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荆州到成都的距离,大概有两千里,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也可以说荆州和西川接壤,这是因为当时的荆州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九州”之一,连越南北部都归荆州管辖。
关羽败亡的地方叫临沮,临沮就在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那地方曾经是马超的防区,刘备进占成都后,“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
把三国地名和现在的地名一一对照很麻烦,咱们化繁为简,来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吕蒙白衣渡江是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关羽殒命临沮是十二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即使蜀道难于上青天,传递情报的“夜不收”也能跑好几个来回,为什么刘备是在关羽败亡后,才从逃兵口中得知消息?
我们看《三国演义》,可能会认为是吕蒙势如破竹,关羽一败涂地,战役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我们把《三国志》相关记载,和时间线清晰的《资治通鉴》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关羽是且战且走,徐晃也没有穷追不舍,如果不是荆州叛徒太多,吕蒙那点儿化装成商人的轻步兵根本就不够关羽打的——东吴军擅长水战,化装偷袭变成轻步兵,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带。
曹操担心徐晃贪功冒进把关羽打得太惨,也怕曹仁乘胜追击,还专门派了一个“监军”看着他们——那个“监军”名叫赵俨,当时的职务是“议郎参军事”,也就是曹操心腹高参:曹操当司空的时候,赵俨是司空掾属主簿,曹操当丞相,赵俨水涨船高变成了丞相主簿,赤壁之战前,赵俨为“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徐晃击败关羽后,曹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是否继续追击,赵俨一锤定音:“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当时曹操已经进位魏王)必以此为深虑。”
赵俨的话,就是曹操的话,这一点曹仁和徐晃还是很清楚的,曹操怕自己的大秘压不住曹仁和徐晃,又派专人紧急传达王命,禁止曹仁和徐晃追击。
曹仁和徐晃不再追击,关羽的撤退应该说是比较从容的:“关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关羽多次跟吕蒙联络,其使者还能到将士家眷那里传递消息,这段时间可是不短,在这段时间里,荆州不少将士已经在吕蒙的军事压力下开始向益州奔逃:“汉中王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于逊。”
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关羽退守麦城,假意答应孙权的招降后,关羽于十二月开始突围,并在临沮章乡被潘璋部将马忠擒斩。
这样算起来,关羽从战败到败亡,至少过去了两个月时间,说刘备和诸葛亮在成都一点消息都没有,估计连常凯申都不会相信:刘备乃当世枭雄,诸葛亮也是顶级军事家,岂能不知道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即使关羽不主动求救,刚被孙权封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娄侯的陆逊“屯夷陵,守峡口”,诸葛亮和刘备还不知道咋回事吗?
整整两个月时间,即使东吴沿途设卡,也不可能封锁消息——荆州到益州,不止夷陵一条路可走,败逃的荆州将士熟悉地形,穿越封锁线根本就不困难。
关羽兵败势危,刘备要是得到消息,百分之百会派兵救援,甚至可能亲自带兵杀回荆州,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刘备入川后,并不是没有再和关羽见面,起码建安二十年,刘备就曾带兵回荆州要跟孙权大战一场:“建安二十年,孙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刘备与关羽“义虽君臣恩若兄弟”,再加上关羽管着刘备的一半地盘,于公于私,刘备都不可能坐视荆州丢失、关羽败亡,所谓的“刘备借刀杀关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刘备就是再绝情、再糊涂,也不可能为了除掉关羽而搭上荆州。
对刘备来说,荆州丢不得,关羽死不得,对诸葛亮来说,荆州更加重要,因为荆州是他兴复汉室的重要根据地和战略出发点,关羽是他早已认可的荆州军统帅,他在《隆中对》里说得很清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三顾茅庐时刘备是左将军领豫州牧,所以诸葛亮称其为将军,因为还没有正式加盟,所以不能称刘备为“主公”,而诸葛亮心目中的“上将”,指的自然就是关羽——我们不要被演义小说误导,在刘备集团,二号人物其实是关羽而非诸葛亮,关羽是三国公认的刘备麾下第一大将,也是汉中王驾前唯一的假节钺将军。
关羽败亡前,诸葛亮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开会的时候,还要坐在糜竺下首。刘备虽然十分尊重和信任诸葛亮,但一开始给诸葛亮的官职并不高,而且一直没有封侯:拜相必封侯是汉朝惯例,刘备打破了这个惯例,不但没有封丞相诸葛亮为侯,而且没让他开府治事——诸葛亮封侯开府,是刘禅继位后的事情了。
刘备不封诸葛亮为侯,也不让他开府治事,可能是要把人情留给刘禅来做,要不然刘禅继位后,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封诸葛亮了。
不管诸葛亮的地位高低,他在刘备面前说话都很好使,而且诸葛亮跟刘备一样,都不愿意丢失荆州,更不愿意失去关羽。
除了刘备和诸葛亮,还有一人更不会对关羽的危难坐视不理,那个人就是已经受封假节右将军的张飞:“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如果刘备、诸葛亮、张飞得知关羽战败的消息,肯定会不顾一切星夜驰援,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关羽从战败到败亡,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西川方面毫无动静,是谁把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
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当时除了夷陵要道被陆逊封锁,荆州败逃将士,还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到上庸三郡去找刘封孟达,其二就是关羽走的临沮小路。
这样一想,我们就不能不怀疑有人对刘备、诸葛亮、张飞封锁了消息,但是封锁消息的是不是马超或刘封,他们为什么要封锁消息阻止益州军驰援荆州,这两个问题,都很难解答,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对此事又会作何评价?在您看来,刘备等人是根本没得到消息,还是得到消息后一直犹豫观望?
用户80xxx92
胡说八道,交州知道吗,东汉马援是去荆州旅游了吧?毫无意义的抄编,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