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望色需先分清常色和病色,《八纲辩证相兼和转化彩表》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2-26 16:35:17

"谢老师,我最近在学习中医望诊,特别是常色和病色方面,有些疑问,不知您可否指点一二?” 小王恭敬地询问。

谢老师合上手中的古籍,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明白小王的热情和好学,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

"好,小王,你想了解常色和病色,这是中医望诊的基本功之一。首先,我们来讨论常色。” 谢老师深情地说。

他继续道:“常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色泽,其特征为明润、含蓄,说明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强盛。以黄种人为例,其常色特征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有主色和客色之分。”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认真记下了这些重要的信息。

谢老师继续:“主色是指与生俱来,一生基本不变的面部色泽。人类由于种族不同而有黄色、黑色、白色等不同人种;同样是黄种人,由于遗传不同,而有偏白、偏青、偏黑、偏红、偏黄五形人的不同。由于种族或遗传因素导致的面色变化均系主色,属常色范畴。”

小王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这个概念。

“客色是指非疾病因素所致的短暂的面色变化。比如,随着季节推移、时辰变化,地理环境、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体的面色也会出现短暂的变化,这些变化均称为客色,也属常色范畴。” 谢老师解释道。

小王思考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么,常色和客色之间有何区别呢?”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常色是一个人的基本面色,反映了他的体质和遗传。客色则是短期的变化,通常由外部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望诊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体质和潜在健康问题。”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 春气通肝,其色当青;夏气通心,其色当赤;秋气通肺,其色当白;冬气通肾,其色当黑;长夏四季之气通脾,其色当黄,此为四时常则之色也。 ”

小王点了点头,似乎对常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病色。” 谢老师继续。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庄重:“病色指的是人体在患病状态下的面部色泽。除了常色之外,一切反常的色泽均属病色。”

小王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病色的显露程度和光泽的有无,受疾病的轻重、浅深、病性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一般而言,病色虽显但尚有光泽,为病色之善色,表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

病色虽显但尚有光泽,为病色之善色,表明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多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小王的手飞快地记录下这些关键信息,他开始明白病色的复杂性。

“然而,病色也有恶色,” 谢老师继续说道,“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脏色外露,为病色之恶色,表明脏腑精气衰败,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

病色暴露而晦暗、枯槁者,是真脏色外露,为病色之恶色,表明脏腑精气衰败,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多属久病、重病、阴证,治疗较难,预后较差。

小王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明白了吗,小王?” 谢老师询问道。

小王站起身,恭敬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谢老师,非常感谢您的解释,我明白了。您的教导非常有价值。”

谢老师微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很好,小王,学中医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也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医生。”

附《八纲辩证相兼和转化彩表》

1 阅读:1
言身的记事本

言身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