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会走上何种仕途之路?又会住上怎样的宅子呢?
今天,咱一块儿去陕西清朝状元王杰的故居——韩城状元府瞧瞧,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那既波澜壮阔又清正廉洁的一辈子。
在清朝存在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出现了 114 个状元,然而在整个西北地区,只有陕西韩城的王杰考中了状元。
王杰的状元获取过程颇具戏剧性,在殿试时,他起初被预定为第三名,然而却被乾隆皇帝看中,直接点为状元。
此后,他在乾隆和嘉庆这两个朝代都备受器重,最后做到了内阁首辅,变成了清王朝权力核心的关键人物。
王杰来自普通人家,他家祖辈一直都是种地的,他父亲王廷钊在浙江石门县当主簿。王杰打小就特别聪明,才4岁的时候,就能认出匾额上的大个儿字。
王家特别看重教育,就算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也想尽办法让包括王杰在内的八个孩子去浙江读书,还请了好老师来认真教导他们。
王杰在18岁那年回到陕西韩城,并考中了秀才,19岁的时候成了家,23岁时和他的兄长一同去到陕西武功县,拜官学大师孙景烈当老师,在关中书院专心学习了5年。
然而,人生之路哪能一直顺风顺水呢。在王杰 30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他只得停止上学,出去找活儿干。
王杰凭着过人的学识以及出色的书法,接连被两江总督尹继善与江苏巡抚陈宏谋请去做幕僚。在理学大家陈宏谋身旁时,王杰白天忙于处理公务,到了晚上就投身于学问之中。
这段难得的经历,不但使他拥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且在为人处事、当官的方法、学术探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不得不说,孙景烈、尹继善、陈宏谋是王杰早期人生历程中的关键助力者,而对他整个人生影响最大的,那就是乾隆皇帝。
1760年,王杰中了举人,第二年他到京城参加会试,取得了第十名的成绩,在殿试中他表现出色,被乾隆皇帝亲自选定为状元。
王杰之所以能获得这一殊荣,是有多种原因的:
其一,他文笔出众,看法深邃,而其幕僚经历更为他积攒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让他的策论不但具备理论层面的高度,而且还与实际情况紧密贴合。
二是他的毛笔字水平很高,书法特别厉害,在看重书法的科举考试里表现出色。
三是那时陕西一直都没出过状元,乾隆有意给陕西选个状元,以此来鼓舞西北的学子们。
王杰高中状元这事,引起了一些争论。山东的读书人心里不服气,就出了个上联“泰岱钟灵,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来为难他。王杰可没怕,马上就对出了下联“黄河九曲,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很巧妙地把陕西的历史文化跟自己的学问融合到一起了,对得很工整,气势特别大,让大家都特别佩服。从37岁考中状元,到60岁当上兵部尚书,王杰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本事,慢慢得到了乾隆的信任和欣赏。乾隆还亲自写了“赞元锡嘏”的牌匾,给他祝寿,这足以表明对他的看重。
1786 年,62 岁的王杰步入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关键节点,他得以进入清王朝的权力中枢,出任军机大臣与尚书房总师傅,并且当上了嘉庆帝的老师。
那时候,权臣和珅在朝廷中权势极大,贪污腐败的现象很严重,而且老是排挤跟自己意见不合的人。然而王杰为人正直,坚决不跟和珅狼狈为奸,屡次在朝堂上和和珅讲道理争论,所以也屡次被和珅设计陷害。
和珅跟乾隆说王杰在老家盖了豪宅,乾隆就派人去查,结果发现王杰家里特别穷酸,连件好点儿的家具都找不着。
乾隆很是感慨,当下就赏赐银子给他,让他用来修整房屋。
后来啊,和珅想要去讨好王杰。有一回,他拽着王杰的手,说他这手长得漂亮。
王杰巧妙地做出了回应:
“手再好,也不能用来要钱。”
一句话使得和珅尴尬至极,颜面扫地,同时也体现出了王杰的清正廉洁和刚正不阿。
王杰之所以不怕和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乃乾隆亲自选定的状元,和乾隆皇帝关系匪浅,深得皇帝信任,且有皇帝做其后盾。
再者,王杰来自平民百姓之家,对民间的艰难困苦十分了解,他心境平稳,对名利地位毫无兴趣,更没有政治上的野心。而且,他当官公正廉洁,说话小心仔细,做人低调谦逊,以至于和珅没办法抓住他的把柄来陷害他。
1799 年,乾隆皇帝去世了,在王杰的助力下,嘉庆帝很快就对和珅进行调查并加以处置。和珅被查抄家产时,他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极为庞大,让人瞠目结舌,其财富差不多是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呢,所以民间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样的传言。
这一事件把王杰的胆识以及出色的政治才能完完全全地体现了出来,他在重要时刻所保持的坚定态度,对稳住朝局发挥了极其关键的效用。
嘉庆七年,78 岁的王杰觉着自己岁数大了,干啥都没劲儿了,就申请辞官回老家。嘉庆帝特别敬重他,不但封他做太子太傅,还准许他拿着俸禄离开。
离开京城之际,嘉庆帝特地把乾隆皇帝往昔喜爱用的鸠杖赐予他,并且亲自创作律诗给他送行,充分彰显出君臣间的浓厚情谊。回到韩城的王杰,开始了安享晚年的日子。
在王杰八十岁寿辰之际,嘉庆帝又作诗、题匾,给他和他的夫人贺寿,还让陕西巡抚把礼物送去。王杰很是感动,马上进京谢恩,可没过几天,他竟在北京猝然离世。嘉庆帝伤心不已,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还亲自写了三篇祭文,以此来显示对这位老臣的尊敬与怀念。
王杰这辈子不光在官场上干得挺出色,教育子孙那也是相当严格。他老是跟子孙讲,得走正路,绝对不能走邪路,也不许张狂显摆。他还当众放话,要是有人推举他儿子当官,他肯定会弹劾那个人。
王杰当官好几十年,清正廉洁,告老还乡的时候,家里连多余的钱财都没有,日子过得就跟普通穷书生一样朴素。在乾隆后期那贪污腐败到处都是的官场里面,王杰一直坚定地守着自己的准则,维持着廉洁的品德,不贪图钱财,不贪恋权力,也不为自己谋取私利。
“立身廊庙凭直道,归返韩城两袖风”
他的这辈子可谓是后来为官之人的榜样,他那清正廉洁的品德以及出众的政治才干,应当被后人一直钦佩并加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