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威大将军耿弇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最终结局美满寿终正寝。
跟着东汉光武帝刘秀打江山的功臣非常多。但是后汉书作者把许多功臣的事迹合写成史书中的一个传记。只有那些功劳特别显赫的功臣才会单独立一个传记。耿弇就是其中一个。
耿弇是东汉开国大将,长期带兵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而且他是在刘秀落难众叛亲离的时候,却毅然选择投靠刘秀。
患难见真情
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在绿林军支持下消灭王莽政权。接着,更始帝派遣刘秀去经营河北地区。
刘秀刚到河北不久,王朗在河北邯郸称帝。很多地方豪杰纷纷背叛刘秀,投靠王朗。为了躲避王朗派人追杀,刘秀带着少数铁杆亲信狼狈逃窜。
就在这时,耿弇找到刘秀,主动加入刘秀阵营。他对刘秀说:“上谷太守(耿况)是臣的父亲,渔阳太守彭宠是您的同乡。有上谷郡和渔阳郡的支持,邯郸是很容易夺取的。”
刘秀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派他回上谷郡。
耿弇回家以后,极力劝说父亲上谷太守耿况支持刘秀。在耿弇劝说下,上谷太守耿况同意支持刘秀,并且派人去说服渔阳太守彭宠加入刘秀阵营。彭宠也答应共同出兵支持刘秀。
于是,耿弇和吴汉等人共同带领上谷和渔阳联军几千人出征,在广阿成功与刘秀带领的汉军汇合。当时刘秀正在派人四处调兵遣将,准备讨伐占据邯郸的王朗。他看到耿弇和吴汉等人带领几千人前来支援,特别高兴。
讨伐王朗的战争很快爆发。虽然耿弇是太守之子,但是他却不搞特殊化。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在众多将领的支持下,刘秀带领汉军屡战屡胜,顺利攻克邯郸消灭王朗势力。
第一个劝刘秀称帝
消灭王朗势力以后,刘秀受到更始帝的猜忌。更始帝派遣苗曾为幽州牧,带领武装队伍监视刘秀,准备把刘秀征召回洛阳。
这时耿弇站出来劝说刘秀自立门户,处决忠于更始帝的苗曾等官员,彻底消灭更始帝在河北地区的势力。
刘秀采纳了耿弇的建议,派耿弇和吴汉等将领发动偷袭,斩杀忠于更始帝的苗曾等官员,并且吞并了苗曾控制的武装队伍。
接着,刘秀趁机指挥汉军陆续消灭当时河北地区的割据武装,占领整个河北地区。
此时耿弇又站出来劝刘秀称帝。刘秀看着耿弇说:“你不怕我杀了你吗?”耿弇笑着说:“我们情同父子,您怎么会杀我呢。”
然后,耿弇继续说:“大家都希望您称帝,跟着您飞黄腾达。如果您迟迟不称帝,大家就会非常失望,陆续离开您。到时候您想再召集大军就难了。”
这番话让刘秀大吃一惊,虽然嘴上没有说同意称帝,但是也不再公开反对。
耿弇也没有放弃努力,在他和其他官员以及将领的三次劝说下,刘秀终于同意称帝。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正式称帝。
急流勇退
东汉光武帝刘秀册封耿弇为建武大将军,继续带兵四处征战。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在耿弇没有开创新战功的前提下,东汉光武帝刘秀突然下令增加耿弇的食邑。这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国泰民安,耿弇又跟随光武帝刘秀十多年,自然明白刘秀的暗示。他主动辞去官职,上交代表兵权的大将军印。从此以后,他闲赋在家安心休养。其实这一年他正值壮年,才三十几岁,却已经退休回家养老了。
不过,光武帝刘秀在物质方面没有亏待耿弇,对耿弇的赏赐非常丰厚。有时候朝廷遇到疑难问题,光武帝刘秀也会征召耿弇进宫商讨。
耿弇以放弃个人官职和权利为代价,却保障了整个家族的安全和荣华富贵。从这一点看,其实他不光是一个勇敢的武将,也是一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