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休学躺平在家,家长最容易踩雷的3个沟通误区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7-26 20:02:50

有几位家长给我留言,说他们都有一个疑惑,不敢怎么跟厌学休学躺平在家的孩子沟通。

有的说,孩子在家一年了,自己也学了很多课程,也看了很多书。

但自己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感觉自己每一次都是在尽力地帮他解决问题,也很理解他,但为什么在孩子那总是吃力不讨好啊?

面对厌学休学躺平在家的孩子,你是否进入了常见的3个沟通误区?

误区一:

只要看到孩子不高兴,就本能的想去安慰,引导孩子,希望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否定。

想要尽快把孩子从情绪中拉出来,否认孩子的感受,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然后再说一堆建议的话,让孩子和自己的情绪进入斗争状态。

我做了那么多的心理咨询,孩子对于妈妈过度的反应,常常感到难受。

可以这么说,一个孩子最想要的不是大人的指导、建议。

而是自己的感受,想法、情绪被看到,被深深理解。

当我们大人奔着解决问题的线性思维去应对孩子的抱怨,不舒服,会激发孩子更多的情绪。

因为,这些安慰人的话语模板,对失去快乐能力的他们来说,不是安抚,而是一记更难受的鞭子。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的挫败感,会更沉重地压垮他们。

真正的安慰,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允许孩子将情绪释放出来。

“我接纳你现在的无力感和哀伤,接纳你现在的无力和痛。

你可以跟你的情绪在一起,我不会去拉着你离开情绪,我是陪着你在情绪里。

如果我找不到办法去陪伴你,我至少可以做到不打扰你,静静在一旁就可以了。”

不要自以为是去回应。除非孩子明确表达了自己需要你的帮助。

毕竟,孩子要的,并不是标准答案式的安慰语,而是真正能够落到心里的关注与接纳。

不懂共情、忽略感受、把沟通的重点只放在学习上,注定是亲子之间最糟糕的沟通方式。

误区2:

看到孩子做了一点点什么,就着急去夸孩子

有的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这种夸奖,觉得很假。

曾有一个小来访者跟我说:

“我妈夸我频次太高了,吃完了饭夸,洗了碗夸,早睡觉也要夸,完全感受不到她的真诚。

我感觉得她在讨好我。她有时候不知道该夸什么了,就会说,你太棒了,你太牛了,这些都让我觉得夸张。”

当你看见孩子做了点什么就想去夸,就想去肯定,孩子感受不到你的夸奖是真诚的。

还有一些安慰的“话术”:“别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和他一般见识”、“多往好处想,别往心里去”、“你应该这么这么这么想”……

也许你认为这些话很有道理,但这类安慰就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事我不管”、“你要自己承担”、“我不愿看见你的难过”。

你的表扬成了一种浅层的安慰,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其实,表扬的核心是真诚:

真正地接纳孩子的行为,真诚地表达对孩子行为的认可,表达出看到孩子行为后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自然会感受得到,不会产生抗拒的行为。

举个例子,

孩子这学期很努力地学习,但是期中考试数学没有考好,回到家以后很沮丧。

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就说,你已经考得不错了。

可是孩子说:我那个大题不该错的,我其实会,就是没有审清楚题,不然我能考个好分数的。

妈妈说: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的表扬,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没有理解自己那种沮丧和失落的感觉,

或者说妈妈极力在否认孩子难过和沮丧的感觉,担心孩子因此受到打击,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于是使劲鼓励和安慰。

如果这时候我们说:是挺可惜的,你确实可以考得更好。

这样,我们就认同了孩子的感觉,他可能会就这次的丢分再发泄一番,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发泄出来了。

而我们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很堵,那种沮丧的情绪发泄不出来,会变得很烦躁,更加难受。

如果,我们表扬孩子以后,孩子反而不高兴了,我们就可以反思一下:

我们的表扬中是否包含着控制,是不是真的接纳了孩子现在的行为,是否在居高临下的评判。

误区3:

父母直接给出建议,甚至帮孩子去处理问题

我的团体成长班上有个妈妈说:

孩子休学前只要在学校遇到了问题,比如和同学闹别扭了,被老师批评了,或者作业没有写完,就说自己胃痛,让妈妈给自己请假。

时间长了,妈妈不想给孩子请假了,觉得孩子胃痛是假的,孩子就说,妈妈不帮助自己就是不爱自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每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妈妈总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办?或者自己出手替孩子处理。

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可以替自己搞定一切,只要遇到问题,想都不想就来找妈妈。

如果妈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不帮自己处理问题,就会埋怨妈妈不爱自己。

长时间这样的模式下来,孩子就完全丧失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像这位妈妈回忆到,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了,妈妈赶紧到学校找老师,请老师吃饭,让老师对自己孩子好点儿,老师果然也是对孩子好了。

这位妈妈就像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清障机,只要孩子有问题,妈妈就会给孩子清理掉。

孩子觉得妈妈就是自己的靠山,可是,妈妈的能力毕竟有限,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会一直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妈妈最终会无力帮孩子处理所有的事情,会觉得很累,很烦,而孩子不但不领妈妈的情,在妈妈做不到时,还会埋怨妈妈。

心理动力研究的结果显示: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心理动力,都是在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父母们在孩子遇到问题后,直接给出建议甚至直接出手替孩子解决问题的心理动力是什么呢?

不想听孩子倾诉,不想面对孩子的麻烦,因为这个麻烦让父母感觉不舒服了。这些不舒服是什么呢?

一种可能是,妈妈小时候自己遇到过这种问题,当时曾被自己的父母批评指责过,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埋藏在了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当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时,激发了自己早年的创伤,这种创伤让父母很不舒服,于是想尽快结束这种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孩子的痛苦和难受,让我们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己有挫败感。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丈夫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同事,在合作时让我很不舒服,我正想跟他说说我在哪些地方不舒服时,我的丈夫说:你想让我做什么?我去找他谈谈?

我说我只是想让你听听,想和你唠叨一下,我自己可以处理这个问题。

当我在唠叨时,我就梳理清楚了自己的思路,唠叨完了,我自己的办法也就出来了。

丈夫直接问我能为我做什么,让我感受到的是他没有耐心听我说,只想让我不再烦他,而且让我觉得他认为我很无能,我没有办法搞定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快速给出建议,甚至直接出手去处理,是我们不想面对自己的痛苦和挫败感,想快点让自己从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中走出来。

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感受而非语言来和人交流的,当父母直接给出建议、直接出手处理时,孩子感受到的是这件事情很麻烦,很严重,我没有能力处理,我最好不要面对他。

久而久之,孩子就和父母的担忧、焦虑同频了,父母害怕担心的事情,孩子也会担心害怕。

问题出现时,孩子就会本能地躲在父母后面,等待父母来处理这些问题。

所以,当我们本能地想给孩子建议或者想出手替孩子处理时,先觉察一下自己,我为什么想急于处理和解决它?我为什么不想听孩子诉说他的痛苦和麻烦?究竟是孩子无法面对还是我自己无法面对?

你跟孩子沟通有什么卡点存在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 阅读:144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