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0月16日,年仅36岁的陆英生命垂危,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情况十分危急。望着周围一群孩子,最小的尚在襁褓中不会言语,陆英心中满是不舍,不愿就这样离世。但她已无力回天,命运已无法由她掌控。陆英依依不舍地环视四周,除了年幼无知的孩子,床边还站着几位保姆。女主人一向和蔼可亲,此刻,保姆们心中充满忧虑,紧紧盯着她们的太太。陆英呼吸微弱,拼尽全力说:“我给你们每人200元,希望各位妈妈能看在主仆情分上,无论张家未来怎样,都能帮我把孩子们培养成人。”讲完后,她缓缓闭上了眼睛。不论是年幼的孩子,还是受托的保姆,都发自内心地痛哭起来,泪水止不住地流。陆英为张家倾尽心力,不顾自身健康。临终前,她仍心系九个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了所有事宜,确保未来无忧。她一生困于家庭,早早离世。少有人知的是,新婚时便有位老太太预言了她的命运。陆英到底经历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来探寻一下她的故事。陆英堪称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众多优点汇聚于一身的产物,展现了珠联璧合的独特魅力。陆英虽是女孩,但陆家思想开明,并未轻视她。相反,她的到来让陆家上下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喜庆的氛围。陆英出生后,成了家中的珍宝,她父亲仕途因此一帆风顺,陆家声望也日渐提升。众人都说陆英是福星,她的到来为全家带来了好运,家人对她宠爱有加。陆家对陆英疼爱有加,不仅让她过着富足的生活,还特地请来名师,教导她诗书与礼仪,致力于将她培养成一个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人。在父母的关爱与良好教育的熏陶下,陆英不仅长得温婉可人,而且性格极为善良宽厚,举止大方得体。陆英在当地是位有名的大家闺秀,追求她的男子众多。得益于优越的家庭背景,她成为了许多显赫世家眼中理想的儿媳人选。
陆英已成年,仍在父母呵护下保持纯真。她对爱情满怀憧憬,却未曾真心爱上谁。她认为婚姻应由父母决定,自己只需听从长辈安排,与家中认可的对象结婚,无需过多思考。陆英深信,父母对她的疼爱定会在婚姻大事上严格筛选,为她找到这世界上最优秀的伴侣。陆家父母非常操心女儿的婚姻大事,为了陆英能有个好归宿,他们费尽了心思,想尽各种办法。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才众多,比比皆是,但要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确实并非易事。陆英名声远扬,加上陆父交际广泛,竟真的为女儿觅得一位佳偶,乃是张家公子,这样的女婿实属难得。有句老话说财富难以长久传承,但张家从起家到现在,已经顺利延续了三代人的辉煌。张武龄的祖父张树声生活在清末,他自幼勤奋读书,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秀才。张树声满怀壮志,正准备步入仕途,不料清朝却急转直下,迅速衰落。那时,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矛盾重重,清朝支离破碎。张树声的仕途梦想就此破灭。但有个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时代环境会催生杰出人物,也就是说,时势会造就英雄。尽管仕途受阻,他转投李鸿章麾下军队,凭借这一选择,成功奠定了自己的初步家业基础。战争结束后,张树声积累了一定财富,在合肥定居。他领导张家不断发展,家族日益兴旺,逐渐成为了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大家族。张武龄时期,张家在当地依然颇具声望。张武龄本人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因此,大家都坚信张家定能持续兴盛,繁荣不衰。陆英身为名门淑女,婚前不能与未婚夫相见。她虽信任父亲的抉择,但心里仍不免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一丝忐忑和不安。
