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前言提起太监,大多数人总会联想到他们尖声细语的样子,以及贪婪嘴脸,使人非常厌恶。
在历史上,大多数有头有脸的太监都是遗臭万年,比如魏忠贤、赵高、王振等,提起他们的名字就会让人牙痒痒。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声名狼藉,历史上还有许多好的太监。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太监,死后被百官扶棺下葬,名垂青史,至今都有人祭拜,那么他究竟是谁?
有名的太监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每个朝代都有太监的存在,属于封建王朝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产物。在某些时候太监能对历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些时候,他们的权力甚至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在诸多朝代中,唯有明朝的太监比较出名,不管是王振、魏忠贤还是刘瑾,他们都是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使人们一提起太监,都会联想到奸诈、心理变态等词汇。
虽然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有个著名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但依旧无法让人们对明朝的太监产生好的印象。
信息源:《明史·卷三百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国学网。
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小太监在宫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上升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这个地位算得上是明朝太监地位的巅峰。
他就是陈矩,在陈矩之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太监用事实向他证明,只要拥有的权力够大,就能肆无忌惮的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最后一步步的把握朝政。
但是陈矩没有这样,他的一生都在尽心尽力的辅佐君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团结朝中大臣,处理任何事务都秉公无私。
在万历年间著名的“妖书案”中,陈矩极力维持朝中平稳的局势,还以正直的态度阻止官员之间的相互指责,最终使这个案件平稳结束,没有使太多的人受其牵连。
陈矩的一生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生都在为大明江山努力奔波着,虽然他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正直的人品却流芳百世。
陈矩生前,不少人都用“佛”来称呼他。死后更是被明神宗赐谕祭九坛,提名“清忠”,下葬的时候还让文武百官为陈矩扶棺下葬,待遇非常的高。
那么,陈矩究竟是如何从平常小太监,一跃成为维持整个朝堂平稳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陈矩的一生陈矩1539年出生于北直隶安肃县,出自农村的他自幼家穷,于是在9岁的时候干脆净身入宫当太监,以此来维持生计。
陈矩进宫的时候虽然年小,但思维机敏、做事伶俐,因为表现突出被当时的“宦官之王”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收入门下,成为了小随从。
到来陈矩11岁那年,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大明,秉笔太监高忠亲身披挂上阵,还顺带将陈矩也带去见见世面,这次战役明朝取得胜利,回到京城后皇帝连同陈矩也一同嘉奖。
信息源:《明史·卷三百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国学网 。
再后来,会读书写字的陈矩在明朝特殊的政治体系下,开始接触皇帝所派发的国家事务。陈矩之所以广受好评,就是因为他没有任何当官的架子,一切以百姓的利益为主。
陈矩为人处事非常规矩,不管是对官员还是百姓,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协助,使他在官场和民间声誉极佳。
万历26年,陈矩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掌管整个东厂的事务,说起东厂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作为明朝权力最大的“特务机构”,只要提起东厂就能令人为之颤抖,但凡被东厂抓获,就得掉一身皮才能出来。
不过自从陈矩掌管东厂后,每当有大臣被关押在东厂内,陈矩就会秉公办事,从来不会屈打成招,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在他掌管东厂的时间里,保全了不少受冤枉的人。
某次,驸马爷杨元春和公主闹矛盾,一气之下杨元春离开京城,也没有向皇帝告知去向,万历皇帝得知后勃然大怒,立马派遣锦衣卫将杨元春捉拿回来,准备严惩杨元春。
陈矩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劝说万历皇帝,认为这是公主和驸马之间的家事,万历皇帝作为九五至尊,不应该为此大发肝火,如果将来传出去,势必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万历皇帝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命人放了杨元春,让他们夫妻俩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陈矩的劝阻,恐怕迎接杨元春的就是腥风血雨。
后来,有人暗中向万历皇帝告密,说郑贵妃和一些大臣结盟,准备换掉现在的太子,万历帝听闻勃然大怒,命令陈矩去彻查此事。
陈矩经过简单的调查,就发现里面破绽百出,背后的人就是希望用这件事情来除掉一批忠臣。有了思路后,陈矩将背后诬陷人的那位大臣抓捕归案,被诬陷的那些大臣全部安全放出。这些人对陈矩极为感激,但陈矩却表示自己在遵循祖宗法度,圣贤道理。
陈矩一生淡泊名利,就算自己位高权重,掌握着整个明朝的特务机构,但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也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而给亲朋好友谋个一官半职。
如果有人找他买官,陈矩也是劝说他们只有凭借真本事做事才能考取功名,如果官职能被买卖,还有谁会愿意为国效力。
并且陈矩在权力最大的时候,也没有借机铲除异己,更没有陷害忠良,这一点获得了文武百官和皇帝的信任。
而他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解决了著名的“妖书案”。
妖书案公元1603年,明朝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妖书案”,如果不是陈矩从中调和,必然会在明朝的朝堂上引起腥风血雨。
这个案件包含了谋反、后宫和大臣勾结等问题,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当万历帝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就命人彻查到底。
毫不夸张的说,陈矩如果真的按照万历帝的意思彻查,必然会牵连到许多无辜官员,还好他是一个正直、公正的人,才没有让这个案件事态扩大。
信息源:杨向艳. 议狱缓死:万历朝续妖书案之皦生光狱始末.《cnki》,2015。
他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处理案件,没有造成血流成河的局面,在陈矩调查的过程中,一些大臣试图用金钱等方式巴结陈矩,让他顺势铲除异己,但不管是谁来提这个要求,都被陈矩果断拒绝。
陈矩以法度为根本的做饭,很快就让这个事件稳定下来。
陈矩的一生还做过许多正直的事情,比如明朝一直难以解决的“矿税”问题,万历皇帝就曾多次冲动的杖毙多位大臣。
最后还是陈矩及时进行劝诫和建议,才让万历帝停止屠杀,最后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1607年,陈矩在皇宫内去世,对于他的离开,万历皇帝亲自谕祭九坛表达自己的哀悼,甚至有不少官员都自发的前去祭拜他。
陈矩以一个太监的身份,能够让皇帝亲自处理他的后事,甚至文武百官都亲自为他扶棺,不得不说,陈矩真心当得起历史上名声最好太监这个称号。
结语而如今的我们面对陈矩这样的贤臣时,往往也会觉得讶异。因为明朝中后期,从嘉靖开始,的确是太混乱昏庸,整个国家再走下坡路。上面烂的同时,下面的基层官员也跟着摆烂。然而陈矩这样的人是在是太少,许多大臣都不能如此,更何况一个太监。
即使是他去世之后,官员们和各方百姓也念着他的恩德,自发为他抬棺,送了他最后一程,算是感谢了他这些年的各种照拂。这样身居高位又仁德的宦官,在历史的长河里也算是难得,因此也只有他得到了“第一贤宦”的称号,为人所敬仰和怀念。
曾鹏
王承恩,陪着崇祯一起死,比北京城那些王公大臣有骨气,忠心耿耿,方正化率领武太监力战闯军而死,
吴平 回复 11-28 08:56
还有在崇祯死后四处奔走,并上书顺治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的曹化淳
迷茫的人生
我还以为郑和
王搏壮
太监名声好,意味着对皇帝不忠。
用户10xxx90
刘瑾给后人的印象是权倾朝野,武功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