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7-798.《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5):1088-1096.《心力衰竭患者饮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21;36(7):653-662.《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与支持治疗专家共识》
西北的暮色渐沉,老李坐在院子里,手里捧着一袋瓜子,正悠闲地磕着。突然,刚出院不久的邻居老张走过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瓜子袋:"你不是刚确诊心衰吗?医生没告诉你瓜子不能吃?"老李一脸疑惑,心衰病人为何不能吃瓜子?难道这小小的零食也会影响健康?

这不仅是老李的疑惑,也是许多心衰患者的共同困惑。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确实有诸多讲究,尤其是对于含钠量高的食物需要格外谨慎。瓜子作为常见零食,确实不适合心衰患者大量食用。不过,问题并不仅限于瓜子,还有其他几种坚果也需要心衰患者谨慎选择。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3%,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管理是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专家共识建议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控制在每天2-3克,相当于食盐5-6克。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衰症状恶化。
那么,瓜子和心衰有什么关联?市面上常见的瓜子大多经过腌制加工,含盐量相当高。以葵花籽为例,每100克经腌制的葵花籽含钠量可达600-800毫克,几乎相当于普通人一天钠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心衰患者若像平常人那样毫无顾忌地嗑瓜子,很容易超出每日钠摄入限制。

不仅如此,嗑瓜子这个动作本身也会消耗不少体力。心衰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已经减弱,连续不断地嗑瓜子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尤其是对于重度心衰患者来说,这种看似轻松的活动也可能引起不适。
除了瓜子,还有哪些坚果类食物需要心衰患者警惕呢?医生提醒心衰患者应注意以下三种坚果的摄入:
盐焗腰果位列心衰患者需警惕的坚果之首。腰果本身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益心脏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然而,盐焗工艺会使腰果含盐量大幅提高。每100克盐焗腰果含钠量约为500-700毫克,心衰患者若随意食用,容易导致钠摄入过量。

松子是第二种需要心衰患者谨慎食用的坚果。松子富含油脂,热量较高,每100克松子含有约680千卡的热量。心衰患者中不少人合并有肥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过量食用松子可能加重这些代谢问题。即使是未经加工的原味松子,其热量和脂肪含量也不容忽视。
开心果则是第三种需要注意的坚果。市场上销售的开心果大多经过盐炒或盐焗处理,含盐量较高。开心果外壳开口较小,食用时需要用力,这对某些重度心衰患者可能增加负担。此外,开心果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对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心衰患者来说更需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坚果都不适合心衰患者。事实上,适量食用未加工的坚果对心脏健康反而有益。多项研究表明,每周食用少量原味坚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原味杏仁、核桃等未经盐处理的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对稳定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有积极作用。
专家建议,心衰患者可以选择原味坚果,每天限量在一小把(约25-30克)为宜。选购时应注意产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无盐或低盐版本,避免含糖、含盐或油炸的产品。

除了坚果类食物,心衰患者的饮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限钠是基本原则,但全面的饮食管理不仅限于此。心衰患者还应控制液体摄入,尤其是重度心衰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通常控制在1000-1500毫升。
饮食结构方面,应选择低钠、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应占据膳食的重要部分,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为宜。优质蛋白质摄入对维持心衰患者的肌肉质量至关重要,可选择鱼类、禽肉、豆制品等低脂肪蛋白源。

对于心衰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饮食管理更需个体化。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需要限制钾、磷等电解质摄入。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食物也可能暗藏钠盐"陷阱"。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罐头食品、方便面等都含有较高的钠。即使是某些看起来"健康"的食品,如谷物早餐、即食谷物棒等,也可能添加了不少盐和糖。心衰患者应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烹饪方式的选择也影响钠摄入量。蒸、煮、炖、烤等烹饪方式比油炸更适合心衰患者。可以通过使用香草、柠檬汁、醋等调味,代替部分盐的使用,为食物增添风味的同时减少钠摄入。
随着疾病进展不同,心衰患者的饮食管理也应随之调整。轻度心衰患者可能只需控制钠盐和液体摄入;中重度心衰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饮食控制,甚至需要营养师参与制定个体化膳食计划。

谈及心衰饮食管理,不能不提到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模式强调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大量蔬果、全谷物、适量鱼类和少量红肉。多项研究证实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心衰患者具有保护作用。心衰患者可参考这种饮食模式,结合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除了饮食管理,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综合管理措施对心衰患者同样重要。值得强调的是,心衰患者的饮食计划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不宜盲目跟风或自行过度限制某类食物。

当老李听完医生的详细解释后,他放下了心爱的瓜子,转而购买了少量的原味杏仁。他明白了,心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合理饮食只是其中一环,但这一小步却能带来健康的一大步。
心衰患者对坚果类食物的选择需要智慧。不是简单地全部拒绝,而是懂得分辨、合理搭配。健康生活不在于苛刻的限制,而在于明智的选择。当我们了解食物与疾病的关系,便能在享受美食与维护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