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关于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希望老铁们能够喜欢。好的正题开始:
某日,狄仁杰正在县衙批阅公文。突然,属下报告说,郑家发生了一起命案,死者郑百公的弟弟郑百顺前来报案。意识到当前事件的紧迫性,狄仁杰立即组织手下亲自赶赴郑家。一旦抵达目的地,郑百顺便匍匐于地,恳求县太爷狄仁杰能够为其兄郑百公沉冤得雪,还他兄长的公道。
狄仁杰
而郑百公的夫人郭氏和她儿子的表情却耐人寻味,郭氏虽说看起来悲伤掩面,但是好像有干打雷不下雨的迹象,而她儿子郑云只是等狄公进府说了一句,求太爷为我父亲伸冤,就再没说别的。狄公不动声色,一切所见都记在心里,不动声色的进入书房查看案发现场。案发现场郑百公的尸体伫立于案桌之上,头部被一根竹签刺穿太阳穴处。眼前所呈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逝者表情尽显剧痛。
狄仁杰轻轻拔出竹签,发现竹签上有一道血槽。接下来,他命令仵作将死者的尸体移走以供进一步检验。书房门窗被严密关闭,毫无迹象显示有任何入侵行为发生。几幅珍贵的山水画被挂在墙上,这些传世之宝多年来已经失传,如今却被灰尘所遮蔽。狄仁杰小心翼翼地用手帕轻轻擦拭画作表面覆盖的尘埃,并透过手帕细致观察着画作背后的墙壁。还闻了闻手帕,他轻轻地对墙壁进行了一次推动,发现它坚实无比。正在这个时候,郭氏走了过来。狄仁杰向她询问,郑百公在生前是否与任何人结下仇恨。郭氏指着郑百公瘫痪的腿部,阐述了丈夫几十年前便残疾,所以他自从残疾后就很少出门,更别说与人结怨了。他沉浸在家中,一直埋头于书籍和绘画的学习之中。
狄公仔细一看,果然,郑百公只有一条腿,旁边还立着一根拐杖。狄仁杰接着询问她儿子郑云的为人品性,郭氏大力称赞了自己的儿子。当狄仁杰离开了死者书斋,踏出门口之时,他的耳朵突然感知到了遥远处传来的一阵不同寻常的音响。他仔细倾听后发现是一只鹦鹉模仿人的语言发出的声音,其中包括一句 “123”。难道是。。。狄仁杰正在思索着,正在这时郑云说话了。狄大人是这样,因为我经常喜欢与家人玩赌博,每次掷骰子时总是念叨“123” ,没想到鹦鹉竟然学会了。郑云说完,狄仁杰说到,好的本县已知晓,不露声色的回县衙了。
第二天一早,狄仁杰取出杀死郑百公的凶器,带有血槽的竹签。他突然醒悟过来,紧急指挥手下迅速前往郑家。然而,就在狄仁杰再次进入书斋时,他坐在郑百公死前的位置上闭上了眼睛。在他脑海中构想发生的情节中,郑百公正专注地阅读时,突然从左侧飞来一枚暗器,狠狠击中了郑百公的太阳穴,立刻将其击杀。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狄仁杰睁开双眼,只见棚子的一个角落悬挂着一个钩子,上面挂着一只鸟笼。紧接着,他请来郑云,对着他的眼睛进行仔细观察,经过长时间的沉思,狄仁杰宣布已经锁定了凶手的身份,凶手竟然是你家里饲养的那只鹦鹉。
郑云脸色略显紧张地听取了狄仁杰的陈述。狄仁杰随后深入阐述,提及只需经过长期的教导,使其熟悉特定的口令,即可使用该口令来操作各种机关装置,例如将其念作“123” 。鹦鹉一听到这个口令,就会启动机关,机关就会发射暗器,如带有血槽的竹签。狄仁杰淡定地解释道。听到这些,郑云不知所措地跪下承认了罪行。他不明白狄仁杰是如何揭示出真相的,狄仁杰表示,那根竹签原本就是暗器,必须有人操纵才能使其发射,但房间被严密封闭,没有任何人进出的迹象。因此,我推测机关一定在室内,只是还不清楚是由谁操作。然而,昨天当我离开时,突然听到鹦鹉发出奇怪的叫声。哪个人会教鹦鹉学习那样无聊的话呢?这个问题揭示了答案,原来是你,郑云。
随后,在我还未询问之时,你就透露了自己沉迷赌博的恶习,每次掷骰子总是固定说出"123",这只是无意中学会了鹦鹉模仿的。然而,在此之前,我曾向你的母亲进行过询问,她称我的儿子郑云品行端正,从不与他人赌博。而这一矛盾表明你郑云在撒谎。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屋外有人高声喊道: “狄大人,我才是杀人凶手。”原来竟然是郑百公的夫人郭氏,老夫人跪地哭诉着讲述。
