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皇帝之后,54岁朱棣亲自冲锋陷阵,为何45岁李世民就没了昔日雄风,不敢亲自上阵战斗?李世民,究竟在哪里输给了朱棣?唐太宗、明成祖,各有优缺点。
武力值强悍的帝王,李世民、朱棣无疑是姣姣者。没有当皇帝之前,秦王李世民、燕王朱棣都是顶级名将,不但亲自带兵打仗,还身先士卒,与对手在阵中厮杀。
李世民的江山,是自己打出来,朱棣也是如此。不过,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与朱棣就明显不一样,朱棣不但继续带兵出征,还以帝王身份冲锋,显得非要耀眼。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军骑兵、瓦剌铁骑杀得不可开交,战斗到了白热化。54岁朱棣直接跨上战马,在山顶上发起冲锋,带着火枪骑兵发起致命一击,马哈木元气大伤,被迫向明朝称臣纳贡。
此前,第一次北伐草原,无论是打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还是太师阿鲁台,朱棣都是第一个冲上去,吊打对手。帝王御驾亲征,亲临前线指挥,史上并不少,但亲自上阵搏斗,中原大统一王朝就朱棣一人了。
相对朱棣而言,李世民就没这个“爱好”。李世民26岁继位,在45岁这年才第一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这也是李世民当皇帝后唯一的亲征,但并没见到他亲自上阵搏斗,连作战风格都很保守。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围攻安市城,是典型的攻坚战。李绩、李神通都建议李世民挑选精锐骑兵5千人,长途奔袭高句丽都城,一战定乾坤,却遭到拒绝。
安市之战持续2个多月,唐军非但不能破城,连城外阵地都丢失。唐军粮草耗尽之后,李世民无奈退兵。班师回朝,李世民问奄奄一息的李靖,为何此次作战不顺利,李靖让他回顾李绩、李神通的建议,李世民默然。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都是帝王武力值的天花板。那么,为何当上皇帝之后两人的表现差别这么大?朱棣把自己当成士兵,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原型机与概念车,明朝版的“士兵王”,李世民则坐镇中军,不再亲自上阵。
从年纪上看,御驾亲征时李世民比朱棣年轻,精力更加充沛才对,却没了当年征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时的风格。难道,李世民畏惧战斗,当了皇帝之后患得患失,担心遭遇不测吗?
客观看待,李世民、朱棣表现差异,除了帝王个人爱好之外,也是作战环境有关系,身体素质也是重要原因,三者缺一不可。
帝王九五之尊,上阵拼杀本身就是冒险,不值得提倡,朱棣仗着自己勇猛无敌亲自冲锋,一旦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不否认,朱棣确实能打,燕王时代就两次带兵北伐,亲自上阵战斗,压着蒙古骑兵打,但五次征漠北时年事已高,不应该继续逞匹夫之勇。
作战环境方面,李世民、朱棣差异很大。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是典型的城池攻防战,帝王个人勇武派不上用场。李世民再勇猛无敌,悍不畏死,也不可能效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攀登统万城,不把自己当回事。不过,拓跋焘是真的猛,毕竟这时他很年轻,有这个资本。
城池攻防战,李世民冒着箭雨冲杀,一旦遇到不测,就只能沦为历史笑话,因为这危险系数实在太高。朱棣就不一样,明军远征漠北,朱棣选择奔袭作战,捕捉到蒙古骑兵主力后,立刻展开野战,帝王身先士卒所带来的效应非常大,甚至直接影响战争胜败。
身体素质方面,李世民显然不如朱棣,唐太宗没有明成祖的精力。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由于此前服用太多丹药,身体没那么好。所以,出征之前,李世民对已经只吊着一口气的战神李靖并不放心,非要拉着他一起去,还把司马懿的故事说出来。
朱棣身体素质好,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忽兰忽失温之战,朱棣54岁,还没感觉到自己年事已高,他又活了10年,最后死于第五次远征班师途中。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回来,准备筹划下一次作战,却中途病逝,享年49岁。
作战环境差异,身体素质不一样,朱棣本人就喜欢逞强,故而他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上阵打仗。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弗里德里希大帝还是腓特烈大帝,这两位普鲁士缔造者,都应该叫永乐大帝朱棣一声师父。
Anspor
他手下没人。你猜朱棣为什么能赢他大侄子?答案是老朱把能打的将军都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老的老残的残,让原本跟在老将们屁股后面的朱棣成了最能打的那个。
用户10xxx87 回复 02-01 14:35
你说的也不完全对。我反正是不相信如果真打。我不相信一国之力干不过朱棣。虽然他很有本事。只能说最后大家的态度是谁当皇帝管我们什么事。朱元璋杀那么多功臣谁个看不到呢。出工不出力了。
聊聊历史 回复 用户10xxx87 02-07 10:46
建文根基太浅
天天向上
你们以为朱棣喜欢自己上啊,是没有得利的统帅,第一次战争失败,不得不亲自上战场。而李世民手下,统帅如云,有好几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前期的李靖,李世绩
LBJYQ 回复 02-10 16:03
应该是,
我太老实了。
都天可汗了,需要亲自带兵去打仗?
