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户外“驴友”发现了一处水塘,青山翠竹、湖光水色恍若九寨沟

建安视觉 2020-08-20 18:10:2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于宋代建村,云台山在村庄四面环绕,风景瑰丽,有1000余年历史。该村分为“前石塘村”和“后石塘村”,前石塘在南,后石塘在北。早在16年前,南京市区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发现了这处恍若世外桃源的村落,石塘竹海、石塘人家逐渐受到户外爱好者的热捧。石塘村也被众多驴友誉为南京“最后一块宝地”、“小九寨沟”。石塘村属于江宁区第一批打造的美丽村旅游的示范区,主要以自然风光和农家乐等项目吸引游客。

石塘竹海,位于前石塘村,该村有南京“小九寨沟”之称,有连片翠竹3万亩,以及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马头墙式的徽派建筑。这里有丰富的山水资源,青山叠翠,湖库相伴,景色怡人。

石塘人家,位于后石塘村,该 村以“木格门窗、朱漆黑瓦”式江南民居进行了改造,村中亭台阁楼、小桥流水,被列为江宁区五个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之一。

说到“塘”字,许多朋友会联想到池塘、荷塘,或者是澡塘,也有的朋友会想到大学者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据《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修订重排本)塘,táng。①堤岸,堤防:河塘,海塘。②水池(池塘):荷塘,苇塘。塘,某些地区在室内挖小坑用来生火:火塘。

“塘”除了与水有关,还与古代的军事情报有极大关联,如:塘报、塘兵等。我国明、清时一般都在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所设的关卡称为“塘”,这是专为驻防及传递军情而设,通常是十里设一塘。与以前所设的铺合并,同时增设塘兵。塘报,我国古代有关军事信息的情报。塘报的前身是汉代的边报,明代以后,边报才普遍的被称为塘报,即经塘兵探访和下级官员们整理后上报的军事情报。塘兵,明、清时期半军半民的一个兵种,不是正规部队士兵,塘兵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地方治安,传递官方文报。据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九载,战争中应向各方派出塘兵,逐一连接,其间隔以眼能望见为准;军队行动,塘兵亦跟着行动。若发现情况,就一塘一塘地用旗号烟火迅速传报主将得知。

0 阅读:16
建安视觉

建安视觉

热爱生活,独立摄影:关注民生,记录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