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在1938年从延安叛逃,很多人以为他是因为害怕毛主席,其实,张国焘害怕的是另一个人,就是王明。
张国焘在长征时期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事,我们以前介绍过很多次了,就不再重复了,总之,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罪不可赦,把张国焘枪毙都不为过!
但是,毛主席却没有对张国焘进行过重的处罚,甚至还推荐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而且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长期在西安工作,一直由张国焘代理主席职务,全面主持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
至于原因,一是毛主席一贯主张对犯过错误的同志要“治病救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只要承认错误,真心改正,就会给他重新开始的机会。
比如博古,曾经给中央和红军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把毛主席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苏区都给弄丢了,但是后来承认错误后,毛主席就既往不咎,继续对他重用,让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新华通讯社社长。
张国焘与博古的情况也差不多,而且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革命资历比博古更高,如果他能改正错误的话,毛主席还是很乐意给他机会的。
还有第二,就是张国焘代表的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如果对他宽大处理,就可以团结广大的红四方面军的将士们,不至于在红军中造成分裂。
所以,中央虽然对张国焘进行了批判,但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而是继续给他机会。张国焘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对中央也很感激。
但是,随着王明回到延安,这一切就要变了。
1937年12月,王明与康生、陈云一起回到了延安,因为王明在共产国际受宠,这次回来俨然是一副“钦差大臣”的姿态,把原本中央的决定能推翻的都推翻了,妄图自己把持中央的大权。
其中,就包括张国焘的事。
很快,王明就把张国焘叫去,对他说,李特和黄超已经招认了,两人都是托派分子,也都被枪毙了。
张国焘听后,大吃一惊。
李特和黄超是谁呢?李特是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黄超是张国焘的秘书,都是张国焘的铁杆拥护者,在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时,两人就是他的同谋,如今两人都已经招认是“托派分子”,自己还有活路吗?
所谓“托派分子”,源于苏联的托洛茨基,因为反对列宁、对共产主义充满悲观,受到了苏联的严厉批判。
受到苏联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展开对“托派分子”的大批判,比如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就被定为了“托派分子”,被开除了党籍。
王明这次回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肃清党内的“托派分子”,因此,当他对张国焘说李特和黄超都是“托派分子”的时候,可想而知张国焘会有多么害怕。
对王明的手段,张国焘是深有体会的,当年他在鄂豫皖根据地大搞肃反运动,就是执行的王明的路线,现在又落到了他的头上,怎能不让他寝食难安!
因此,到了1938年4月,张国焘趁着去祭奠黄帝陵时,秘密上了蒋鼎文的车,从此一去不复返。
当时,南京已经沦陷,蒋介石政府搬到了武汉,蒋鼎文就把张国焘秘密送去了武汉。
巧的是,中共长江局也设在武汉,长江局副书记周恩来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派李克农去车站蹲守,等张国焘到达武汉后,就把他“请”去了八路军办事处。
本来,以周恩来的口才和办事能力,是可以说服张国焘回心转意的,但不巧的是,长江局书记正好就是王明,因此,张国焘就是再信任周恩来,也不能留下了。
周恩来见说服不了他,只好给他提供了三条路,让他自己选择——
第一条路,改正错误,回党工作,这是中央的希望;
第二条路,向党请假,暂时休息一段时期;第三条路,自动声明脱离党,党宣布开除他的党籍。
张国焘踌躇良久,最后给周恩来留下了一张纸条,写道:“兄弟已决定采取第三条办法,移居别处,请不必派人找,至要。”
从此,张国焘就彻底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了。
(参考资料:《张国焘传》《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乆亍
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叛徒,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