Rooney
朱老四跟李二比还是差距明显
thc2202
早年的李世民更勇,多次带领精锐骑兵冲锋,还有一次和尉迟敬德两人冲阵。当上皇帝后想得太多,不复当年之勇。
人间烟火
开玩笑,李世民登基后手下什么神仙阵容,需要他亲征嘛?即使他想去,群臣也不会支持,文臣是为了天下安稳,不能冒险,武将呢,新皇登基,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让李世民亲征,拿什么建功,而且这跟红果果的指着他们鼻子骂他们废物有什么区别,而朱棣呢?除了远征安南的张辅有个啥?张玉靖难时就牺牲了,朱能永乐四年病逝,丘福永乐七年把自己作没了!朱高煦作为猛将可以,作为统帅未够班!不是朱棣不惜命,实在是手下没有可堪大任的人啊,靖难之役把大明中、新两代武将差不多来了波团灭,老一辈之前就被老朱给灭了[笑着哭]
秋名山车神
因为朱棣无将可用
缘来缘去
李世民后继无人,儿子被世家权贵整死得整死,废的废,他一旦亲征出事必然分崩离析,朱家本身就有家训,不准自相残杀,继承人多的是,自然不怕亲征
太暘 回复 02-14 19:18
后方不稳,谁敢乱动,一不小心大唐亡国都有可能,朱棣后方有朱高炽监国,可能朱棣早点挂了,大明国家和百姓还早两年过上好点的日子
缘来缘去 回复 太暘 02-15 08:03
如果不是关陇世家,你觉得李承乾,李泰,李恪会那么惨吗,还不是长孙无忌的操作让李世民后继无人
聊聊历史 回复 02-07 10:43
应该是杨广的教训太大
冥界少主
唐朝建立不到几年,突厥军队直逼长安李世民带几千人用空城计吓退突厥。
聊聊历史 回复 02-07 10:47
渭水之盟,难道是吓出来
用户12xxx30
那是因为李世民手下能力强的元帅太多,他领导元帅就够了,朱棣喜欢当元帅,也喜欢杀戮,后宫事变他杀了多少无辜之人,历史上唯一一个株连十族也是他干的
哇哦 回复 01-30 10:34
看野史看多了,文人故意抹黑的,三族都还在了哪来的被灭十族?后面皇帝给平反,被诛杀的人复出谢恩 这才是正吏
太暘 回复 02-14 19:20
论杀戮,敢把朱棣排前面?杀兄杀弟杀侄杀子,老朱可没干过(建文是下落不明)
用户73xxx42
老李手下全是能灭国的狠人[笑着哭]棣棣手下有谁?[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冰河长夜
李世民玩的太花,身体太快就垮了。
聊聊历史 回复 02-07 10:45
李元吉的杨氏就栽了
qzuser
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两祖的朝代,他爹明太祖,他是成祖,明面上是个皇帝,实际上当了一辈子的兵马大元帅。
上清高圣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
。。李世民时期是刚开国没几年,手下猛将如云 朱棣时期 已经开国好多年中间还牵扯到朱元璋几次大清洗 能打的武将基本都快没了
随了谁的意
李二不敢?![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人家李二手下那叫一个人才过剩,还需要他亲自上阵?![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80
李世民庙号 文 皇帝
罗贝托
朱老二以大欺小,夺侄子的家产有啥好说的
虎啸龙吟 回复 01-29 15:14
谁欺负谁你看明白吗?人家朱小四好好的王爷不做,去拼命干杀头的买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历史书你看明白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事实上建文帝被文臣忽悠了!因为朱老八他是分封藩王巩固边疆,这些藩王都是有实权的,其藩王地盘上可以自己任免官员!文臣等团想做官但伸不进手,才忽悠建文帝说藩王权力太大削藩的,为的就是拿回官员任免权!结果就是建文帝重文轻武又排除异己,才逼得朱小四冒险造反的!所剩无己的武将勋贵们,知道跟建文帝就会被文臣压制,所以才出工不出力![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冰河长夜 回复 虎啸龙吟 02-03 07:57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中原政权两次覆灭,文官集团的无耻文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打酱油的
放你娘的臭屁,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被你吃了?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
打酱油的 回复 02-10 11:55
我们的抗日神剧更离谱,也不见你吐槽。
西瓜 回复 打酱油的 02-10 12:55
你这脑回路真是稀奇。我看到你的评论而评论,你管我其他的干什么。再说我又不看抗日神剧不行啊
聊聊历史 回复 02-07 10:42
亲自冲锋,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就没有了,亲自高句丽,李世民也很保守,李靖就一眼看出来
七宝
个人性格问题吧,李世民文武全才,当皇帝更应该会用人,能安排好人才干更多质量更高的事才是优秀皇帝应该做的,朱棣手下也不是没人,靖难也出了很多名将,我感觉永乐大帝纯爱好,就是特别喜欢打仗。所以成就方面李世民比朱棣强太多了,西域见一个灭一个,南亚无意中都能灭了,高句丽没灭了也没吃亏。朱棣就差远了,和蒙古死磕到最后,到底让战神全送了。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朱棣儿子比李世民强太多了,无论治国还是打仗,朱胖胖都太强了,如果多活十来年,感觉都能进古代帝王第一梯队。李世民的儿子能力最强的两个血脉身份都不行,一个隋炀帝血脉,一个给亲爹叫二大爷,争储的时候都太吃亏
用户17xxx44
团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