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夫妻蜗居山洞58年不愿搬,靠嫁接果树养大4个娃,孙子成博士

观文娘子 2023-10-25 14:23:26

2020年,四川南充的一处山洞前出现了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她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头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老头走了,孩子们把我接到城里去住,但最想的还是这个山洞......”

说着这话的正是老人李素英,她和丈夫梁自付在这个深山里的山洞一住就是近60年,哪怕村里掏钱批地,他们都不愿搬走,这样的经历被报道后在网上掀起了一片热议。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对夫妻竟然还在山洞里养大了4个孩子,孙子更是考上了博士。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这对四川夫妻是如何在一个简陋的山洞中居住了58年的?他们又是为何不愿搬走呢?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大雨说起。

艰辛的“穴居”生活

“完了,全完了......”

1962年,李素英看着倒塌的草棚,无助的痛哭起来,一边的梁自付也是满面愁容。

这是两人婚后的第三年,他们正憧憬着生儿育女,日子越过越红火,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冲毁了一切。

两人在风雨中站了很久很久,最终只能接受现实,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接下来要住在哪里。

夫妻俩原本就没有什么积蓄,仅有的家当也大多随着草房的倒塌而损毁,眼下想要再凑钱盖房显然是做不到的。

而婆家也是条件艰苦,即便想让夫妻俩暂住,都挤不出地方,李素英的娘家距离太远就更是帮不上忙。

思来想去,梁自付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地方,那便是几年前在山上意外发现的一个洞穴,那也是他年轻时的“秘密基地”。

听完丈夫的讲述,李素英心里有些抗拒,但眼下也没有更多选择,两人只好收拾了家当,上山来到了山洞前。

也许是因为提前做了心理准备,李素英竟觉得眼前的洞穴并没有那么可怕,虽然非常简陋,但空间很大,而且附近地势也很平坦,生活起来还算方便。

于是,夫妻两人便在此处住了下来,此时的他们只有一个想法:早日攒够钱盖房离开。

在梁自付的计划里,顶多两三年便能带着妻子回归正常生活,他哪里能够想到,这一住就是近60年呢?

虽说做好了准备,但很快这样的穴居生活便给了夫妻俩接二连三的打击,两人甚至有着生命危险。

“到了夜里,山里什么野兽都有,要不是发现的早,我俩估计早没命了。”

山洞的存在无疑是吸引着各种动物的,更何况这里面有着两个活生生的人,于是野狼、狐狸、野猪都曾盯上夫妻俩。

幸好人类对此早有经验,梁自付每晚都在洞口点上火堆,这些野兽也就被吓退了。

可即便如此,李素英每到夜里还是又惊又怕,这样的恐惧持续了无数个夜晚。如果说恐惧会随着时间被淡化,那山洞恶劣的环境影响便是一日比一日严重。

四川的山林水汽充足,这样天然的洞穴更是阴冷潮湿,衣物被褥都散发着霉味,如果再遇上雨天,洞穴还会到处渗水,夫妻俩住在这样的地方,腿脚都落下了病根。

看着妻子经常按揉着酸痛的腿脚,梁自付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着过往的经历,自己什么苦都吃了,难道要败在一个洞穴手里吗?

梁自付不愿意服输,他下定决心要像过去每一次克服困难那样,将山洞好好改造一番!

山洞大改造计划

“过去我们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茅草屋里,我那时候就特别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是梁自付内心深处藏着的一个小梦想,出身贫苦的他少时所见,便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维持温饱已经是最大的追求,哪能奢求太多呢?

因此,梁自付没有诉说过自己的想法,随着一日日长大,他需要背负更多的农活和责任,在现实面前,曾经的梦想是那么的遥远。

但梁自付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而是依然喜欢探索着世界,在一次上山开荒时,他意外的发现了一处山洞,这里便成为了他的“秘密基地”。

那时候的梁自付经常跑到这里独自待上很久,他思考着、幻想着,没有文化的他不懂得太多,却懵懂的享受着自由的快乐。

1959年,梁自付和李素英结为了夫妻,在父母的帮助下盖起了属于他和妻子的两间茅草屋,逐渐遗忘了这处山洞。

如今阴差阳错,夫妻俩竟然一起来到了山洞生活,那么当年的设想为什么不能成真呢?

