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中学教育,探索教育本质,愿与您一同解决教育难题,欢迎多多关注、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只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力。那怎么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主动学习呢?——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孩子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于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厌倦。
其实,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喜欢问这问那问东问西,有时候还会让父母很头疼,说为什么孩子对每件事都那么好奇,十万个为什么?但是为何孩子的年龄越大,却越发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了?就是兴趣越发地少了。
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上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只是有时候这种意识并不能及时的出现,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积极的引导,激发孩子的这种意识。在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时,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
之前班上有个学生,都已经高一了可是写作能力还是很差,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整体成绩。在写作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把词语用进文章里去,明明肚子里有满腹的话要说,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时间长了,他的语文成绩是不断的下降,对语文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看到他那可怜的分数都要头疼不少。
后来有一次,英语老师气冲冲地来找我,说这孩子上课看武侠小说,不听课。在批评这个学生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既然喜欢看小说,那能不能把这种能力代入到孩子的写作当中呢? 当时我就和他商量,每周阅读课的时候,他可以用来看武侠小说,但是必须看完之后写一个不少于400字的故事梗概。没想到凭借这一个方法,没看几本小说,这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迅速得到了提高。
因此这就告诉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也要因势利导。学生写不出来东西,但是对武侠小说感兴趣,那就把他们混合起来。只要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就等于有了学习的精神动力,孩子就会把学习变成是自觉的行动。在积极的学习中,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学习的效率也会显著的提高,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那么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营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学习习惯是长期养成的,自主学习习惯也需要通过一次次的练习逐渐的养成。有些父母习惯于把孩子交给学校,平时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结果孩子始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孩子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也不宜过分督促孩子,尤其是不要唠叨指责、数落,甚至是训斥孩子,否则孩子无法处于平和宽容宁静的学习氛围中,也很难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培养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要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对孩子提出的一个个为什么?要热心的解答和鼓励,千万不要嫌烦。更不要对他们的问题采取批评、禁止的行为。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越是被禁止的事,越是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越有意思,越是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切切不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见解,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孩子多教学习伙伴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和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鼓励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使孩子获得直接的体验,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将学习与孩子的兴趣联想嫁接,学生总是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这样那样的好奇。作为父母和老师巧妙的利用孩子这些兴趣和好奇,引导孩子进一步去求知探索。那么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孩子可能会努力的学习,探索一些相关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极大的调动起来。另外父母还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而不要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使之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