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合作】“我就是想为临床诊断尽一份力!”

养护卫生谈谈 2025-02-11 11:40:42

“你们看,视野中间这个就是恶性疟原虫的雌配子体,呈新月形,视野的上方还有两个环状体,你们找到了吗?”来自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陈卓诚在一例疟疾阳性患者血液样本中发现了比较少见的配子体,赶紧把实验室里的当地技师和学生叫过来,教他们进行识别。

赤几是疟疾中度流行区,在陈医生工作的马拉博地区医院实验室,每天都要诊断出几十例疟疾阳性的患者,只要看到一些典型或者少见的案例,陈卓诚都会抓紧机会进行现场教学,希望提高当地医生对疟疾等疾病的诊断技能。

每天显微镜下阅片近百张,闭上眼睛都是血细胞

由于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疟疾是赤几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凡是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就诊,进行疟疾检测几乎是医生的诊疗常规。加上当地疟疾快速检测试剂价格相对较贵,且供应不及时,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显微镜下检查是马拉博医院诊断疟疾的最主要方法,所以陈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阅片任务。

“我每天早上从9:00开始,一直要对着显微镜看到下午1:00,每天差不多要看近百张血涂片,所以片刻不敢停歇”,陈医生说:“我最高记录是一天看了120张片子,下班闭上眼睛想休息,结果脑子里出现的全是血细胞”。

马拉博医院检验科条件非常有限,就连最基本的血常规检查都要依靠技师们手工计数完成,所以检验效率和质量都参差不齐,提高当地检验团队的诊断技能才是当务之急。

因此,陈医生针对实验室的不同层次人员,包括古巴医生、当地技术员和临床实习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开展了血液细胞学检查、寄生虫检查、体液形态学检查等培训项目。为做好培训,他把中文版的医学检验形态学图谱翻译成西班牙语,常常让学员一边看图谱,一边与显微镜下实物进行对照。这样学员的水平提高更快了,并且学习热情也进一步增强,遇到疑难的问题也会主动找陈卓诚进行讨论和请教,甚至个别就诊患者会主动要求让中国医生进行检验检查。

陈医生阅片细致,诊断能力强,在临床工作中还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出疑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疑难血液疾病,获得了检验科包括古巴医疗队同行在内的所有人的一致认可。科室主任Máximo曾当众宣布:“Doctor Alonso(陈医生的西班牙语名字)看过的片子就是最终结论”。

重塑检验流程,实现驻地药房信息化

陈医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马拉博医院检验科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检验流程不合理、检验人员技术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陈卓诚积极与实验室管理者进行沟通,利用国内实验室的管理经验,优化了马拉博医院检验科的岗位设置及检验流程,由原来的单人负责全流程检验转变为专人专岗的“流水线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推行专岗技术标准化等有效改进了检验质量。

实现驻地药房信息化管理是陈卓诚的又一个创新。为给在赤几的华人华侨和中资机构提供健康保障,医疗队在驻地设有门诊和药房。过去药房的管理全部依靠手工统计,既低效又滞后。作为医疗队的资产管理员,陈医生利用国内管理检验科仪器试剂的经验,对所有的药品进行盘点,逐一登记造册,然后对货架进行编码,最终建立一套简易的药品信息化系统。现在只要用手机扫码就能清楚地知道数百种药品的具体摆放位置、库存量和效期等信息,有效避免了因库房管理问题带来的药品浪费等隐患。

在驻地门诊建立“高水平”的检验实验室

为弥补马拉博医院检验能力的缺陷,提高医疗队自身的诊断能力,在出国执行援外任务前,医疗队的两位检验师就开始了积极的谋划。考虑到赤几感染性疾病较多,但是缺乏血常规检查能力,最终在深圳市卫健委的支持下,首次为医疗队配置了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为了把这台从国内运过来的仪器用好,陈医生与来自布基纳法索的仪器工程师进行了反复的调试。现在,中国医疗队是赤几为数不多可以开展血常规自动化检测的机构,不仅满足了当地华人华侨的诊疗需要,更数次为马拉博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断数据。2025年1月,就有一名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肢肿痛和皮疹,通过血常规检测迅速确诊“细菌感染”,后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根据当地慢性病患病率高,但公立医院无法进行相关检验的情况,陈医生又陆续开展了血糖、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检验项目的POCT(即时检测)。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新开展包括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检验新项目10项,让医疗队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

打破专业壁垒,参与团队各项临床科研工作

在援外工作中,陈卓诚不仅负责检验工作,还积极参与医疗队各项临床工作,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在下社区义诊时,他是讲授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老师”;在腹腔镜手术中,他是负责协助麻醉师、手术医生工作的“巡回护士”;在为赤几贫困患者进行视力障碍筛查时,他是临时的“验光师”;在公共卫生调研时,他又是捧着问卷、不厌其烦的“调查员”......

在医疗队与赤几“第一夫人基金会”联合开展的“爱与光明之旅”免费白内障手术项目中,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基金会还为他颁发了一份感谢状。

在工作中,有时为了开展一些临床亟需的检验项目,陈医生需要进行数小时的准备和手工操作,但他从未叫苦叫累。“我就是想为临床诊断尽一份力”,陈医生说:“让我们的团队能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帮助”。

供稿:对外合作科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医者大爱,跨越山海

0 阅读:5
养护卫生谈谈

养护卫生谈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