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轨更可怕的,是男人的这种沉默

冷爱 2025-04-17 14:10:54

关键词:要不要及时止损 是不是一厢情愿

问:冷爱老师您好,我今年34岁,本科,年收20-50万。我想请教离婚后的情感困境。

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结婚7年,没有孩子。离婚原因是他在我创业最困难时出轨同事,后来他虽然挽回,但我始终无法信任。

现在离婚两年,我开始和一位大我5岁的男性交往,对方离异带一个5岁女儿。

他对我很好,生活上体贴,但每次提到结婚,他就说“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标题出处)

我能感受到他对婚姻有阴影,但他前妻曾多次以孩子为由找他,甚至半夜打电话哭诉。

我很矛盾:一方面想有个稳定家庭,另一方面怕重蹈覆辙。更让我纠结的是,他女儿对我很排斥。

上周他加班,我留下陪孩子,结果孩子故意打翻热汤烫伤自己,还哭着说“不要新妈妈”。

他现在觉得孩子还小需要时间,但我感觉自己像第三者。

冷大,这种情况下我该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止损?这段关系里我的付出是否一厢情愿?希望被抽中,谢谢!

答:你的提问,暴露了很多人都容易陷进去的关系误区:“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不被珍惜?”

但真正的关键不是你付出了多少,而是你付出的,是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你们之间,是不是在一个节奏上?

一,关系的“第三者”

你说你感觉自己像个“第三者”。其实你的这两段关系里,都出现了“第三者”:

前夫的婚外情人,是明面上的第三者;现任的女儿,是关系里的“无形第三者”。

但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两个“第三者”的出现,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问题:你和伴侣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不够稳定。

你和前夫的关系,没有稳固到让他愿意扛住诱惑;你和现任的关系,也没有稳固到让他愿意和你结婚。

你和现任的关系,处在一种不确定、不清晰的状态。

二,你的习惯。

从你的两段感情经历来看,你有一个很明显的思维模式——你更聚焦在:“我想要什么?我怎么才能实现我的目标?”

这样的思维模式本身没有对错。但问题在于,你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付出,却忽视了对方的需求和节奏。

1、和前夫的关系

在你创业最困难时,他出轨了,你愤怒、失望,很人之常情。

想必你当时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时间,但现在你需要冷静地问自己几个问题:

创业是你们俩共同的目标,还是你一个人的需求?

在你忙事业时,你有没有顾及过他可能出现的空虚与失落?

你们结婚七年没有孩子,是因为哪些原因?他有没有想要孩子?

如果生孩子是他的期待,而你从来没有好好回应过,关系就已经开始失衡。

你当初也许认为“我要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为了我们以后过得更好”,但他的需求,也许是“我现在就想要一个老婆、一个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这些没有达成共识和理解,他只会在婚姻中逐渐感到失落、被边缘化。

他出轨当然是错的,但问题的根源不止在“他不忠”,也在于你们没有满足彼此的需求。

2、和现任的关系

你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带娃离异男+复杂前妻+敏感孩子的关系难题。你和现任男友的关系,有两个“结构性问题”:

他没有积极的意愿和你结婚;他对前妻、孩子的边界处理模糊;

你想的是:“我终于遇到一个体贴我的人”、“我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我愿意接纳这个孩子,愿意陪伴这个男人”,但你想的是你自己要什么。

你没认真去问:他要什么?他现在有没有准备好重新组建一个家庭?他为什么不愿结婚?是对你没那么深情,还是对婚姻有深层恐惧?他5岁的女儿,真的准备好接受一个“新妈妈”了吗?

一个5岁的孩子能明确说出“不要新妈妈”,并且通过自我伤害来表达抗拒,说明这个孩子已经被灌输或影响。

她排斥你,不一定是因为你不好,而可能是:她察觉了爸爸的回避与不坚定;她的妈妈在说你的不好;她知道“只要我抗拒,爸爸就不会带新妈妈回来”。

孩子是关系的“温度计”。我能从她的排斥中,读出你的位置有多尴尬。

他还没有准备好让你成为家庭的一份子,你已经主动代入“新妈妈”的角色了。

他还没有彻底处理与前妻的关系,你已经开始“参与育儿”了。

而你之所以着急,是因为你很渴望稳定、安全、家的感觉。但你却一头扎进了一个地基不稳、边界不清的关系局面里。

三,关系的选择。

这段关系,是继续还是止损?你可以问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

1. 你们有没有共同节奏?

现任是不是愿意为你调整自己的节奏?你们有没有共同的生活期待?你们想生孩子吗?

因为他已经有孩子了,而你还没有,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如果你想结婚生子、他想“维持现状”,那你们就不在同一个频道。

2. 他是否有清晰边界?

他有没有勇气对前妻设限,对孩子建立情感引导,而不是把这些责任推给你?

如果你要替他“收拾残局”,这段关系你注定很累。

3. 你的情感,是否持续在被确认与回应?

你付出之后,他有没有回应你?你们有没有中长期规划?他有没有在推进这些规划?

如果这三点都没有,你继续坚持,只会增加情感和时间上的沉没成本。

你说自己“感觉像第三者”,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委屈感:你想要被需要、被接纳、被重视。

真正的关系,是双向奔赴,而不是单方面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也不是单方面地带动感情节奏。

主创团队 | 冷爱 方赏 茜茜 惠生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