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到底该如何“救市”?

白梅谈房产 2023-09-05 01:02:09

01

2023年的上半年明显过得很快,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7月1日都没反应过来,直到刷朋友圈看到建党节的海报,才意识到一年的一半已经没有了。

回首上半年的楼市,很明显能感受得到是在“对抗”或“冷战”中度过的。

简而言之,就是不管政策和开发商释放出如何大的诚意,购房主力军就是不买。

这是一个头痛的问题,韭菜不好割了,怎么办?

作为政策经济市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买房就把存款利率降低,让持有大量存款的人去消费、去投资、去买房……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社会总存款余额已达到229.22万亿,创新历史新高,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刷新。

其中居民家庭存款大概是120万亿,如果存款利率持续下调,银行每月乃至每年就要少支付很多利息。

反过来,也就是说储户拿到的利息也就越来越少,即便如此,大众依然不消费。

有网友对这件事点评的很到位:这届民众很刚,用“新冷战”对抗“新局势”,最后看看到底谁妥协?

事实上,谁在妥协大家应该看的很明白。

02

上半年在“住房不炒”和保交楼、保民生的主基调下,救市政策频出,如降首付、降利率、解除限购、限售等。

实践的结果是:越是救市刺激政策频出,民众的观望情绪越重。

既然刺激政策不好使,开发商只能自谋出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降价!

按照以前的思维,降价必定会遭遇疯抢,可事实上降价不到位还是要坐冷板凳。

像无锡有些项目从早期的85折降到8折,再从8折降到75折,而且还送车位、家电或30年物业费。

甚至有些楼盘把房价降到62折,几乎贴着楼面价卖,但销量依然不景气。

62折的诱惑的确很大,让谁都会心动。

但是反过来想想,62折的房子质量能好到哪里去,肯定会降标简配。

降标简配能交付这还是好的,有些项目在降标简配的情况下还延期交付,延期1-3个月还可以理解,有很多项目都延期1年、2年……直至烂尾。

6月末,和几个做营销的朋友交流了下,打听了下6月的成交数据:2套、3套、5套……

当然也有成交比较高的楼盘,据说万科·梅里上城6月成交了44套,保利达·状元府和中信泰富·玖著也都有不错的成交,但是和2、3月份相比,数据明显拉胯很多。

用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杜学伦的话说:下半年的楼市好不到哪里去,明年的市场也不一定会好,大家不要有过高的预期。

他还说:对楼市不能有乐观的想法,但也不能有悲观的情绪,因为楼市发展在经历去其槽粕取其精华的过程,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对楼市筑底,使房地产走向追求品质的稳健且慢节奏时代。

比起主旋律和正能量,我觉得杜会长的话很实在,对待房地产不能有常规思维,要换一种思路,变通一下。

03

但是,有很多专家和地方政府对救市仍不死心,不断地通过各渠道发声呼吁救市,而且救市力度一定要大,网上都出现“史诗级”救市了。

但是,关于呼吁救市明显有错位空间的感觉:

高层对救市的意愿度不大,想通过此次过程让房地产软着陆;

专家、地方政府以及中产及以上都在呼吁救市,再不救市地方负债越来越高,有房人群资产不断缩水,尤其是手里持有大量房产的人,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也就是说,这波人在期待着救市。

打个比方:

一个人利用高杠杆买了4套房,对外光鲜亮丽,声称资产达千万,但是当房价缩水20-30%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首付已经亏没了,而且负债是不会缩水的,贷款200万依然是200万,300万依然是300万……

也就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弃房断供。

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23年5月底,江苏省弃房断供总套数已达到50万套,分摊到各市近4万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值得反思。

还有一波人的想法是:救不救市与己无关。

甚至出现期待楼市崩盘的一群人,而且这群人的基数很大。

这群人如果能被盘活,就是救市的最大关键。

04

如果站在大的经济市场里,对楼市救市不是大的关键,大的关键是如何让老百姓的钱包变得更厚。

以前我用小民思维考虑经济问题,什么ZM贸易、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地方债务违约……都不会影响我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

但事实上,这些大的国际形势、外贸关系、城市发展的的确确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收入问题。

疫情结束后的这半年,大家都明显感受得到收入锐减、消费疲软。

官方一直不断的提刺激消费,消不消费还用官方刺激,有钱谁不愿意消费。

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来判断,“救市”依然会贯穿下半年,如何“救市”就要看怎么利用工具箱的工具,以我看应该先救大市,拉动内需,让老百姓都变得有钱。

我们回看下几次经济危机,中国是如何救市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从东南亚爆发的经济危机一直蔓延到了全球,当年出口已经占我国GDP的20.3%,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周边国际的货币贬值,我国的出口优势被蚕食了。

为了应对当时的危机,1998年我国采取了商品房改革,利用人们对美好住房的向往,拉动内需增长,度过了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出口已经占我国GDP总额的60%以上,这次危机的发源地是欧美,也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国。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我们的甲方,给我们饭吃,让我们国家经济快速蓬勃发展的国际和地区。

欧美深陷危机泥潭,导致我们的出口量锐减,当年在沿海地区做出口贸易的企业大量倒闭。

当年我在浙江嘉兴一家电子厂做采购,当时工厂的员工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而且待遇也在逐月降低。

几个月后,几十条生产线减少至只剩几条,而且工资采取了计件制,当最后一批出口产品生产完毕后,工厂也随之倒闭。

海外没有订单,工厂就没有生产,也就有更多的人失业,面对这样的局面,高层推出了“四万亿计划”,靠房地产和大基建拉动就业,同年还执行了家电下乡计划。

用内需逐渐将中国从金融危机中拉回来。

05

本次虽还没有被定义成“金融危机”,但基本属性和前两次一致,同样的海外订单锐减、同样的大量人员失业,这次如何拯救我国经济,全都在瞩目中。

还是靠拉动内需,基本无异,其中的一条有支持新能源下乡,多少有点梦回2008的感觉。

这次在拉动内需上,明显觉得非常疲软,为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开放与包容的问题。

这一点从历史上也能找到答案,凡是闭关锁国的朝代,都是衰弱的、贫穷的、落后的。

凡是开放国门的,我们的经济就会蓬勃发展。

这种闭关锁国有主观和被动,也有被孤立的闭关锁国。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如何刺激经济,内需是关键,所以新能源下乡、大基建、棚改、城市更新是“救市”的筹码,肯定会被拿出来使用。

但是,以目前的形式判断很难。

难归难,救市动作还是要有的,不然很难完成今年制定的经济增速目标。

这不,下半年刚开始,“救市”的消息就满天飞,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

国外的全是官方消息,比如彭博社、高盛、花旗;国内的基本上都是小道消息和网传为主。

彭博社的消息称:中国将出台一揽子房地产支持政策以提振经济;

高盛:这次中国楼市救市政策会堪比2008年;

花旗:中国面临“需求断崖”,需大规模放松楼市。中国最快本月推出救市政策,支持房地产业快速复苏。

国内的消息就比较鸡血和小道了,比如史诗级救市、史诗级大招……再比如网传7月全国二线城市将全面解除限购……消息准不准,只能靠时间验证。

官方对于救市传闻一直是三缄其口,不到政策出台的当天官方绝对闭口不谈,这也是我们官方一贯的态度。

总之,各个层面都知道问题的所在,但是好像大家都在等,就像等一个人一样,都在等一个契机。

最后问一句:如何救市你们觉得会有效果?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白梅谈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