很棒呀,为什么出这种事,一定是什么东西在跟我作对!不懂得往自身找原因。
总是夸孩子聪明,他们会觉得自己之所以会一些事情,都是因为自己聪明。
等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从而放弃。
甚至为了保持自己的聪明形象,而放弃挑战,选择比较容易的题目。致使成绩下降。
这不是我个人的推测,有科学实验作证。
Part.5
那我们该如何表扬孩子呢?看下面的例子。
爸爸,快看,我会拍球了。
一般的做法是,来一句:你真棒。
而更好的做法应该是:
是呀,你会拍球了。我看到你一直在练习,即使累了也没有放弃。你很努力,所以你越拍越好。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Part.6
你看,这样的表扬有三个特点。
第一,把你看到的描述了一下:
是的你会拍球了。我看到你一直在练习,即使累了也没有放弃。
这种描述,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在关注他,看到了他更多的一面。你确认了他的表现,就已经是在表扬他了。
另外,这种具体的描述也会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是理性分析的基础。将来他失败了,会下意识地分析:我做了什么才有这样的局面?
第二肯定他们的努力。
”你很努力,所以你越拍越好。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这句话肯定了孩子的努力。实验表明,表扬孩子努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挑战,选择一些更难的题目,因此成绩提升。
因为表扬努力的时候,强调的是他们能改变的部分:只要你足够努力,就能提升成绩。
聪明和天赋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果专注于不可改变的事物上,会觉得我不够有天赋,所以我不行,形成僵化思维。
与之对应的是成长型思维。
所谓成长型思维就是相信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
这很重要!
所以,表扬孩子一定要表扬他的努力。类似的还可以表扬他的认真、专注等。
一种品质你越是强化它,它越会固化到你身上。
第三,不去评判。
只说自己看到的,不评判。评判容易让孩子以结果为导向。
有的家长会加上一些评判性字词,比如:你做得很好,如果再·······就更好了······
这样看似在鼓励孩子,实则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在结果上。
事情做就好了,结果不是不重要,而是不可控。所以,我们应该更关注过程,专注当下,这是很重要的人生智慧。
Part.7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着拼天赋。
成就=天赋x努力²。在这个公式里,努力值的提升才会更大程度地影响结果。有天赋不够努力,一切都是白扯。
老师和家长随口说孩子棒,孩子聪明,这是没有思考的懒惰表现。应该及时改正。
用心一些,坚持表扬的时候体现这三点,孩子会越来越坚韧,从而发展得更好。
加油,与诸位共勉!
作者:小禾每天都成长
本原创作品,版权归本号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