梁自付仔细思考了几天,开启了自己的改造计划。

首先便是潮湿问题,既然下雨天会渗水,那便将缝隙补上,洞穴口太低,那便拉来石头垫高,这样雨水无法再流进洞穴。

为了让洞穴更加宜居,梁自付还特意买来水泥,配上泥土、石头,原本凹凸不平的地面变得平整起来。

做完这一切,梁自付和妻子又找来了大量的木柴,在洞穴里连续燃了几个月的篝火,原本潮湿的洞穴变得干燥起来。

看着妻子脸上的笑容,梁自付疲惫的身体再次充满了干劲,他开始对洞穴进行“精装修”。

这个200平左右的山洞被他仔细划分为各个区域,随后便摆放上打磨好的石桌、灶台等家具。

李素英当然也没闲着,丈夫忙活着家具,她便贡献着精巧的手艺,一个个手编的笼屉箱子帘子出现在山洞,一个温馨的小家在俩人的努力下慢慢成型。

这下村里的人都忍不住议论起来,明明只是一个暂住的山洞,干嘛要耗费这么多精力呢?

可对于梁自付和李素英来说,即便山洞简陋,但生活却依然要认真对待,而且随着俩人的付出,这个山洞已经变得无比特殊。

春去冬来,夫妻俩发现积攒的钱财已经差不多够了,但他们却有些舍不得这里了。

正当俩人犹豫之时,李素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样一来花销自然剧增,于是两人便没再提搬走的事情。

随后的几年,四个孩子陆续降临,梁自付和李素英反复衡量了几次,最终下了决定:从此山洞就是家,再也不搬走了。

而这一住,就是58年,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在这个山洞陆续上演......

自得其乐,不愿搬离

在梁自付和李素英的故事被报道后,网友们就有一个问题十分好奇,那便是两人如何谋生。

其实在提升了居住体验后,梁自付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很快大山也给了他答案。

山林之中潜藏着无数危险,但也有着许多资源,不同种类的野果、掉入陷阱的野兽,都会成为梁自付一家桌上的美食,也能售卖增加一些收入。

但这并不是夫妻俩的主要来源,更稳定的还是两人种植的田地和小果园。

图源网络

梁自付夫妻最初开辟的便是山洞前那块平坦的土地,在他们的管理下,这块田地每年种出的小麦谷子等作物足够一家人食用,而且能卖出不少钱。

同时,夫妻俩还因地制宜,买回了适合种植的树苗,在山里打造了自己的小果园,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果实,柑橘、柿子、桃子等等都收成不错。

“地里的玉米差不多能有2000斤,柑橘这些果子也能有个上千斤......”

梁自付说着地里的收成,沧桑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但对于他和妻子来说,最骄傲的成果还是家里的孩子。

在村里人的想法里,梁家的四个孩子在山洞里长大,应该吃了不少苦,也很难有大出息,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在梁家孩子的记忆中,在山洞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足,但却有着许多的乐趣。

父亲带回的猎物会成为桌上的美食、山里采摘的果子甜蜜又多汁,山林的四季更是有着各样的美景,这些美好的记忆多年后提起,已经年过半百的四个孩子依然是怀念的。

更难得是,虽然梁自付和李素兰文化程度不高,又居住在远离村子的洞穴里,但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却并没有忽视。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梁家的四个孩子都成长得很优秀,长子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位地质勘察工程师。

二女儿则是考上了教师,在老家教书育人,在这片熟悉的山林里平静的生活,其他两个孩子也都拥有了不错的工作,一位孙辈更是考上了博士,轰动了十里八村。

这对生活在山洞里的四川夫妻也成了附近的知名人物,不少人找上门采访,梁自付和李素兰的故事就这样越传越广。

但这些名气对夫妻俩来说却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依然住在这个洞穴中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2018年,已经年过七旬的夫妻俩依然坚持住在洞穴里,哪怕是儿女多次劝说,也不肯搬走。

“村里的干部也怕出事,还提出给地皮,给补贴,让老人家搬出来,可他们还是不愿意。”

面对倔强的父母,几个孩子也无可奈何,在他们的心里,其实也明白山洞对于老人的意义。

每天清晨,山间的小路上就会出现梁自付的身影,哪怕已经步路蹒跚,他还是习惯忙前忙后。

等到了晚上,夫妻俩也会悠闲的在附近散散步,头顶是一起看了50多年的夜空。

可惜再长的故事也要结局,2020年,梁自付离开了人世,这对相互扶持了一生的夫妻就此分离。

在丈夫离去后,这个住了58年的山洞似乎到处都是曾经的记忆,李素兰也不再坚持独自居住在此,搬到了儿女的家中。

可在她的心里,唯一的家还是山林中的那个洞穴,每一年她都忍不住回去呆上一段时间,似乎这样便能看到曾经那些年的时光......

结语

这对夫妻的故事在网上引起过很多讨论,一些人羡慕着这种远离喧嚣的生活,一些人则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无法理解。

其实不管是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会引来不同的看法,我们来到人世间,本身就只是一个体验者,那为何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相处呢?

在这里也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吧!

0 阅读:166
观文娘子

观文娘子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