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全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三个"国九条"。这是去年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后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又恰逢证监会新主席上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次文件的重要意义,可谓是金融人未来三年的风向标了。
炒股的财迷大仙们,你们期待大牛撞门吗?
你怎么看上市?
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
能卡住上市和再融资这个核心吗?关键在制度要求真的落地,并消除迂回变通的那群虫。
过去这几年,融资的太多了,特别是那种上市了也就几千万净利润的10-20亿市值的公司,上市解禁后大部分就都"壳"化了。这种上市与抢钱没有本质区别,但上市和再融资多说明实体经济"服务"的好呀?股市的作用不就融资吗?股市的作用不就是降低负债率吗?真的有人关心场子的质量吗?
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坚持"申报即担责",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
什么是压实中介责任?以前投行是金饭碗、律师是银饭碗、会计师是铁饭碗,以后捧的都是啥饭碗?真要来真格的,今天吃完饭,明天出事,就咔嚓了
"申报即担责"意思是监管没空跟你博弈,也别想着排队占坑,但目前的现状是从申报到上市成功至少2年,那对于中介来说,这是对于项目连坐。未来中介肯定是睡不觉了。
令人愤怒吐槽的“减持”
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严格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坚决防范各类绕道减持。责令违规主体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上缴价差。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减持。
“减持”干嘛?套现啊。
新制度能堵住各类减持的大路与小径吗?现在一个企业上市,也得二十年功吧,好不容易上市了,发现想减持,困难重重。上市套利,想多了。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现在监管是一套闭环管理体系申报申报即担责,上市,减持,退市,这是一套关门打狗的体系。
期待理想的分红!
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
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分红应该是个人投资者最期盼的,这一条是本次国九条里最让人喜欢的一条。
A 股和美股有一点差别巨大, A 股国企比例非常高,一股独大比例也高,且 A 股上市公司最大的动力就是再融资。只要掐住这两条命门,对于分红和回购给予正向激励,没准真的会推动的下去,未来回购和分红就像是秀肌肉。在低利率环境里,会迅速把上市公司分化出来。
那些期待着五一节前看到大涨的投资者们,不知道假期是幸福着,还是忐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