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盖洛普公司5月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成年人自我认同为LGBTQ群体的比例达到9.3%,较2023年的7.6%实现显著跃升,创下自2012年追踪该数据以来的历史峰值。这项覆盖全美50州1.4万名成年人的调查发现,Z世代(19-28岁)中23.1%自认为性少数群体,成为推动整体比例逼近10%临界点的核心动力。盖洛普资深编辑杰夫·琼斯坦言:“原预测达成10%需20年,如今可能缩短至两三年。”
数据显示,美国性少数群体规模12年间扩张近三倍,从2012年的3.5%持续攀升,2020年后呈现加速态势。此次1.7个百分点的年度增幅为2021年以来最大波动,约900名受访者的自我披露数据经人口结构加权后,误差率控制在±4%。代际差异构成显著断层——千禧世代(29-44岁)LGBTQ占比14.2%,Gen X(45-60岁)仅5.1%,婴儿潮一代(61-79岁)和80岁以上群体分别降至3%与1.8%。琼斯强调:“随着Z世代持续进入成年阶段,该比例将持续走高。”
性别与性取向交叉分析揭示深层社会图景:31%的Z世代女性自认LGBTQ,较同龄男性(12%)高出近两倍,其中59%选择双性恋标签,而该比例在婴儿潮一代中骤降至11%。全体性少数群体中56.3%认同为双性恋,成为增长主力,女性占比尤其突出。政治光谱映射价值观分化,民主党支持者LGBTQ比例达14%,远超共和党的3%。尽管跨性别者整体占比维持在1.3%,但Z世代以4.1%的比例成为最具包容性群体,较其他世代高出4至40倍。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对LGBTQ群体的立场也反映了这种政治上的极化。特朗普本人以及许多共和党成员,尤其是保守派,持续发表反对LGBTQ权益的言论,并推动政策回退。他们提出,LGBTQ权益的扩展与现代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冲突,认为性别与性取向的流动性挑战了“家庭观念”与“宗教自由”的核心价值。在特朗普的领导下,共和党政府推动了一系列旨在限制跨性别者权利的政策,包括在学校和军队中的禁令,以及针对跨性别女性参与体育比赛的限制。
然而,这种保守主义的反击似乎并没有遏制LGBTQ群体认同的增长。反而,年轻人群体的性别与性取向认同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正在迅速塑造美国社会的未来面貌。尤其是Z世代,这一代人不仅在数字时代成长,拥有更多接触多元文化与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更加自由地表达自我认同。通过社交平台,LGBTQ个体不仅能找到认同,也能与世界各地的同类建立连接,这种全球化的互动大大推动了性少数群体的认同度与接受度。
“年轻世代对性别认知的流动性接受度呈现革命性变化。”琼斯指出,双性恋标签的普及与Z世代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社交媒体与多元化教育塑造了更开放的自我认同机制。这项研究不仅量化了美国社会价值观的迭代速度,也为理解代际鸿沟、政治极化提供了关键数据切口。随着2024年首批Z世代迈入28岁,每10名美国成年人中至少有1名LGBTQ成员的里程碑已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