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懂事”了!取悦型人格,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简宁心理 2024-12-29 21:24:56

你好,我是简宁。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假性亲密关系》这本书。

在书中的第三部分“来自父母的爱与伤”这部分内容中,作者用他自身的经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为我们揭开了“取悦型人格”的神秘面纱,也让我们看到了“懂事”背后隐藏的伤痛。

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01你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讨好别人?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扮演这样的角色:

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生怕让别人不高兴;

害怕冲突,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维持表面的和谐;

不敢拒绝别人,即使自己已经很累、很为难;

内心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愤怒,却总是压抑着,不敢表达出来;

……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那么你很可能正在陷入“取悦型人格”的困境中。

作者在书中提到,取悦别人虽然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取悦行为都是“取悦型人格”。

真正的区别在于,取悦型人格的人会在取悦别人的同时,变得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懂得拒绝,内心充满抱怨和愤怒,逐渐对人际关系失去兴趣。

那么,取悦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者在咨询工作中发现,有两种情况最为普遍:

(1)成长于高冲突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取悦型人格。他们就像是天生的“家庭治疗师”,会主动去调解父母之间的矛盾,维护家庭的和谐。

(2)拥有挑剔和难取悦的父母,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取悦型人格。因为他们从小就缺乏认可,所以会习惯性地去讨好别人,渴望从外界获得赞美和肯定。

02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家庭治疗师”

为什么孩子会主动去维护家庭关系呢?

作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人类的繁衍策略,决定了父母需要对子女进行大量的投入,而子女也会尽最大努力确保父母持续地抚养自己。

所以,孩子对父母可能分离的风险,有着非常强烈的敏感性和干涉本能。 这种本能被写进了我们的基因,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天生的“家庭治疗师”。

那么,孩子是如何扮演“治疗师”角色的呢?

当父母发生冲突时,孩子往往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为了缓解父母的矛盾,孩子可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比如:

通过逃学、打架等行为问题,转移父母的注意力;

出现身体或精神上的病症,让父母暂时停止争吵;

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为父母赢得赞赏;

……

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成为了孩子们最常选择的策略。因为满足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庭冲突。

然而,这种取悦行为的背后,是孩子巨大的牺牲。

当孩子顺从父母的期待去做事时,他们是被恐惧和焦虑驱动的,而不是爱和兴趣。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样做,父母的关系就会恶化,而这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丧失对自己喜好和感受的把握,也会强化父母通过批评和指责子女来发泄焦虑、处理矛盾的习惯。

03“挑剔”不是爱,而是父母的“情绪投射”

与高冲突的父母关系紧密相连的,是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挑剔”和“苛求”。

很多家庭习惯用批判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一定成效,但也容易被一些“问题父母”滥用。

他们对孩子的批评,究竟是出于客观评估,还是源于自身的攻击性和愤怒情绪的投射? 这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

在书中,作者提到: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类有七情六欲,自然也有因为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和攻击性。

这些情绪原本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却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于是就会通过“投射”这种防御机制,把这些负面情绪转移到外界的客体上。

当父母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或者总是挑剔孩子时,往往是因为他们内心有自己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愤怒。

他们对自己也很挑剔,而这种自我挑剔可能源于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或者夫妻关系中的矛盾。

只是,挑剔孩子比挑剔自己,更容易做到,也更能减少痛苦。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

(1)有很强的取悦倾向

因为他们感受不到自我价值,需要通过不断取悦他人来获得认可。

(2)内心充满愤怒和攻击性

但这些负面情绪与他们的取悦行为相悖,所以他们会努力压抑和回避,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我仇恨、焦虑、抑郁等。

04 有时懂事”是被迫成长,也是一种“自我牺牲”

“懂事”和“听话”,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理念。

可是,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懂事”呢?

