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比较关心的是黄河流域以及之后的长江流域的政治格局,也就是所谓的中原地带,这并没有错,因为这一广袤的地区是大汉民族的发源地。
其实在中原逐鹿的同时,我国的北方也在演绎着与三国对峙类似的民族争端,这就是金朝与蒙古民族之间的征战。
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为什么说野狐岭战役改写了中国北方的历史,蒙古军凭借着10万大军破阵金朝的50万雄师,妥妥的以少胜多,堪称经典之作。
那么作为蒙古的大汗,铁木真究竟是如何创造这个以少胜多的奇迹的呢?当年在野狐岭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就来说说这事。
民族宿怨新仇旧恨历史上的金朝实际上是与中原地区的宋朝是同框出演,只不过他们统治的地区仅限于中国的北方,重心在东北,因此上 对于汉民来说无足轻重。
然而对于蒙古人来说,金人就是凌驾在他们头上的大山,始终是心腹大患。比如年年的进贡,早已引来蒙古人满满的仇恨。
这也就算啦,毕竟技不如人,受点憋屈也算是难免。但问题是后来蒙古人把自己的女人送给金人,也算是和亲,尽管这种和亲并不是自觉自愿。
没想到的是,送亲的队伍在半路被别人给截胡,这就引来金人的不满。其实蒙古人已经是仁至义尽,谁会想到有人敢截送亲的道?
然而金人却不是这样想,把送亲的首领当做叛逆直接处死,这种侮辱一直成为蒙古人的伤疤,报复金人已经成为蒙古人的执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金人开始向南方进取,因为他们看中了中原的富饶,历史的变局悄然发生,这也给蒙古人带来一线希望。
其实蒙古人之前臣服于当时的大辽,而后来大辽被金人所灭,于是继续奴役蒙古人,这已经引起蒙古人的反抗,因为换东家总得给商量一下。
然而金人可不会惯着蒙古人,反而是更加残酷压榨蒙古人。为了防止蒙古人的崛起,金朝在蒙古推行所谓的减丁方略,也就是直接杀戮蒙古的年轻人。
后来金人灭掉北宋,把战略重心放在黄河流域,这就从客观上给蒙古的崛起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以少胜多蒙古灭金在金朝开始虎视眈眈针对南宋的时候,已经苏醒的蒙古人开始在北方挑事。
这无疑是在屁股后面戳了金人一刀,然而此时的金人深陷中原纷争,也就无暇顾及蒙古人在后面捣乱。
尽管如此,金人还是分兵抵御来自蒙古的骚扰,然而已经长大强壮的蒙古人已经不太好说话,双方的博弈正在蔓延。
比如在乌沙堡在乌月营,甚至在西京这些地方,金朝在蒙古人的威逼之下屡屡战败,金人的颓废已经显现。
蒙古的真正崛起应该归功于铁木真,这位在斡难滩成为大汗,后世称之为成吉思汗。
尽管在局部战斗中取得胜利,然而铁木真知道,只有蒙古与西夏结盟,才能抗御老东家金人的打压。
1206年,铁木真开始自己的布局,首先就是征服西夏,经过接连三次的对西夏征战,收复了阴山以北的蒙金边界重镇旺固镇,直接威胁到西夏与金人的联盟。
三年后,蒙古军队剑指西夏的政治核心中兴府,西夏被迫放弃两面夹击蒙古的政策,金夏联盟宣布解体,彻底解除了蒙古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1210年开始,蒙古不再向金朝纳贡,这也就意味着蒙古开始独立行走江湖。随即蒙古与西夏联手,共同应对金人,这一招很管用,也可以称其为统一战线。
经过一系列的不断蚕食,铁木真已经盯上金人的军事重镇乌沙堡和后勤供应基地乌月营,现在蒙古军十万之众已经围困乌月营,蒙金边界形势急转直下。
一时间,乌月营战云密布,战火一触即发。此时的局面是蒙古军十万,金朝的军队多达五十万,就数量来说,蒙古军处于下风。
更为关键的是,乌月营的屏障是野狐岭,而这里到处是山地,蒙古人的铁蹄在这里难以施展,这也就更加束缚了蒙古军队的战力。
因此上对于蒙古军来说,只有拼命勇往直前,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涅槃重生。
也就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铁木真他的铁血团队硬生生攻下了野狐岭,把金人三十万军队留在荒郊野外。
野狐岭之战打响了蒙古人的名号,也成为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更改写了我国北部疆土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