她鼓起勇气向父亲打听,张家公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陆英的父亲轻笑道:“张武龄家境富裕,且举止文雅,定不会委屈了你。”听完父亲的话,陆英心中大喜,少女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她深信父亲不会在婚姻上欺骗她,因此对这门亲事多了几分期待与热忱。然而,她未能洞悉,尽管张武龄优秀,但在那个时代,无论女子身份多么尊贵,一旦步入婚姻,难免遭遇诸多无奈与束缚。婚期很快到来,新郎张武龄骑着骏马准时现身,他果然如陆父所言,相貌堂堂,英俊非凡。陆英虽被盖头遮住了视线,但她心里明白,这场婚礼的规模和气派定是极为隆重。张、陆两家均为本地显赫之家,两家儿女的联姻成了轰动全城的盛事。众多民众纷纷前来观礼,希望能沾到这份喜庆,场面热闹非凡。陆家对陆英极为宠爱,女儿出嫁时,他们恨不得倾尽所有,把家中值钱之物都作为嫁妆,让女儿风光出嫁。
陆父陆母为了让陆英风光出嫁,费尽心思筹备了诸多昂贵嫁妆,凡是女儿可能用到的,无一不备,就连日常的脸盆与扫把这样的小物也一应俱全。婚礼当天,嫁妆浩浩荡荡,由仆人搬运,场面盛大,说它绵延十里也不夸张,尽显喜庆与奢华。新郎家迎亲阵仗浩大,丝毫不逊色,彰显出他们对新娘的高度重视,场面十分壮观。围观群众纷纷赞叹这场婚礼的盛况,议论新娘出身优越,嫁得更是门当户对,未来生活定将幸福美满。众人纷纷称赞这场婚礼独一无二,新娘真是好运连连。大家都相信,陆英成为张家一员后,定会一生平安,幸福长久。陆英的家人正沉浸在宾客祝福的喜悦中,突然,一位老妇人不客气地插话,说出了一番让人兴致大减的言语。水满则溢,凡事若过度,未来或转为祸患,难以预料。
听到这话,众人都感到困惑不解。待他们明白过来,这老妇是在诅咒陆英时,急忙想要上前阻止她。然而,老妇人话音刚落,便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去。陆家人无奈放弃,但没人把这话当回事,都觉得不过是位老妇人随口乱说罢了。陆英当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但她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并没有把这事往不吉利的方面想。没想到,那句不经意的“诅咒”十几年后竟成真了。陆英的命运如浮萍漂泊,随波逐流,最终消失不见。张武龄性格温和,对刚进门的妻子陆英关怀备至。陆英不仅长相温婉秀丽,性格也十分单纯,这让张武龄在这段包办婚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爱情。夫妻俩出身名门,阅历丰富。无论聊起哪个话题,彼此都能默契回应,仿佛在这世间找到了难得的知音,心灵相通。两人在长久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但遗憾的是,在旧时代,仅有感情并不足以支撑一段婚姻。张武龄家族历史悠久,自祖辈起便显赫一方,家境殷实。与陆家相比,张家的家风更为传统严谨。在这个大家族中,增加人口是关键。男人们外出谋求事业成功,而女人们则留在家里,承担延续血脉、辅助丈夫和教育子女的责任。陆英嫁给张家后,身为新媳妇,就承担起了为张家延续香火的重任,生育子嗣成了她不可避免的责任。尽管张家未曾直接催促,但同样出身名门望族的陆英心里明白这层意思,因此也不禁为孩子们的婚姻大事感到焦虑。
陆英夫妇正值壮年,结婚不久便有了身孕。但孩子出生时,尽管满心期待,陆英还是难免感到一丝遗憾。全家人满心期待地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陆英身为女性,自幼备受宠爱,本不太在意孩子性别。但张家的情况复杂,让她不得不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张武龄出身名门,但家族人丁稀薄。他父亲位高权重却无子嗣,张武龄是过继来的孩子,现在成了张家唯一的后代。张家上下所有人都热切期盼着陆英能怀上孩子,为张家延续第四代血脉。陆英首次怀孕,但未能如愿诞下男孩。张家人体谅陆英刚生完孩子,都安慰她别太在意孩子性别。但陆英心里仍不是滋味,她觉得自己没能让全家人如愿。与陆英的沉重心情不同,张武龄正沉浸在迎来爱女的喜悦里。陆英忍不住问丈夫,没能生下男孩,他是否感到遗憾。张武龄温柔地安慰女儿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我们心爱的宝贝,没有区别,我们都会一样疼爱。”
