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2015年,国务院前副总理万里因病去世,享年99岁,他操劳一生,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改革当中。
他的功绩非常,在他的追悼会上前来吊唁的人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人送上花圈,并且还郑重地鞠了三躬,以表示对他的哀悼。
在这些前来祭奠他的人当中,有一个人不仅送上花圈,还无比庄重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如此行径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北京市的副市长张百发,而他的举动更是让万里同志的家属吃惊又感动无比,万里的儿子感怀颇多:原来大家没有忘记父亲。
究竟万里与张百发之间有何渊源,足以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这样的行为?
●—万里征程为祖国—●
万里生于山东省的一个贫困家庭,在17岁那年考入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20岁之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要为祖国的兴亡做出贡献。
大学毕业后的他回到故乡,在东平县担任书记的同时秘密宣传抗日救国行动,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武装自卫队,其目的就是为了壮大我党的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他领导自卫队抗击日军,创立了运西抗日根据地,到了后期,以运西为中心的周围18个县城没有一个日寇,这里也被誉为边区小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万里作为冀鲁豫区的第二、七地委书记,联合军民一起发动反抗,抵抗住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地区的进攻。
可以说,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万里为山东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的他的功绩远不止于此,在他的带领下,这里的民生、经济都得到了稳定的增长。
万里之名打响后,中央便决定积极调动人才,将他划到北京担任副市长,并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他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而他也不负众望,与周总理一同兴建了北京十大著名建筑,诸如人民大会堂、民族饭店、北京火车站等等重要场所。
最关键的是,这些一直流传至今的地点他们只历时了10个月就全部竣工完成了,而他也不负万里之名,连毛主席都对他大为称赞。
然而,为祖国征程万里的万里同志在祖国动荡时期也难保自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一直到1976年邓小平出山。
已经59岁的他被中央任用为铁道部部长,这一次的他在即将步入花甲之年时,开始了全新的挑战,在铁路工作了两年时间后,他又到安徽担任了省委书记。
在他的身上充分发挥了我党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革命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来到安徽后的万里第一时间就是想办法解决当地的温饱问题。
1978年,著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安徽凤县展开的,在当时,这个法案的出现几乎可以说冒着极大的风险,而作为省委书记的万里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私底下偷偷支持他们。
最终这里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地,而万里也成为了万众所归的领导,胆大心细、为民着想几乎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道路开始之后,他就调动全部的精力去解放祖国的生产力,同时大抓法治建设,1980年,64岁的万里成功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
此后一直到1993年,76岁的万里多次向中央提出要下放自己、走出政坛,以身作则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规定。
正是因为万里同志为国为民操劳了一生,才在很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辉形象,最终在他的追悼会上有这么多人纪念他。
那张百发与他又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与万里的特殊感情—●
在北京担任城市管理规划的时候,万里所遇到的阻难远不是今天我们所能想象的,那时候的我们所能掌管的材料并不多,很多都需要从国外调来。
但外国人怎么会愿意轻易地将这些资源送来呢?他们不仅不愿意交易材料,还对我们冷嘲热讽,这让万里一度感到十分的气愤。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带人一起做出个名堂出来,没有材料就自己造,那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大会堂的修建,为了早日完成这个重要任务,他找到了当时北京的施工队队长张百发。
两人面对祖国的重担和外国人的嘲讽都显得干劲十足,万里在这方面的经验要优于张百发,很多时候张百发遇到难题都会来咨询他。
张百发率领200人的大部队日夜兼程,在工地里吃喝睡,最终这场浩大的工程赶在工期之前总算完成了。
而人民大会堂的完成其意义十分巨大且复杂,它不仅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连接了万里和张百发之间的师徒情分。
此后两人的关系越发密切,由于张百发自幼家贫,念过的书不多,所以常常在阅览工程文件时十分吃力,得知此事后的万里十分放在心上。
他吩咐人将张百发的工程文件取来,将其中的生僻字和复杂的汉字换成通俗易懂的字句,末了还告诉张百发闲暇时刻要多看看书、识字有文化。
此后,张百发便谨记万里老先生的教诲,时常去读读书来提升自己,随着积累的文化越来越多,他在处理文件时也越发地得心应手,做出的成绩也越来越多。
张百发凭借手中优秀的成绩进入到了建筑公司,并且还担任了副总经理的职位,此后进入政坛并被调到了武汉。
没过多久,张百发因为征集卓越,再一次被调回北京,这一次的他和曾经的万里一样,担任的是北京市副市长的重要职位。
在张百发心里,万里一直都像一个老师一样教导他,而他的品质更是言传身教,给予了张百发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在追悼会上,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哀念,张百发情不自禁磕下三个响头,这是对恩师的缅怀,更是感恩,令人敬佩又感动。
信源:
北京日报 2015-07-20 《媒体:谁在万里灵前下跪行大礼?》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年07月22日 《万里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子女后代敬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高清组图)》
央视网2019-07-05《北京市原副市长张百发逝世,曾被称为“平民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