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小林前一阵子和男友分手了。恋爱两年,她省吃俭用送男友新款iPad,男友却把自己淘汰的旧手机送给她。
男友生日时,她精心准备了限量版球鞋作为生日礼物;而她生日那天,对方只发了她一个52元的红包。
细细算来,和男友相处的那段时间,男友几乎没怎么给她花过钱。
而她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约会费用,连对方加班到深夜她都自掏腰包给对方点咖啡外卖,男友却从未对她做过类似的事。
心里委屈时,她有时候还会为男友开脱,觉得男友可能刚参加工作不久手头太紧,自己是不是要求太高,应该再体谅体谅他。
可两人还是会因为各种问题闹矛盾,最终在无数次冷战后还是分了手。
可最近,她在朋友圈里看到,前男友新交了个女友,不仅两人甜蜜无比,他还对新女友十分大方,一出手就送了对方昂贵的首饰。
也就是说,男友并不是没钱,也不是真的因消费习惯导致的爱省钱,他只是单纯不想给小林花钱。
小林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明明那么为他着想,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有许多女人会发现,自己怎么兜兜转转半天,找到的都是抠门男人,仿佛在爱情市场给自己贴了个"廉价"的标签。
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女性在关系里总是索取财物,但如果一段关系里如果总是女方在掏空钱包和心思,男方却只懂得收割和索取,这段关系一定是不正常的。
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有时候,我们的一些行为和观念,很容易在无形中培养出抠门男友。
如果总是遇到抠门男人,我们不妨自查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模式。
那么,哪些女性更容易吸引到抠门男人呢?

01
过度付出的讨好型女生总喜欢过度付出、讨好伴侣的女生,很容易养出一个“吸血鬼”一样的男友。
在外人看来,这种女生非常懂事、大方。
她们约会时,会抢着买单,遇到逢年过节或者自己生日的时候,会主动告诉男人“别乱花钱”,哪怕她们生病了,都会尽量不去麻烦伴侣,而是自己打车去医院。
她们以为自己足够懂事、乖巧,男人就会珍惜自己。实际上,她们的行为却让对方觉得:哦,原来你不需要我花钱就能搞定,我不需要为你付出什么。
在心理学中有个"沉没成本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付出得越多,就越舍不得离开自己为之付出的对象。
同理,如果一个人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能得到一段关系,那么他的离开、背叛也就完全不需要成本了。
过度付出的女生便是如此,就像文章开头中提到的小林,当她习惯性抢着买单,她男友可能以为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根本不需要自己在经济上的付出。
渐渐地,男友就习惯了吝啬、一毛不拔,对她也越来越不珍惜。
可她的男友并不会对她心存感激,雄性天生的竞争意识让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总是花女友的钱,也会让他在兄弟面前抬不起头,觉得自己被女人养着。
当男性在关系中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可能就会通过新的关系来重建自我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换了新女友,他突然变得大方了。他终于可以在新的关系里展现自己的财力和作为男性的价值感,证明自己的魅力所在。
可见,女性的懂事,反而会成为男人捅向自己的刀子。

02
自我价值感低的“自我贬低型”女生另一种则是自我价值感低的女生,她们总在关系里主动放低身段,有着强烈的“不配得感”。
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对方怎么对待你,是你教会他的。而对方对待你的方式,往往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伴侣自然会跟着注重仪式感,就像你点外卖都选精致套餐,他也不好意思总带你吃快餐。
如果一个女生平日总是随便煮碗面就是一顿正餐,出门宁愿顶着太阳多走三公里也不肯打车,明明口渴得不行也舍不得花两块钱买瓶水,生病了硬撑着不去医院,说反正小病扛一扛就过去,她的伴侣会怎么想呢?
不可否认,某一些男人会心疼她,夸赞她的节省,想要好好对待她,但有一些男人则可能认为:
她就是不在乎物质,对于生活品质没什么追求,自己对她抠门也无所谓,反正她习惯了将就。
还有一些女生,即便男人已经主动表示过要带她去高档餐厅庆祝纪念日,她对于男人的物质付出却诚惶诚恐,一个劲地说不用破费,甚至觉得接受好意是种负担。
这些行为都在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你是不重要的,你不配享用这么好的物质条件。
于是,一个原本想要为你花钱、乐意为你花钱的男人,渐渐被培养成了只会在节日发句"节日快乐"的廉价情人。
而实际上,你是有机会把对方培养成一个爱你、疼你的贴心爱人的。

03
道德感过强的“洁癖型”女生还有一类女生,她们也想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她们对自己有种“道德洁癖”,总怕自己显得太物质,被人误解、嫌弃。
她们普遍有种“金钱上的清白感”,在她们的潜意识里,找男人索要财物的女生都是不矜持的,是传说中的“捞女”,会被人戳脊梁骨。
她们会认真思索——我真的值得对方给我花这些钱吗?我有没有回馈过同等价值的财物呢?如果我收了对方的财物,对方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是个拜金女?
于是她们把伴侣间的金钱往来当成了交易,每一次都会认真计算付出和回报,既不想吃亏,也不想占了对方的便宜,否则晚上睡觉都会觉得良心不安。
这类女生忽视了一个问题,关系不是菜市场讨价还价,经济上的往来只是爱意的流动,根本不需要算计谁多谁少。
我们在关系里付出的时间、精力,为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陪伴等,同样也都是爱的流动。
当伴侣愿意主动掏钱包为你买礼物,说明对方在内心深处认为这是值得的,他看到了你为关系的付出,愿意通过财物的方式表示感激,这是爱意最实在的证明。
可是当你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连接受好意时都变得如履薄冰,对方也会觉得很怪异。
久而久之,对方就不想再为你花钱了,反正怎么付出都不落好,那还不如省下钞票。
可见,如果一个女生接二连三吸引抠门男人,就不能再以“遇人不淑”、“运气不好”作为解释了。
实际上,这是潜意识里的廉价模式和自我认知的偏差在作祟。
当我们总是贬低自己、对自己的物质需求感到羞耻时,就等于向世界宣告——我是很廉价的,不值得被人珍惜和爱护。
唯有自己重视自己、认可自己,才能让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主动靠近。
因为你的价值感会吸引同等重视你的人,而那些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的人则会被你挡在门外,到那时,你才会享受到关系的甜蜜回馈。
作者 | 止水 心理学终身爱好者与实践者,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