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她吗:她和爱人创造了“夫妻树”故事,多名学生成院士

伊河史话 2024-07-16 04:42:41

【声明:黄光军投稿,伊河生活整理】

她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蜚声中外,她和爱人创造了“夫妻树”的故事,她的多位学生已是院士,可她的名字知

道的人却并不多。

1戈壁滩偶遇丈夫

岁月的烟尘消散后,总能留下些的影子。王茹芝痴心国防科研的事迹,一直在人们的记忆里闪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系列片《祖国不会忘记》,公开了尘封几十年的我国首次核试验情况。这时,我们才知道我国女化爆专家王茹芝“夫妻树”的故事。

新疆某基地生活区的东侧,有一条蜿蜒几公里长的榆树沟。路旁的一棵古榆树,被这里的人们称作“夫妻树”。

时任原工程兵某所副所长王茹芝接到组织的通知,调她到西北某所一室任主任,到罗布泊参加我国首次核试验,并负责一个项目的科学试验研究。

但是,当时的保密工作极其严格,军人奉命执行该项任务,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子女,就连爱人也不能说。临出发时,她编了个理由对丈夫张相麟说:“我到外地出趟差。”

许多天过去了,一天清晨,王茹芝在这棵老榆树下等开往场区的交通车时,突然看到一名男军人扛着一个器材箱走了过来……

原来,她的爱人张相麟高级工程师,也接到了本系统调他到西北大漠执行试验任务的命令,试验场区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听到专家委员会一些同志在谈论这个故事后,十分感动,于是给这棵老榆树起了个名字,叫做“夫妻树”。

2惊天巨响铸忠诚

王茹芝是浙江省武义县人,1915年10月出生于上江村的一个农耕之家。

1941年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大学毕业后,王茹芝曾先后担任过工厂化验员、飞机厂检验员、教员等职。

1952年起,王茹芝先后任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1959年,她奉命参加了由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上将任组长的某重大专项的试验研究工作,承担其中一个重要支课题的试验研究。

戈壁荒漠,荒无人烟,偏僻孤寂,在整天伴随震耳欲聋的爆炸试验声中,她带领项目组一干就是3年。

3年里,她所领导的项目组,先后进行了数千次的爆炸试验和测试,得出的数据比美国防空司令部1972年公布的类似数据早了12年,并且参数分工更合理,数据更精确,后来这项成果获得国家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茫茫的戈壁滩,春天风沙弥漫,夏秋骄阳似火,冬季朔风刺骨,环境异常艰苦。

王茹芝在试验区一鼓作气苦战了半年多。开始时,她喝了盐碱味的苦河水会不停地拉肚子,在“蒸笼”般的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身体一天天消瘦。

然而,这不是算困难,她带领大家顶盛夏烈日,斗戈壁沙石,战盐碱水土,帐篷被狂风吹倒刮跑,固定后依然在里面工作和生活,认真做着试验的各项准备。

实弹炸爆前夕,她每天都要和项目组的同志们测试演习,跑步练习回收仪器。炎夏的戈壁滩,穿着胶鞋还烫脚,戴上防毒面具,穿上防化衣,闷热憋气,汗水成串顺着裤腿往下掉。

她所带领的项目组承担测量爆炸当量的任务。她精心组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出色地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戈壁滩上空第一次升起蘑菇烟云后,王茹芝和战友第一时间冲向测试点,争分夺秒回收

仪器。指挥部立即组织演算,通过红色电波,向守在电话机旁的周总理及时汇报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

1965年5月30日,周总理等领导人宴请核爆炸试验科技功臣,王茹芝和董寿莘、乔登江、吕敏等专家在北京参加了接见。

没想到的是,周总理见到被称为“戈壁滩上花木兰”的我国著名化爆专家王茹芝时,主动并向她握手道贺,因她是在场的唯一女专家,总理亲切称呼她为“代表!代表”。

开创我军某项军事科研伟业

建所后一段时间里,研究所还没有军政主官,主持工作的副所长王茹芝夜以继日,做方案,搞论证。无论在核试验场上,还是在化爆试验现场,哪里有艰险,王茹芝就在哪里带头苦战攻关。

