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元春从小跟着贾母居住教养,很早就进宫做了女吏。贾母喜欢女孩身边养育过不少优秀的女孩。除了贾元春外,还有史湘云、林黛玉、贾家三春,还有后来住进贾家的薛宝琴。贾母生于富贵长于富贵,调教出来的女孩标准极高。贾家和皇家有十分亲密关系,结合历史上曹家和皇家的亲密关系,有人推测贾母调教女孩是为送进皇宫待选妃嫔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4612652d9c3547275a71da8fa058ef.jpg)
· 这个观点暂且不论对错,但贾母调教的女孩嫁给富贵之家是不会错的。贾元春进入皇宫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薛宝钗住进贾家,很可能就是为借住贾家女儿的名义进宫待选。还有南安王妃来贾家,贾母命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钗前往接见,极有可能就是借机让南安王妃相看,为她们的婚事做铺垫。还有住进贾家的薛宝琴是为待嫁梅家而来,极有可能也是要借住贾家的权势名望。
· 贾母在贾家这个勋贵之家生活了几十年,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按理说她教养出来的女儿也应该精通政治才对,尤其是很早就进宫做了女吏的贾元春。但事实上并不是,贾元春封妃并非因为她的政治智慧和受宠,而是因为皇帝出于政治考量而做出的妥协。
· 她与贾雨村同时晋升,并且是在秦可卿葬礼后很快晋升。秦可卿葬礼超规格举办当然是表达对皇帝的不满,前脚葬礼后脚封妃,并且省亲时候贾元春悲伤的情绪和不满于皇宫的言论都可见她并不受宠,这些现象都能证明贾元春封妃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贾元春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也就很好理解了,她最终死于两股政治势力的争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224ca430125928ec18585d175473e6.jpg)
· 贾元春生于贾家这样的政治世家,又从小被贾母教养,还在皇宫生活了这么多年,本应该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最起码应该比贾家未出阁的小姐要强。但事实上贾元春连贾探春都不如。她在省亲时至少犯了三个错误,完全体现了她缺乏政治智慧缺点。
· 第一,贾元春省亲回家哭哭啼啼,自带悲伤情绪,诸多做法给贾家带来不安信号。· 在贾母正室,书中说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然后一连三次哭泣,贾家人的回应当然受元妃影响,书中说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可见,贾元春哭哭啼啼让贾家蒙上了一层失落的情绪。
· 省亲本应该是说说笑笑,反倒哭了起来。这难免让贾家受挫,给贾家带来不好的信号,使整个家族的信心受打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b27f66842a9f01f5be41f86ed422e0.jpg)
· 贾元春省亲回家不但情绪悲伤,而且言语中透露着对皇宫的不满。她对贾母王夫人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 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 除此之外,贾元春还对贾政说虽然富贵已极,但还不如田舍之家能享天伦之乐。
· 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 贾元春被封贤德妃,在宫中也算地位显赫。但她在公开场合言语中直接表达对皇宫的不满是很不恰当的做法。这无疑会令皇宫蒙羞,得罪皇家。这是她缺乏政治智慧的最直观表现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bef2f989f709597616bc2793fe1f33.jpg)
· 贾元春省亲赏赐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不但是礼节性的示好,更代表了贾元春对他们的看法。因此元妃赏赐意义非凡,是众人的脸面和荣耀。
· 贾元春是荣府的女儿,除了贾宝玉这个同胞弟弟在,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贾环虽然是庶出,但日常受到的待遇应该和贾宝玉一样的。王熙凤曾说贾宝玉添一个大丫头,贾环也应该添一个才公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3d0c0a132792a0df22153b5f1ab4d1.jpg)
· 贾环和贾宝玉都是贾元春的血缘弟弟,并且还是小孩子,虽不说赏赐一定就该相同,但至少不该和贾珍这样的成年堂亲等例。贾元春将贾环和贾珍贾琏同例,实际上是厌恶赵姨娘母子的原因。
· 赵姨娘在荣府备受打压,一是因为她着三不着两的粗鲁性格,二是因为她想为贾环多争家产,不惜采用下三滥的卑劣手段。王夫人和赵姨娘两房早就矛盾重重,贾元春赏赐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只会更加深赵姨娘和王夫人的矛盾,使荣国府本就脆弱的关系更快地分崩离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7fa74f026e0acf30d085a949bbacc1a.jpg)
· 贾元春如果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她肯定会在皇宫受宠,也能给贾家带来庇护。但后来有很多宫里的太监居然跑来贾家敲诈勒索,不但夏太监借钱不还,而且变本加厉还要再借二百两。更有宫里的周太监,贾琏只是答应慢了点就很不高兴。这样现象都可见贾元春在皇宫并不受宠,这必定与她缺乏政治智慧有关。而贾家三小姐贾探春却并不如此,在书中有批语显示若探春不去,贾家该不会子孙流散。所以,贾元春的政治智慧是连贾探春都不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