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名篇,意境清朗优美,道尽了思乡情,读来脍炙人口

见血文化 2024-03-16 08:38:20

公元724年秋天,24岁的李白辞别了家人,踏上远游的征途。

他乘坐着船离开了蜀中,在前往长江中下游的途中,写下一首意境清朗秀美的诗作《峨眉山月歌》,道尽了思乡情,千古流传。

在此,我们一起读读李白的这首诗。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作,被收录于初中语文教材中。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朗优美,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写的是静态景色,是诗人仰望所见的景色,写得太美,太有画面感了,让人不禁联想到山月的唯美意境。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峨眉山上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句中,“秋”字用得自然,似乎是诗人信手拈来,写出了月色的美,也交代了时间;“半轮秋”指的是秋夜的上弦月形状如半个车轮。

“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句写了诗人俯视江水所见的动态景色,写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月映清江之美。

月影静静地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水缓缓流去。

句中用了“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了连动式谓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映入江水,随江水流淌的情态。

月影江面,江水流,月影跟着走。这样的景色真心的美妙,是诗人在船行顺流而所见到的江流景色,有一种“月亮走,我也走”的感觉。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连夜乘船从清溪出发,离开家乡,直奔三峡。这是他初次离乡远游,他的心里对家乡充满了眷恋,但又不能停下脚步,只能仰望明月,寄情于月,顺着江水往渝州去。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君”指的是故乡的明月,诗人借思念故乡的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

这首诗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5个地名,从出场顺序来看,李白是从北到南船行到岷江,然后经过长江,到达渝州,依次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尽管在诗里面没有具体描写途中的景色和抒发太多的情感,但是从美妙的诗句中,让我们瞬间联想到诗中的意境。

一个晴朗的秋夜,诗人乘船去远游,抬头望天空,半轮秋月悬挂在峨嵋山上,月影倒映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去,心中泛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短小的诗篇,共28个字,不仅有飘逸的诗风,意境清朗优美。秋夜、半轮月、月映清江、船行,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不禁勾起了初次远游人的心情,对远方充满了期待和对故乡充满了眷恋,只能寄情于月。

反复读此诗,让人沉醉在“半轮秋”的优美意境中,不禁思念起故乡,思念绵绵,只能寄情于明月……

0 阅读:0

见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