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李秀成不阻挠,将夺取荆襄,全据长江,与清朝争雄

聊聊历史 2024-01-24 16:29:47

1864年,洪仁玕被俘虏,抱怨李秀成:如果不是忠王阻挠,我将夺取荆襄,全据长江,然后跟清朝争雄。洪仁玕看来,是李秀成破坏了大事,让太平天国丢掉机会。

1859年,洪仁玕来到南京,不到半个月,就被册封干王七千岁,并授予军师职位。此时,洪仁玕的地位,类似当年的南王冯云山,是洪秀全的依靠。

寸功未立,却能封王,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都不满意。后来,洪秀全为了缓和内部矛盾,打破了“不封王”的誓言,又封了一堆王爷,包括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洪仁玕知道将领对他不满意,却并没“生气”,而是妥善处理彼此关系,还主动与陈玉成、李秀成等人打交道,给他们支持。如此,大家也就慢慢接受这位“空降”而来的军师。

1860年,太平天国采取围魏救赵战术,二破“江南大营”,并乘胜夺取江浙,就是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合作的成果,一度中兴太平天国。

洪仁玕善于处理问题,协调内部矛盾,也很谦虚。但是,洪仁玕被俘虏后,却对李秀成“吐苦水”,埋怨忠王坏了好事,让太平天国失去了希望。

那么,李秀成坏了什么“好事”呢?如果李秀成配合,洪仁玕是否能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夺取长江全部,以及四川、陕西,然后与清朝逐鹿中原呢?

上海,近代开埠以来,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取代清朝前期的广州,成为经济发展引擎。太平军东征,打江苏、浙江,压力都不是很大,但上海就很困难。

清军打仗不给力,没法守卫上海,如果单打独斗,李秀成轻易破城。但是,上海是列强利益交汇处,尤其是英国、法国,将其视为自己的“金库”。

所以,太平军能否拿下上海,关键在李强。如此,洪仁玕、李秀成便想办法处理这个棘手问题,为将来攻打上海服务。

洪仁玕的做法是“谈判”,与英国、法国联系,和平夺取上海,并争取他们支持太平天国,夺取武昌、荆州、襄阳、四川,实现全据长江的目标。

夺取整个长江后,太平军北上陕西,拿下关中、陇西。接下来,太平军从潼关出征,与江南的北伐军联手,跟清朝逐鹿中原,最后一统天下。

客观说,如果列强真心支持太平天国,洪仁玕的战略目标不难实现。列强的军事实力、科技水平,远非湘军、八旗可比,两者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胡林翼在武昌观看水师操练,英国民船飞驰而过,激起的波浪都能掀翻湘军的轻便战船,胡林翼咯血。试想,如果是英国战舰,湘军水师如何抵御。

八里桥之战,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何其骁勇,不逊当年祖先。结果,英法的步兵方阵与优势火器面前,这些勇士成为过去。英法轻微伤亡,便打垮清军,咸丰逃到承德。

从技术层面看,洪仁玕的设想没有错,但现实行不通。道理很简单,清朝开出的条件太“丰厚”,太平天国坚持原则,不会在主权、尊严上妥协,就注定双方难以合作。

洪仁玕谈判期间,李秀成也认为洋人会支持太平天国,便率兵去上海,希望和平接管。太平军来到城下,击败了清军,但英军、法军直接开炮还击,还打伤了李秀成。

第一次进军上海,李秀成很克制,即便被打伤,也没翻脸还击。但是,英法不给面子,他们偏袒清朝,让洪仁玕碰了一鼻子灰。

李秀成回到苏州,抱怨洪仁玕,说他不应该心存幻想。不久,洪秀全调洪仁玕回京师,组建军队支援安庆,对英国谈判交给蒙时雍、林绍璋、李春发负责。

蒙时雍谈判,几次争论下来,双方达成协议:一年之内不进攻上海百里之地,洋人也约束清军,不要发起进攻。通商口岸的战斗,太平军许诺保护其利益,但不能支持清朝。长江航行,则需要正常纳税。

太平军做出让步,因为不希望两线作战,但英国并不严格遵守。这一点,蒙时雍也看得很清楚,随着宁波之战爆发,英法公开炮击太平军,事情已经很明朗。

蒙时雍、林绍璋照会英国代表宾汉,全部拒绝之前协议,斥责洋人以谈判为幌子掩护清军。此后,李秀成第二次进军上海,与英法联军、洋枪队战斗,兵戎相见。

列强支持清朝,这是“利益”决定,洪仁玕、李秀成都没错。洪仁玕被俘虏后埋怨李秀成“轻言动武”,李秀成在自述中也没少抱怨洪仁玕。

《洪仁玕在江西巡抚衙门问供》写道:“我本想与外洋联合,取武汉、荆襄,扼得全个长江,再由四川下陕西东向。那李秀成偏要与洋人为难,我将洋官都请来苏州讲和,被他闹散了。”

对列强有幻想,这是洪仁玕的错误,李秀成一度也如此,后来则铁了心作战。

太平天国很有骨气,即便两线作战,也不会认可清朝与列强的不平等协定,坚决战斗。江浙、淞沪争夺战,太平军表现勇猛,不畏强敌,李秀成、李世贤、谭绍光、黄呈忠、范汝增、刘官芳等名将,打出了尊严。

8 阅读:1422
聊聊历史

聊聊历史

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