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就像在黑暗中出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红太阳,这是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赞赏,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怀念伟人。
当时正是在的带领下,我党才能让国家颓危的局势能够被挽狂澜于既倒,而也正在他带领下,我党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
提及伟人的老家——湘潭韶山,由于这里出了一个毛泽东,连带着这座城市也成为了很多人打卡的纪念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城市出过的英雄其实还有很多。
不谈其他,就说毛主席所在的毛家,就有过不止一个的英雄烈士,而其中活的最久的一个人叫做毛远耀,你知道他和毛主席的关系是什么吗?而他晚年待遇又是如何呢?
●—追随毛主席干革命—●
毛远耀出生于1912年10月,他的伯父叫做毛宇居,曾是毛主席的私塾老师,即便毛宇居教导毛主席的时日不长,但依然对这个学生记忆深刻。
他表示润之这孩子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有过人的聪慧,还有非同一般的眼界,将来他一定能干出一番大出息的事。
作为毛主席的堂侄,毛远耀常常听到大人们夸赞这位年纪不大的堂叔,他对着这位韶山老人嘴里的出息人物感到十分的好奇。
于是他便经常向毛宇居打听,毛主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面带笑容、知书达理的挺拔形象慢慢浮现在脑海里。
更可贵的是,毛宇居老先生对他提的最多的是,有慈悲心肠并且心怀大家,听多了之后,毛远耀不禁对这位堂叔展开了深深地向往。
而由于毛主席在外干革命,拯救国家逐渐有了些许名声之后,家乡也开始四处传播他的事迹,似乎是为了证明毛宇居老先生的话,毛远耀所听到的很多事情都是符合他心中的堂叔形象的。
百闻不如一见,1925年,意气风发的毛主席正值当年,回到了家乡,一时间,许多崇拜毛主席的人和好奇的人都蜂拥而至,其中就包括他的堂侄毛远耀。
两人见面之后,便开始熟络了起来,而毛主席的此次回来也不仅仅只是看望家乡,他向乡亲父老们表示:中国正值内忧外患当中,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个破烂的世道了。
随着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发言,毛远耀内心的革命火花似乎就此被点燃,很快他就毅然加入了革命的部队,也表现出了对堂叔的追随。
很多乡亲们都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他们在韶山展开了农民运动,一场小规模的革命风波在主席的老家展开。
年仅14岁的毛远耀成为了革命的一份子,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他的思想和行动却一点不落后,他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工作当中,诸如农民运动等等。
而他始终把他的堂叔作为自己的榜样,不愿意因为自己而辱没了堂叔的高大形象。
1927年,毛主席再一次回到家乡,他一边看着自己熟悉的土地和亲人,一方面又仔细检查着之前所寄予厚望的农民运动。
当他发现这里的工作展开的如火如荼时,不禁喜笑颜开,而当他得知能有如此成绩离不开的一大功臣,是自己的堂侄毛远耀后,对这个小毛孩提出了屡屡称赞。
●—晚年待遇很不同—●
由于战乱四起、革命不停,毛主席不能长时间地待在自己的家乡中,但离开之际依然对自己的这个堂侄念念不忘。
他安排人通知毛远耀来到天津的一家印刷厂,希望他从事宣传工作,而这样的工作与抗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做好了可以说比一场大规模战役胜利还要有奇效。
但随着革命的展开,很多工作的地下分子都逃不掉被抓捕的命运,毛远耀作为其中之一也终日惶惶,虽然他不惧牺牲,但他担心被捕后就无法再继续为党和革命工作了。
于是他在1936年,携带妻子回到家乡教书,进行了战略性转移。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毛远耀远赴武汉,没过多久,他又带着他的弟弟和两个堂叔一起奔赴延安。
毛家的男丁几乎全部投身到了革命当中,而在延安见到毛主席的毛远耀显得很开心,但却已经不像孩童时一般喜形于色了。
叔侄两人紧握对方的手,而毛主席也对他再一次提出了赞扬,他表示:你在韶山、上海的工作我都看到了,做的很好,你愿不愿意为了党继续进修呢?
毛远耀毫不犹豫说出愿意二字!
1938年3月,从抗大毕业出来的毛远耀已经学会了一身本事,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常常要作为毛主席的助手为其记录重要报告。
1945年,毛远耀主动请缨,希望自己也能上前线,毛主席看他满腔热血便答应了他,而他也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带着胜利的果实回馈了主席。
此后,叔侄二人便开始聚少离多,由于革命的持久性,两人必须得将大部分精力全部用于对军队、新中国的组织建设当中。
虽然如此,但两人的关系却丝毫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而冷淡,相反,之后每隔数年的几次见面,两人都有着说不完的话。
而毛远耀对主席说的最多的,就是家乡里的人都还惦念着主席您呢,期望着主席能够有时间常回家看看,而这番话也让主席哽咽非常。
后来,毛远耀先后担任过军队领导、办公厅主任,最后在武汉的一所学校里担任书记,直至退休。
2006年,95岁高龄的毛远耀在众人的搀扶下回到韶山,看望主席故居。
而这位长相和主席有人惊人相似度的老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打听才得知原来他是主席的侄子,但他十分低调,并没有因此要求特殊照顾。
而面对主席故居,毛远耀也不禁伤感了起来,他感叹:不是主席,我这辈子也许都在这个山沟里出不来。
2013年,101岁的毛远耀逝世,在他的葬礼上无数人追悼他,而毛家满门忠烈的精神更是从韶山一直在中国大地上传播着。
信源:
1.甘建华. 执政衡阳的3年又8个月 毛远耀的愧与无愧[J]. 国家人文历史, 2019, 0(14): 106-111.
2.毛远耀儿女.百岁老人毛远耀[M].北京:北京佰岁健康科技中心,2012.11
3.红网:2019-09-16《衡阳风华·70年70人丨毛远耀:新中国成立后衡阳首任市委书记的衡阳情》
4.中国共产党新闻:2013年07月05日《毛泽东的堂侄毛远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