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改嫁后将儿子寄养出去,19年后找儿子借钱,只为给继女治病

镜馆历史 2025-02-10 14:52:04

2012年,家住辽宁的孟凡宁接到了一通电话,对面是他多年未见的母亲。本以为母子二人会进行一番感人的交谈,没想到孟凡宁一听是她,反倒挂断了电话。 在8岁之前,孟凡宁的生活一直非常幸福,父母恩爱和睦,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自己身上,在能力范围内,他们为自己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所以孟凡宁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来没有什么烦恼。 可是在他8岁那一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父亲因为意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留下孟凡宁和母亲宋玉春相依为命。 这是年幼的孟凡宁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永别,伤心的他因此对母亲变得格外依赖,再也不肯轻易的离开母亲的身边。 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过去,宋玉春就选择改嫁他人,并且将孟凡宁寄养在他人家中。孟凡宁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说什么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甚至跪下来恳求母亲不要离开他。 但是宋玉春面对亲生骨肉的苦苦挽留,却并没有动容,毅然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看孟凡宁一眼。自此以后,孟凡宁在心中对母亲就多了埋怨,可是他同样还心存侥幸,觉得母亲会回来看自己。 可在他日复一日的盼望中,母亲却始终没有露过一面。孟凡宁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宋玉春已经将全部的爱都转移到了第二任丈夫的两个女儿身上。即便她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宋玉春也不介意,一直全心全意的对待两个孩子。 时间长了,两个继女都把她当亲妈一样看待,周边的邻居也觉得宋玉春做的没话说,提起她都是夸奖的话。 而与两个继女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孟凡宁的寄养生活,寄人篱下的生活从来都是难过的,更别提对方的家里还有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虽说懂事的孟凡宁理解大人的区别对待,但是他幼小的心灵仍然会感到失落。 后来,孟凡宁在16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辍学打工。他既没有社会经验,也没有过硬的本领,全靠自己摸爬滚打走出来一条路,期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可他硬是一声不吭,将这些都咽进自己肚子里。 最终,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挣下了一番家业,还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在孟凡宁以为童年的阴影已经离自己远去时,来自母亲的一通电话又让他再次想起曾经痛苦的回忆。 更别提母亲这次联系他,既不是为了曾经的事情向他道歉,也不是出于思念,而是为了继女的病情向他借钱。这无疑是在孟凡宁本就没有愈合的伤口上,再次给予重重一击。 因此他当即挂断了电话,不愿与母亲多说。可是宋玉春却开始经常出现在孟凡宁家门口,哪怕儿子一次都不见她,她也没有放弃。只因除了孟凡宁,她真的找不到别人借钱了。原来宋玉春的继女曹畅得了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实在承担不了。宋玉春和丈夫为了给她治病,不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把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以至于别人再也不敢借钱给他们。 走投无路的宋玉春这才想起自己当年抛弃的儿子,只能硬着头皮来找孟凡宁借钱。她知道儿子恨她,可是现在继女的病更严重,所以她也顾不上许多了。 眼看孟凡宁不为所动,宋玉春只能找来记者求助,希望能调解她和儿子的矛盾。可是孟凡宁只肯见记者,说什么也不见宋玉春。 面对儿子如此冷漠的态度,宋玉春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当年孟凡宁的父亲去世后,家里欠下了一笔外债,她答应改嫁,就是因为第二任丈夫愿意出5000块的彩礼,刚好可以用来还债。 而且,最初她也将儿子带了过去,只是三个孩子在一起难免闹矛盾,继女曹畅总被儿子欺负,不忍的她最终选择将孟凡宁送到别人家中寄养。 得知这一切的孟凡宁最终慢慢缓解了与母亲的关系,曹畅的病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开始慢慢的恢复。 或许这么多年里,宋玉春对继女这么疼爱,也是因为将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她身上,只是,这掩盖不了她这么多年在儿子生命中的缺席,以及对儿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如今,只希望这一切还能弥补。

0 阅读:2
镜馆历史

镜馆历史

以史为镜,畅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