听到丈夫的话,陆英明白张武龄确实没放心上,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陆英坚信,孩子以后肯定还会有,她对自己有信心,认为总能给张家延续香火,生下一个男孩。不久后,陆英又一次有了身孕,全家满怀期待。然而,孩子出生后,发现还是个女孩。陆英一心盼望生个儿子,但事与愿违。结婚初期,她接连为张武龄诞下了三个女儿,儿子却始终未能如愿降临。尽管无人指责,陆英却难以释怀。她总会想起新婚时的那个“预言”。人们常说物极必反,难道是因为前半生太过顺遂,所以在子女缘上才不尽人意?陆英怀第四胎时,全家几乎没抱期望,但奇迹发生了,这一胎竟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儿子,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稳婆刚传来喜讯,陆英尚未来得及展露笑颜,不幸之事却已抢先一步降临。这个孩子天生体弱,命里福浅,还没能体会到张家无尽的荣华,就早早离世了。
陆英因丧子之痛内心苦闷,又觉对丈夫和张家有愧。尚在月子中的她,常常神情哀伤,情绪低落,难以释怀。近期,她心里和身体都遭受重创,这一连串的打击深刻影响了她,为之后的人生轨迹悄悄铺垫了基础。陆英开始思绪纷飞,回想起新婚时老妇人的话。她觉得自己不祥,无法为张武龄生育,便坚决要求他纳妾,以延续香火。张武龄深爱妻子,却拒绝了提议,他认为女儿自有其美好,她们能像妻子那样,带来无尽的可爱与温馨。张武龄的一番言辞让陆英深受触动,她明白了丈夫的深情厚意,于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决定与丈夫一心一意共度余生。之后,陆英又一次迎来了一个女婴,张武龄为这个新生命取名为充和。陆英深思女儿们的名字后恍然大悟,发现“元”、“允”、“兆”、“充”四字中均暗含“儿”字,心中不禁暗自赞叹。张武龄听到妻子的念头,哭笑不得。他解释道:“这不是指儿子的孩子,而是希望女儿能像男儿一样,拥有自由的双腿,走遍天下。”陆英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放下对儿子的过分期待后,好运似乎也随之而来。不久,陆英再次有孕,并顺利诞下了全家人长久以来渴望得到的男孩。陆英望着肩负家族期望的儿子,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她深感自己长久以来的重负,终于得以释怀。然而,陆英并未停止生育,富贵人家讲究子孙满堂,为了延续张家的血脉,她接连不断地怀孕,希望为张家增添更多后代。幸运的是,后来命运仿佛特别眷顾陆英,她接连生下了三个孩子,且全都是男孩。陆英与张武龄成婚16年间,先后怀孕14次。尽管有5个孩子不幸离世,但他们仍有9个子女健康成长。陆英因频繁怀孕身体遭受重创,加之长期心情抑郁,导致她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变得非常虚弱。尽管长期身体不适,陆英仍尽到主妇职责,努力将庞大的张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张家分支繁杂,内部纷争不断。要想处理得当,做到公平公正,陆英真是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尽管琐事让人烦恼,陆英依旧保持温柔善良。她对族人平等相待,对仆人也十分宽容。仆人犯错时,她从不厉声责备,总是耐心教导,真心把他们当作家人。但长期的病痛折磨与过度忧虑,使陆英变得极为虚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身体已不堪一击。36岁时,陆英遭遇牙病困扰,虽只是小问题,但看牙医后得知需拔除龋齿方能解决。尽管只是个小手术,陆英却出现了血流不止的情况。由于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经过多家医院救治,最终还是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
尽管她获得了丈夫的深爱,但仍无法挣脱传统对女性的重重束缚。陆英的后半生几乎全在孕育新生命中度过,直至身心俱疲。陆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四个女儿后来都出类拔萃,成为了民国时期最杰出的女性代表之一。这些都是陆英身陷后宅所无法达成的愿望,她受限于此,许多事情都无法亲自去完成。中国知网文章《张氏四姐妹的传奇人生与长寿秘诀(上篇)》深度讲述了张氏四姐妹的精彩人生历程以及她们保持长寿的独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