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无疑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两大领域,每当出现有关这两大领域的新闻时,咱们老百姓的心都会为之牵动。
就在今年年初,药品安全领域出了个大新闻:有专家对集采的仿制药药效提出质疑!
该新闻一出立刻在全社会引起巨大波澜,一时之间许多群众对仿制药闻之色变,最终甚至引得央视亲自下场。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仿制药究竟安不安全?专家的质疑到底有没有依据?
●—专家质疑引风波—●
今年1月份,上海两会期间,有许多各大医院的权威专家都参与了会议,并且在参会期间提交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医疗提案。
在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一位来自上海瑞金医院的外科主任,这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达了对采集的仿制药药效的质疑:表示许多仿制药存在降压药不降压、麻醉药没法让人麻醉、泻药吃了不泻等问题。
这段采访流出后立刻在互联网上疯传,“仿制药”中的“仿制”二字本来就让不少群众心生拒意,现在有了专家的证实,一时之间“仿制药不靠谱”的言论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后续影响也不小,新闻报道加上网络传播,许多前往医院看病的老百姓,甚至直接告知医生,自己不接受用仿制药治病,就要用原研药。
药品安全刻不容缓,这股对仿制药愈演愈烈的抵制最终引得官方下场调查。
在全国人民都关注之下,国家医保局的调查人员,即刻赶往上海相关医院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
就在昨天也就是2月9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也赶往上海,对相关调查人员进行了采访。
国家医保局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也给出了这次事件的调查结果,那就是专家反映的关于仿制药的药效问题全都属于不实结论。
网友是受到新闻报道和专家的一番话,盲目对仿制药的自行抵制的行文,属于是被带了节奏。
根据国家医保局的调查显示,不论是降压药还是麻醉药,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药效都相差无几,不存在降压药不降压、麻醉药打了不睡等情况。
关于泻药的仿制药,甚至都还没有投入使用,所以更不可能存在仿制药药效不如原研药的情况。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出现专家质疑药效的情况呢?
调查人员表示,药品疗效的判定是需要科学严谨的手段的,不论是仿制药还是原研药,都存在一小部分疗效不明显的患者。
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研制药物时,每只小白鼠的耐药性和对药物反应状况还都不相同呢,而且每个人体质都是不尽相同的,对药物反应自然也不相同。
那位提出质疑的专家,很明显是将眼光局限在了对仿制药疗效不佳的那一部分患者身上,却忽略了原研药疗效不佳的另一部分患者,这种数据依据确实不真实。
仿制药便宜好用,解决了不少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对千万个家庭都有帮助,为何不少人还是对仿制药存在偏见呢?
●—仿制药为何受偏见—●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对仿制药存在偏见,毕竟“仿制”这两个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不正宗”,许多人提到仿制药就十分抗拒,觉得患病后用这药也不行。
对此,国家药监局人员表示群众大可放下心来,因为当前中国药监部门对药品质量的监测采用了国际公认的最严格的一致性评价标准。
药品不仅在上市时要求经过最严格的质量检测,即使上市后也必须按时接受最严格的监管,否则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
据媒体报道,在过去几年,有多家药品企业因为质量检测不过关被取消了中选资格,这其中有进口药也有国产药。
无论是哪家公司,我国的药监制度都一视同仁,绝对不容许任何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劣质药品出现在市场上!
因此,大家大可对市场上的仿制药放下心来,能出现在市场上,就说明它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层层筛选,绝对不可能出现危害人体安全的情况。
仿制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那也就意味着市面上的仿制药老百姓可以放心使用,但这又引来了不少热心群众的另一种疑问:
既然这些集采的仿制药品与原研药品的药效差距不大,那他们在市场上的流行,是否会挤压原研药的市场,影响原研药公司的经营,甚至导致原研药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对此,国家医保局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家完全不必担心,因为中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原研药市场。
举例而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领域可以说是仿制药最集中的领域了,哪怕是在这一领域中,我国依然保持着超过30中原研药的中标。
更何况,当今世界,不论那个国家,仿制药都是在医疗市场上占绝大多数的,作为医疗大国的美国,仿制药占药品市场超过90%。
即便如此,也不影响美国是医疗强国,因此我们也不用担心仿制药会影响我国的医疗实力。
老百姓对仿制药的抗拒,本质上还是对药品安全不放心,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加强对药品的安全与管理,对于出现问题的药品与企业应该及时严厉的处置,确保没有不法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对于集采仿制药品,应该在进一步加强监管,提前排除风险较高的药品,同时要关注竞争相对激烈的药品种类,防止相关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
国家推行仿制药,本质上也是为了缓解百姓的看病压力,争取做到人人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身体健康。
药品安全问题,国家已经做出多重防范,希望大家能够放下焦虑,每个人都能幸福健康,快乐生活!
信源:
央广网2023-10-17《集采中选的仿制药疗效不佳?国家医保局回应》
中国青年报2025-02-09《过去几年,共有6个进口药3个国产药因质量问题被取消集采中选资格》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2-09《针对集采药“血压不降、麻药不睡”等说法,国家医保局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