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的一家工作室再次迎来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马云。
“冷老师,我是真心喜欢这幅画,我愿意出9000万把它买下来,好好收藏。”
但坐在工作室的中年男子却依然无动于衷,再次拒绝了马云的高价求购。
这幅被马云如此喜欢的画作正是出自著名画家冷军之手的《小唐》,此次开价也再次刷新了冷军画作的历史拍卖价格,不过最终没能谈拢。
不过即便有着马云求购这一噱头,相比之下,冷军最出名的作品还是《肖像之相——小姜》。
此画作于2019年拍出了7015万的高价,引起了画界的震动,同时也让冷军吸引了大量粉丝与黑粉。
更有趣的是,这幅《小姜》的背后还有着一个插曲,在冷军创作的一年里,原本的模特居然半路跑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冷军的肖像画又为何会如此值钱呢
那还要从他的超写实油画之路说起......
1963年,冷军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普通人家的孩子能接受教育已经很好,对于特长爱好的则大多没有能力培养。
因此,即便冷军从小就显露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但由于家里的情况,他也没有得到专业的教导,只是自己摸索着临摹学习。
就这样一直到了80年代,那个时候高考制度刚刚恢复,冷军的父母自然也希望他能考上大学,不过此时的少年依然是一心热爱着绘画。
在头一次高考落榜后,冷军的父母也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于是复读期间,冷军终于可以到当地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冷军成功考入了武汉师范学院分院的体育艺术系。也是在这段时间的学习里,冷军逐渐发现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
比起其他人追求当时更流行的画风,冷军则更喜欢细腻逼真的风格,这种现实风格最初在国内并不是很吃香,还有不少人认为其缺乏艺术性。
此后的多年时间里,冷军一边继续学习,一边摸索着自己追求的方向,最终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踏上了超写实油画之路。
其实最初的冷军并不是以人物画出名,他第一次打响名声的作品是《马灯的故事》,从这之后,他的各种物品油画作品开始多次获奖,这里面就有后来身价翻了数百倍的《世界风景》系列。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世界风景之三》,这幅被人们戏称为“画垃圾”的作品讽刺的便是韩国汉城大厦因偷工减料倒塌酿成的惨剧。
这幅作品上堆积着钢筋水泥,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的轮廓,看似散乱的玩具正是象征着那些惨死的生命,被水泥掩盖的山川也暗示着冷军对现代工业的批评。
这正是这个时期冷军创作的特征,1999年,冷军的作品《五角星》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上获得了金奖,这个与众不同的作品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这幅画中的五角星与常见的光鲜亮丽不同,它看上去锈迹斑斑,仿佛被烈火焚烧过一般,不少人认为这是对五角星的亵渎。
但冷军则并不在意,在他的心中,这颗五角星正像是那些历经磨难的英雄,正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不管口碑如何两极化,冷军的名气已经彻底打响,他一幅幅极具冲击力,带着批判意味的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因此被看作国内超现实绘画的领军人物。
但面对这样的赞誉,冷军却并不满足,此时的他发现了回归本真的乐趣,在一次观赏过《蒙娜丽莎》后,他突然有了人物肖像创作的灵感。
于是2004年,《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这幅作品出现了,这便是冷军得到“人肉照相机”称呼的开始。
这幅画作上的女子就像是真人站在了画作上,哪怕是放大来看,皮肤上的绒毛、瑕疵都清晰可见,一头乌黑的秀发根根分明,身上的毛衣也仿佛有着触手可及的温暖。
这样一幅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去触碰确认的画作震惊了各界,众人对油画的认知再次被拓展,这幅画也在2021年以8050万的天价拍出,作为一个在世画家,这样的成绩是极其少见的,这也足见冷军的影响力。
不过这还是后话,此时的冷军还没有迎来自己创作的巅峰,不久后他再接再厉,创作出了《肖像之相》系列的第一幅作品《小罗》。
这幅作品后来在2010年被拍出了3136万元的高价,也让冷军得以被大众得知。
更浪漫的是,这幅作品还给冷军带来了一段缘分,模特小罗和冷军因画生情,结为了夫妻。
在这之后不久,冷军也遇见了下一个模特小唐,也就是被马云开出高价的画作《小唐》的主人公。
这天,冷军和妻子罗敏一起外出,在一家餐馆里就餐时,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吸引了冷军的注意力。
眼前这个女子面容只能说是清秀,由于忙碌工作的原因,脸上更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和迷茫,但冷军却敏锐的看出了她身上奇特矛盾的气质,灵感不断涌现出来。
这位已然成名的大画家主动上前介绍自己,希望对方能够当自己的模特,这让女子小唐很是紧张。