顺从、安静、专注于学习;

了解并主动实现父母的预期;

自动安抚和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生活和物质上没有过分的要求;

在父母发生冲突时,主动回避或安抚;

……

“懂事”就像一个黑洞,很多家长要求孩子懂事,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于是,孩子们就会不断地去揣摩大人的心思,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大人的满意。

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会利用“懂事”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来强迫孩子顺从,掩盖自己在教育上的疏漏和不负责任。

很多人一生都在努力维持自己“懂事”的形象,并以此为傲。

可是成年后,他们却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顺从,对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感到茫然,在事业和婚恋等人生大事上,也倾向于背离自己的感受,去满足父母的期待,最终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毫不夸张地说,“懂事”的期待,是被许多父母误用和滥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05 作者的亲身经历:那个不敢提要求的男孩

为了更好地理解“懂事”背后的伤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他被送去了全托式幼儿园。每个周五下午,他都会站在幼儿园门口,焦急地等待父母来接他回家。可是,当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后,他却始终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只能一个人站在冷清的门口,伤心地哭泣。

还有一次,因为听写汉字表现不好,引发了父母的争吵。父亲一怒之下撕了他的课本,母亲则质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懂事,不给大人添麻烦。

由于父母经常出差,他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也因此得到了父母“自理能力很强”的赞美。他以此为傲,感觉自己找到了让父母满意的“懂事”方式,即使经常需要一个人在家过周末,晚上不敢关灯睡觉。

多年后,当他和咨询师谈起这些经历时,依然会感到伤心和颤抖。因为这些经历不是偶然,而是在他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多次出现。

他渴望父母的亲近和赞美,却不知道该如何获得。每当看到父母因为自己而争吵时,他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错,需要掩盖自己的难过,让他们开心,或许这样才能被他们喜爱。

有一次,他和母亲去买文具盒,看到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买了一个昂贵的金属文具盒。他羡慕又渴望,却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平静地告诉母亲,自己想要那个最便宜的塑料文具盒。

这件事情后来被母亲当作“懂事”的典型,讲给了很多人听。可是,每当听到别人的赞美,他内心的感受都很复杂。

咨询师问他:“你觉得他们忽视了你的需要,那你尝试过向他们提出你的要求吗?”

这个问题让他沉默了很久,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就习惯了不提要求、不表达需要,甚至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向父母提要求是什么时候了。

他执迷于自己“懂事”的形象,忘记了自己可以去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

当他想到要向父母提要求时,内心充满了惶恐。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一直渴望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每当父母遇到困难时,他都会尽量迎合和取悦。而当他自己有任何愿望和需要时,都必须非常谨慎,甚至尽可能避免提出。

在父母面前,他感到自己的地位是如此卑微,以至于提出自己的要求,都是一件羞耻的、会给家庭关系带来不良影响的事情。

06如何走出“取悦型人格”的困境,摆脱“懂事”的束缚?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或许你会觉得有些沉重,但我相信,你渐渐地也会有勇气去看看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看看他是否还在哭泣,是否还在渴望被爱。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如果你也曾在“懂事”的牢笼里挣扎,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也是值得被看见的。

改变取悦型人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尝试:

(1)回顾和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

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清晰地意识到哪些感受和想法是发自内心的,哪些是在家庭互动中被强加和投射的。

(2)重新和自己的感受建立联结

这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内心积累了太多的伤痛和愤怒。你可以向你信任的好友倾诉,也可以选择一位专业的咨询师来帮助你。

(3)寻找那些能够包容你的人,尝试向他们展现你的缺点

这个人可以是亲近的朋友,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当你向信赖的人展示了你的缺点,却没有被指责,而是得到包容时,你更容易真实地做自己。

写在最后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曾在“取悦”和“懂事”的泥潭中挣扎,请不要害怕,也不要自责。你没有错,你只是需要更多的爱和理解。

从今天起,试着把目光从别人身上收回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学会拒绝,学会表达,学会爱自己。

你要相信,你值得被爱,不是因为你“懂事”,也不是因为你“优秀”,而是因为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

0 阅读:0
简宁心理

简宁心理

用心理学解读人性,写暖心文字疗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