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中专生被多家企业争抢,月薪高达七八千,中专真的有出路?

粉萌小仙女 2024-12-02 19:11:2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前言 —●

上中专到底有没有用?这位河南小伙子的经历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近日,据媒体报道,河南驻马店有一位17岁的中专小伙子,获得了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被7家企业抢着要,并给这位年轻人开出8000块的月薪,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

●— 职校生的逆袭 —●

河南有一个叫郑红旭的00后小伙,他出生于2007年,截止到今年为止还未成年,然而就是这个没有成年的孩子,却能被7家工厂用高薪争抢。

郑红旭在中考中只考了360分,距离理想中的高中相差了10分,这10分就像一道坎,横亘在他和父母的期待之间。

父母希望他能按部就班地走,上高中、考大学,毕业后出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郑红旭却在失落中看到了另一条路,那便是职业教育学校。

这并不是郑红旭一时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从小开始,他就对机械和电器特别感兴趣,家里的玩具几乎都让他拆了个遍。

现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很火,于是正红旭很想去尝试一番,从中学点真本事,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也意味着要顶着家人的不解和压力。

家里人最终还是拗不过郑红旭,给他报名了一个职业学校,“头铁”的郑红旭钻入了这个未知的领域,选择了新能源技术专业,一头扎进了中专的校园。

在很多人眼中,职校就是个“混日子”的地方,在这里学不到什么真本事,每天上课就是睡觉,但郑红旭偏不,他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学习上。

每天的清晨六七点,车间的大门总是由他第一个打开,到了深夜,其他同学们都离开了车间,只有他还在独自练习发动机的拆卸、新能源汽车的排污处理,常常练到凌晨。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正红旭的手上满是刮痕、烫伤,还有新添的冻疮,可尽管身体不舒服,他依然没有接受老师让他休息的建议,坚持要去车间学习,这份努力和坚持,最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郑红旭就在河南省的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中拿了第一名,还在全国决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并且拿到了国家二级技师证书。

由于在竞赛中得过奖项,郑红旭成了各大工厂争抢的对象,甚至给他开出了七八千块钱的高工资,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会破万。

17岁少年郑红旭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励志故事,更揭示了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对机械的热爱,是支撑他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内在动力。

其次,任何成功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努力是成功的基石,没有“996”、“007”的拼命,哪来“弯道超车”的可能?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技能是成功的保障,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技能培养,郑红旭正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企业的青睐。

除此之外,郑红旭比其他的职校学生看的更加透彻,他没有感到迷茫,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一直努力去实现,单凭这一点,他就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在学学生。

随着郑红旭的故事曝光,越来越多的媒体争先恐后进行报道,他的事迹迅速登上热搜,网友们的评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有些网友对此表示赞同,认为郑红旭证明了一技之长就是金饭碗,但也有表示质疑,认为他的成功是个例,普通中专生的出路依然艰难,更有甚者认为中专生取得这样的成就,远比大学生要付出更多。

面对这些评价,郑红旭很谦虚,觉得自己还需要多学习、多努力,他从不因为毕业于职业院校而自卑,反而觉得技工也能很出色,这种自信和对职业的认同感,正是当代中职生所需要的。

●— 职业教育的困境 —●

尽管郑红旭的故事令人振奋,但必须承认的是,他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中职教育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社会认知偏差,很多人觉得中职教育像是“后进生”的集中营,总和“问题学生”绑在一起。

他们没有按照“高中、高考、大学、工作”这条路走,好像会被看作是局外人,中职生在网络上几乎没啥存在感,偶尔上个热搜,也大多是些不怎么正面的事儿,比如学姐查寝、老师爆粗口之类的,这些不好的事情,让人们更固定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普高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六成以上,而中职只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种资金差距,直接表现在设备上。

众所周知,技能培养需要设备和技术资源的支持,没有实操,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技能。然而一些中职学校的设备却老旧不堪,甚至形同虚设,一位从职校辞职的老师曾在网上吐槽,实验室的设备老旧到令人咋舌。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中职教师对实训设备设施感到完全满意或满意的只有40.61%,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

中等职业教育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可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许多中职学校却陷入了升学导向的怪圈。

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定位的偏差,使得中职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特色,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尴尬局面。

“五年一贯制”、“职教高考”,这些本应是补充的升学渠道,却成了许多中职学校的主攻方向,有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很低,甚至不到10%,和普通高中的情况差不多。

●— 职业教育的出路 —●

农村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成为了中职的最大生源,在中国上大学似乎很容易,网络上甚至有种“人均985、211遍地走”的错觉。

然而现实是,很多农村孩子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中职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在“普职1:1”的政策压力下,农村家庭的焦虑更是可想而知。

除了农村学生,流动儿童也是中职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在教育上处境尴尬。

他们很难进入城市公办高中就读,“积分入学制”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他们挡在门外,城里留不下,回老家也难适应,中职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流动儿童升读普高的比例不到40%,远低于本地初中毕业生超过六成的比例,在2017年时,广州流动儿童进入公办高中的比例仅为14.1%,深圳也只有24%至25%,回流儿童的留级比例更是高达22%。

一位上海中职学校的老师跟记者提到了班上学生家长的职业,有工人、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还有些没有工作的,很多学生其实是没有本地户口的流动孩子。

在不少人看来,中职像是上不了高中的第二选择,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打发时间的地方,未来前景也不是很乐观。

《教育家》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中职生觉得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教师群体中,有70.98%的人认为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源素质,而家长和企业人员则觉得中职教育的主要难题在于人才培养质量。

职校的老师觉得学生水平不高,学生也瞧不起老师,觉得老师只会念课本,双方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想改变职业教育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社会认可度,首先要加大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看到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潜力,让郑红旭这样的优秀学生成为榜样,激励更多年轻人选择职业教育。

其次也要改进职业教育的宣传策略,不再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教育”,而是要突出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事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这才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资源分配不均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必须要增加中职教育的经费,改善教学设备,让学生能用上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同时也要提升师资力量,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加入职业教育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 小结 —●

郑红旭的事迹可能会让社会从新的角度看待职业教育,中专生其实并非没有出路,只要肯努力,一技之长也能混出来一条路。

但郑红旭的案例毕竟是冰山一角,若想培养出更多的郑红旭,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像郑红旭一样的优秀人才。

若想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定要靠政府、学校、企业和全社会一起努力,必须要打破社会偏见,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

主要信息源:

1、红星新闻2024年12月1日:《热搜第一!17岁中专生被7家企业疯抢》

2、光明网2024年12月2日:《热搜第一!17岁中专生被多家企业疯抢,“月薪七八千,未来能上万”》

3、极目新闻2024年12月1日:《热搜第一!17岁中专生被7家企业疯抢网友:一技之长就是“金饭碗”!》

4、澎湃新闻2012年11月27日:《被指差生代名词,就业起薪近七成不足三千:中职生出路何在》

0 阅读:0

粉萌小仙女

简介:粉萌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