原来郑百公年轻时是一个土匪,那年郭氏一家经过山林时遭到了郑百公的抢劫。郑百公不仅掠夺了他们的财物,还杀害了郭氏的丈夫,并将郭氏给霸占了。而当时郭氏已怀孕,为了孩子,她只能默默忍受屈辱。后来一年,郑百公与其他强盗发生冲突,导致腿部骨折,逃到了这里。为了不引人怀疑,他假扮成画匠,经常卖一些早年抢来的字画来掩人耳目。等郑云长大成人后,郭氏才向儿子讲述了她的遭遇。然而没有料到,儿子竟然采取了如此的报复方式。
听完后,狄仁杰摇头叹息,表示难以接受。他断定母子二人都是无辜之人。实际上,在郑云操纵鹦鹉机关之前,郑百公就已经气绝身亡了。肇事者是另有其人。狄仁杰边说边拿起血槽竹签,指出这是郑云特制的竹签,表面带有血槽,用于加速流血,以便让郑百公更快地死去。然而,在勘验现场并没有发现血迹。这表明从血槽中并没有流出血液。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郑百公在郑云动手之前已经死亡。仵作验尸并向我报告,死者的死因是砒霜中毒,那么这砒霜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原来狄公在案发现场注意到书房中摆放的那些字画,尽管看上去受到了灰尘的覆盖,但实际上并非是灰尘,而是砒霜。通过对擦拭字画时用过的手帕进行检验,仵作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字画价值连城,郑百公通常将它们存放在箱底,但时间久了就需要拿出来在室内晾晒。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人趁机在字画上涂上了砒霜。当郑百公用手翻动字画时,他的手被唾液沾污,而一旦砒霜进入口腔,不难理解为何他在劫难逃。实际上,郑百公已经死去很久。
而郑云刚好经过此地,透过门缝看到郑百公跪在桌案上。他认为机会难得,所以在门外念了一个口令“123” 。那只鹦鹉听到口令后,猛然敲击水槽中的浮子,导致机关发动,这样才给已经死去的郑百公再加了一刀。说罢,转向当初报案的郑百顺,也是死者的弟弟。询问郑百顺是否对此事有所了解,他吓得浑身发抖。不过很快他冷静下来,回答道: “狄大人,他可是我亲哥哥,我怎么可能杀他。
狄公笑着说:昨天,当我离开郑百公的书斋时,突然听到鹦鹉传来一声叫喊。但实际上,只有最后一句‘123’是鹦鹉说的,前面几句是你说的,不是吗?如果我分辨不出人声和鸟声,那就真的太糊涂了。实际上你早已知道郑云训练鹦鹉的事情,但为了确保谋杀能够成功,你需要郑百公保持静止,否则你想杀掉你的兄长将非常渺茫。因此,在郑百公晾晒字画的时候,你在上面涂抹了砒霜。等到郑百公死去后,你引出了郑云,让他引诱鹦鹉发动机关。
而你则趁本县来调查之时,栽赃给了郑云。为达到栽赃的目的你故意鹦鹉背后小声提醒那句123,希望引导鹦鹉学话的方式迫使郑云尽快露出马脚。对吗?” 而且你去衙门报案后,来到你兄长府宅之后,就属你最关心,也最急需想要知道害你兄长的凶手,不是吗?最后狄公怒斥到,虽说郑云的所作所为已触犯本朝律法,按律该抓可判。但念郑云是为父母报仇,而且平时品行端正,尚可有情可原。而你似这种谋财害命,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衣冠禽兽,天朝律法岂能饶你。
郑百顺听完狄公的分析和怒斥无言以对,最终只能承认他杀害亲哥哥的过程。原来,郑百顺早已觊觎兄长的财产,并精心设计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先杀害郑百公,然后再将罪名嫁祸给郑云。以后找个适当的时机在把郭氏撵出郑家。如此一来,郑家的财产就全归于他所有。但是法网恢恢,终究会找到漏洞。何况遇上大名鼎鼎的狄公。最终,郑百顺被铐上了枷锁。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
故事讲完了。谢谢老铁们的支持。再次感谢。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