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后立陶宛扛不住了,欧盟威胁报复“经济胁迫”,中方回应

梦芷兰 2023-06-07 19:18:30

据《观察者网》报道,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法新社记者就与立陶宛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

该记者表示,欧盟宣布将对实施经济威胁的国家加征关税,有分析认为,这是针对中国“经济胁迫”与立陶宛之间的贸易活动。中方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希望立陶宛改变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为,早日回到“一中”原则的正确轨道上来。

汪文斌

汪文斌强调,中国和欧盟才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美国迫使欧盟国家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设备,严重冲击贸易规则和经济秩序,损害了中欧利益,希望欧盟和国际社会一起,反对美国经济胁迫。

法新社记者所谓的“经济威胁”,那是借用了美国“经济胁迫”的说法,美国特别喜欢以此来指责中国。

美国的这一做法,让世人感到困惑,因为“经济胁迫”之类的说法,根本落不到中国头上来。

美国肆意挥舞制裁大棒

长久以来,是美国用长臂管辖的手法,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国家、机构和个人进行了广泛的胁迫,而鉴于美国的强大,诸多国家敢怒不敢言。

美国不自我反省,反而把脏帽子扣到中国头上,特别是美日联手主导G7峰会之后,美国协调了各国立场,更加肆无忌惮的指责中国搞“经济胁迫”。

中国断然不会接受美国的这种无端指控,也不会接受他国在主权问题上对中国横加干涉。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立陶宛曾经以为,有了美国和欧盟的撑腰,就可以在台海问题上敲诈中国,事实证明,立陶宛政府想错了。

2年过去了,立陶宛政府不但没有获得其想要的东西,反而面临着倒台的命运。

据台媒报道,日前立陶宛国会否决了执政党“祖国联盟党”要求提前大选的议案,立陶宛政府总理西莫尼特随后回应此事时表示,政府可能会被迫提出总辞职。

西莫尼特

这一消息意味着,曾经在涉台问题上一再对中方挑衅的立陶宛政府,已经快要走到了执政生涯的尽头。

导致立陶宛政府走投无路的起因是,以3名内阁部长在内的立陶宛高官,在担任市议员期间虚报费用。

丑闻传出后,立陶宛政府声誉受到重创,“祖国联盟党”无法再维持执政党地位,于是向国会提出重新大选,对政府架构进行重组。

立陶宛国旗

在该建议遭到国会否决之后,“祖国联盟党”难以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作为“祖国联盟党”重要领袖、曾对中国一再大放厥词的立陶宛外长兰斯贝尔吉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神气。

面对“祖国联盟党”遭受的危机,兰斯贝尔吉斯只能对国会解释道,提前大选意味着让选民来仲裁丑闻,拒绝这么做“在道德上并不正确”。

兰斯贝尔吉斯

如果真要深究下去,就能发现,导致“祖国联盟党“陷入困境的,根本不是所谓的贪腐丑闻。

这种事情,在西方论坛上太过常见,人们早就见怪不怪,西方政客会因为这些丑闻而名声受损,但很少因此丧失执政地位的。

说到底是“祖国联盟党“这两年的糟糕表现,让立陶宛民众失望透顶,巴不得其早日下台,而该党的竞争对方抓住了这个机会,从该党政客的过往历史中翻出旧账,给予了其重重一击。

蔡英文

“祖国联盟党“于20年上位,21年是其最为风光的时刻,不知为何,该党突然盯上了在台海问题上谋利的机会,于是立陶宛政府高调加强与台当局之间的关系,还将美国和欧盟都挟裹了进来。

在当时,美国拜登政府急于在国际上寻找支持者,而刚刚经历了特朗普政府不断毁约退群的美国盟友,个个惊魂未定,不敢轻易表态。

立陶宛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台海问题,对美大献殷勤,最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本人,不得不亲自打电话,对立陶宛的行为表示嘉许。

布林肯和立陶宛外长

而欧盟当时则经历了遭到了另一个困境,由于英国脱欧,其他欧盟成员国也要脱欧的声音也不断响起,让欧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欧盟急需在与成员国相关的事宜上表达支持态度,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所以当立陶宛故意向中国发起挑衅的时候,欧盟明知立陶宛不占理,但也不得不有所表态。

而中国,面对主权问题不敢松懈,特别是立陶宛对华发难之后,其他一些欧洲小国也蠢蠢欲动,中方的应对稍有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效应。

瑙塞达

因为这些原因,一时之间,立陶宛这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居然成了21年全球舆论的焦点,像立外长等“祖国联盟党”成员,因为不断在国际上发声,迎来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但这一局面,没能维持多久。

首先是,超级大国美国哪里会让立陶宛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中。

布林肯在对立陶宛一番安抚之后,就对其不理不睬了,任凭立陶宛政府怎么喊话,美国都不予回应。

美国看得很明白,立陶宛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冲撞,是想找从自己身上捞好处,但立陶宛在美国眼中没那么大的价值,不值得有太多付出。

拜登和瑙塞达

其次,欧盟并没有真正支持立陶宛。

在立陶宛看来,就算美国无动于衷,那还可以依靠欧盟,毕竟欧盟如果不支持自己的成员国,那将有损自己的形象,但立陶宛没想到的是,欧盟就是这么现实。

对于立陶宛的无端取闹,欧盟很是厌烦,和美国一样,不肯让一个小国左右自己的行为。

最后,立陶宛没有获取到什么利益,反倒遭受了不少损失。

在无法从美国和欧盟得到利益之后,立陶宛只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台当局身上。

蔡英文

一心谋“独“的台当局,没有放过这次在国际上表现的好机会,向立陶宛提供了价值12亿美元的投资和融资计划。

事情走到了这一步,按理说,立陶宛政府也算是有所斩获了,但是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台当局承受不了立陶宛政府狮子大开口,不愿再提供更多援助,在23年台当局“邦交国”洪都拉斯生变后,有台媒称此事都是台当局当初援助立陶宛种下的祸根。

中洪建交

据称,洪都拉斯很愤怒,自己作为“邦交国”死活要不到援助,台当局却把钱给了非“邦交国”的立陶宛,之后为了维护硕果仅剩的那些“邦交国“,台当局也不敢砸钱了。

再加上立陶宛的挑衅,导致其在大陆市场销售出现了问题,对立陶宛外贸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总之,对执政立陶宛的“祖国联盟党“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外交尝试,走到这一步,该党也算是自食其果。

欧盟

但可恶的是,有些西方媒体还嫌立陶宛遭遇的困境不够大,还想将其进一步往火坑里推,这些媒体,硬要将欧盟最近的声明说成是替立陶宛出头。

只是,就算欧盟内部真有人这么想,立陶宛自己也不肯答应啊。

0 阅读:350
梦芷兰

梦芷兰

揭开历史迷雾,诉说天下故事,揭密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