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消息称,依据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自今年6月1日起,中国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货物今后可以通过海参崴口岸南下运输到浙江地区,不再征收关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a03f54c530d793f400e4bf533bb1715.jpg)
这一份内容非常简单的公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从北方给吉林、黑龙江两省通开了一个出海口,两省可以更加便捷的参与国内贸易物流。另一方面,这是我国东北地区,自从海参崴割让给俄罗斯之后,首次重新拥有一个面向北太平洋的出海口,让大家有了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一时间令人欢欣鼓舞。网友纷纷发文庆祝,其中更多的人用了“海参崴回家了”“海参崴回来了”“消除百年国耻”等令人激动的话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cdd24371c5d91a394b53dc2b7e1f1dd.jpg)
说起海参崴,中国人都非常了解他的历史。历史上海参崴曾经隶属于中国清朝政府。1860年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和库页岛。自此之后,海参崴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而他的名字也改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2376b4a51172279372cea1098f2a772.jpg)
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但作为中国人,我们依然习惯叫他“海参崴”,因为这个名字是母亲给予她的。不过,我们更应该认清现实,那就是他现在仍然是俄罗斯的一个市,他的名字还叫“符拉迪沃斯托克”,而且中俄两国勘界工作早就完成,双方对现有边境线没有异议。
对于这次的借道出海,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负责人在15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降低我国东北地区大宗货物南运物流成本,从2007年起,我国按国际中转业务,同意该地区货物运至毗邻国家港口中转再运抵我国南方港口入境。国际中转是一项国际通行的海关业务,中方已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
这就是告诉大家,吉林和黑龙江省货物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出海参与国内贸易,是一些国际通行的做法,无需过度解读。
众所周知,目前俄乌战争正在激战,俄罗斯正是最最艰难的时候,而中俄关系也正是最友好的阶段,并且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符合中俄双方的利益。因而,在这个时候,中国不可能就边境问题向俄罗斯提出诉求。而中国海关所发通告中的称呼也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也就是说,这里仍然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仍然属于俄罗斯,如果没有大的变故,“海参崴”是回不来的。希望大家保持清醒头脑,不要一路跟风炒作“海参崴回家”“勿忘历史”“百年耻辱”,谨防被一些势力利用,借机挑拨中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