一次爆炸之后,需要测量弹坑的参数,在坑坑洼洼的弹坑里,还有很多放射性物质。

没想到她这个研究所的副所长竟然带头冲了上去,她和战友们一起抢着回收测量仪器,检查试验数据,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

然而,试验是有巨大危险的,一次化爆试验之后,部队构筑的试验工事因爆炸遭到强烈震动,工事洞口变形严重,拱顶角裂了缝,四周不断掉下碎石。

但是,王茹芝不顾险情带头钻进去,仔细地观察了工事结构破坏的程度。在场的科研人员感动地说:“王副所长是我们的老带头。”“苦战攻关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上,洒满了王茹芝的汗水,凝结着她的智慧和心血。”

1979年至1985年,王茹芝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参加国家某重点课题的研究,她组织参加了试验方案的制定后,和项目组的同志一起,奔波于崇山峻岭和崎岖山路的试验场地上。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某领域多项试验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委一等奖,她主持的某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她的组织领导下,到1995年底,这个研究所完成了我国某研究领域数百项重大国防科研试验,获奖成果已达192项,获国家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国家特殊津贴奖励的人数达60多人。

1978年,王茹芝光荣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2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3朴素的家国情怀

王茹芝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她外出执行任务时,总是穿一套褪了色的军装,背着军用挂包,乘火车从不让买软卧票,住招待所常常住通铺大房间,甚至和农妇、小孩同住一室。

1975年夏秋期间,所里组织人员去参加核效应试验。然而,此时的王茹芝腹内已长了一个鸡蛋大的硬块,虽然她

感觉不舒服,但仍然照常工作,坚持上试验场。白天,她在测点上指导测试;晚上,她在灯光下研读资料。

有一次,她发现由于电磁波的干扰,测试仪器记录不准,直接影响了测试效果。为了攻克这道难关,王茹芝带领科研人员,到电磁波防护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单位搞技术交流。一连半个月,她亲手整理技术资料,从早到晚拚命工作,不让别人代劳。

同她住在一起的黄高工见她洗脚时不能弯腰,知道她的病情加重了,心疼地说:“王副所长,赶紧到医院看看吧,您不要再咬牙坚持了。”

这时,王茹芝腹内那个硬块比拳头还要大,但王副所长爽朗地笑着说:“不要紧。我们的项目上不去,搞不出成果,咱们国家就要被动挨打。在目前的情况下,参试人员都有誓不罢休的劲头,这时候我能撤下火线吗?”就这样,她顽强地忍着病痛参加项目试验。

1985年,七十岁的王茹芝同志退休。她本可以回京安度晚年,但她留恋山沟科研城,依然在研究所工作。她每天戴着草帽,穿着解放鞋,和研究人员一起做试验,继续带着她的几位研究生。

1995年,由于长期的积劳成疾,老人倒下了,这时她才让家人回北京。

然而,在老人临终之际,单位6位领导和专家赶到301医院,这时,王茹芝十分信赖的徒弟大声告诉弥留中的王茹芝:王总,研究所已接到新的试验任务时,同志们马上就要上场了,哪知道王茹芝听到这句话后,竟然挣扎着要起床,她伸出手,这时,她的儿子张孝坦给大家解释:我妈想和大家一起上场……

老人的举动,让现场的亲人和医护人员泪如雨下。

老人逝去快30年了,她的学生中已产生了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可她直到去世还只是个专业技术四级研究员。

王茹芝和“夫妻树”的故事已被篆刻在西北某地一条深深的沟内,也被军队和地方制作成影视教育资料,她的史

迹展出在陈列馆内,激励着后人不断成就国之大者。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王茹芝这样的专家,她的身上凝聚着一代科技专家的家国情怀,她活成了咱们中国人的丰碑!

【声明:素材来源于作者投稿。严禁抄袭搬运,一经发现,追究到底。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0 阅读:8

伊河史话

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