这位只有19岁的女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也更不懂得艺术绘画这些知识,青涩的她甚至觉得自己遇到了骗子,连连表示拒绝。
还好罗敏更有经验,她耐心的介绍了丈夫的身份,并且展示了此前自己的肖像,小唐这才打消了怀疑,可对于当模特这件事,她还是拒绝了。
对于冷军这样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来说,肯定有着无数人抢着要当他的模特,但偏偏他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选择。
虽然小唐在其他人眼中就是一个平凡的服务员,但冷军却认准了创作的目标。
最终,在持续两年的考虑和商讨中,小唐终于来到冷军的工作室,在经过7个多月的时间后,《小唐》问世,也再次掀起了人们的热议和争抢。
恐怕连小唐本人也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张画像会成为无数人追捧的艺术品,连马云这样的人物都开出千万的价格收购。
不过这幅作品对冷军来说也是不同的,画面中的小唐有着一种独特的矛盾美。
看似青涩纯真的女孩却又有着现实的忧伤,粗糙的牛仔外套遮盖着洁白的上衣,这一个个细节仿佛是对普通人打拼的影射,也让人感受着一种喧嚣中的宁静。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幅作品冷军并没有售卖,他将这幅作品留在了画馆免费展览,希望人们可以从中找到片刻的放松。
如果说《小唐》的天价并未成真,那么《小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幅价格是实打实卖出了7015万的天价。
2011年,肖像之像的第三幅画作《小姜》开始了创作。
比起前两幅画作来说,冷军对这幅画更是花费了不一般的心血,他力图将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描绘到极致,这幅画足足耗费了他一年的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模特小姜出了问题。
在绘画的过程中,模特是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尤其是对于冷军这样要求细节的人来说,一天下来可能也只是在画作上添上了几根发丝。
看着这样的进度,每天摆着同样姿势的小姜受不了了,对于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说,未知的成名和眼下的利益相比,还是眼下更加切实。
于是在冷军画到一半的时候,模特小姜就这么跑了,这可真是给冷军出了个难题。
看着画到一半的作品,他怎么也不舍得放弃,思来想去,冷军决定进行一次新的尝试。
冷军按照小姜的身材比例订做了一个假模型,随后将服装套在模型上继续创作。
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一个假模特怎么能画出逼真的人形呢?而这也正是证明了冷军强大的记忆能力和深厚的功底,他对细节的把控实在让人叹服。
当人们第一眼看到《小姜》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一幅画作,它看上去逼真的就像是一张高清的照片,可那种扑面而来的生命力又是照片也无法呈现的。
如果将这幅画放大来看,甚至可以看到小姜皮肤之下的血管,脸庞的绒毛,眼皮附近的纹路都处理的无比逼真。
就连小姜身上的毛衣质感也画到了极致,不少人看着上面起球的毛线,不由得想要伸手去抚平。
“你站在她面前,仿佛就像两人面对面,甚至能感受到她的呼吸。”这是观看者不由得发出的感叹,也是冷军想要呈现的效果。
这幅画作之成功是无需多说的,就连冷军自己也将其视作代表作品,一开始是准备放在自己的美术馆做镇馆之宝的。
不过因为冷军美术馆最后没有建成,所以在2019年,《小姜》也进入了拍卖市场,随后引来多名收藏家的竞拍,最后以7015万的价格成交。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幅作品的高价,冷军得以靠着当年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1913万的成绩在《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上排名第六,刷新了自己的历史最高名次。
靠着这样的肖像画,冷军推动了我国写实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也成功在国际油画界替中国超写实油画站稳了脚跟。
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冷军画作的走红并非是偶然的,这是时代、艺术发展的缩影。
但依然时常有人质疑,冷军这样的画作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想要逼真,那么干脆拍照不就行了?
不同的评价都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的质疑对冷军来说也并非不可接受,不过在他看来,自己的作品并非是为了写实而存在。
在观赏者看来,最终呈现的画作是逼真的人像,但这其实却不是自然的造物,而是冷军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造”出的作品,那逼真的细节和痕迹,都带着他灵魂的一部分。
冷军作品之所以能价值千金,除了其中高超的画技,打动人的便是画作留给观看者的感受和想要传达的思想。
每一种画作的风格都有着受众,但究其根本,人们都是从中获取了某种自己认同的美和价值。
既然如此,冷军的超现实主义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