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同学纠结自己是读研还是不读研,那你要看自己所读的专业属于哪一类。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就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上,所以:
1.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这方面的从业人员中研究生比例达到10.6%,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2.教育行业紧随其后,研究生的占比为7.5%,表明在教育领域,拥有更高学历的教师更受青睐,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研究生的学历背景往往被视为教学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
3.金融业研究生的占比为7.2%,显示出在金融行业的核心岗位,如投资、风险管理等,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受到高度重视。
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研究生的占比也达到6.4%,这反映了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5.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的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就业方向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等行业,这些领域对研究生的需求较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以上专业的同学进入大学后就可以有目的地准备考研或是保研了。
由于考研一般从大三开始,你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准备。但是保研却要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因此哪些学生根本不适合保研,我也在这篇文章予以阐述。其实保研它和考研,准备的方式不同,是两种不同的路子。但是有些人真的没必要准备保研,因为你是在浪费时间。
1.第1点是最核心的,就是你们学校保研绩点的比例占的小,其他加分项太多,反而你还没有获得其其他加分项的实力。那样带来的风险你很难承担。比如今年,我就接一个保研被刷的学生进行下一年考研的咨询,他前期已经接到了学校多次的保研材料递交,保研填表等等,但是就在临门一脚被下面一个比他分数低,但是下了一篇SCI的同学成功干掉。既耽误了他今年的保研,也耽误了他今年的考研。其实这个学生的实力很强,他竟然能给同寝室准备考研数学的学生补课,如果说他提前准备了考研,今年考上个985很轻松。
2.你们学校虽然有保研,但是保内比较多,也就是保本校本专业,而你的水平呢又很强,你这个专业呢竞争热度也没那么高。那走这么保守的一步,我觉得还不划算。比如我之前有一个哈理工荣城分校的学员,他就在纠结保不保研,因为他们的学校很大概率还是保本校或者是很层次很低的学校。结果我就建议他要准备考研,因为我觉得他有这个实力,他最后呢也按照我指导的步骤,一次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3.你明知道你们学校保研内幕比较多,比较黑,而你还是一个不善于应对这些人际的人,你很容易投入了三年时间打水漂,那你还不如把精力用在考研上。
4你挂过科,哪怕挂的科目不是主课,因为绝大多数的学校挂了科,不管你后期多努力,也很难保上研。这些年我只指导过一个挂过科,最后保研上岸的就是东南大学的一个学生。
那当以上问题解决完,就会剩余一个思考就是,那我硕士读完了,有没有必要读博?博士又有哪些分类?读完博的好处有哪些?考博和考硕,区别在哪里?四六级没过能不能读博?博士一定不好毕业吗?今天给你全解释明白,便于想要申博的同学请你保存好慢慢看。
其实,普通人考上博士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意味着你在学历上达到咱们国家的最高层次,考上公务员有处级待遇,很多城市的公务员考核无需笔试,只需面试,进大学当老师有经费几十万,甚至还会有学校给的安家费呀,给你家属提供工作等等。有更多领域的就业选择权,还能享受各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及几十万住房补贴,老师资源接触的圈层和博士同学人脉会对思维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影响。
那博士真的很难毕业吗?它确实是比硕士难毕业,但也要看你读的是学博还是专博,专博毕业还灵活些。所谓专博就相当于你当年读硕士时候的专硕,学博就是学硕,一个偏理论,一个偏应用。但是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有专博的,一般局限于工科类、管理类和教育类一些专业。
而且申请博士和硕士不同,考硕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但是申请博士,你可以申请多个学校,只要考试时间不冲突即可。那我为什么总是用申请两个字呢?就是因为绝大多数高校的博士都是通过申请加考核选拔的,也就是你得先提交资料报给学校,学校审核完,同意让你进入接下来的笔试和复试,你才能进一步考试。这里的笔试既包括公共课笔试,也包括专业课笔试。那四六级没过能不能申博呢?这是很多同学曾在中午直播间里问过我的问题。其实有一部分学校不会限制你四六级没过不能报考,但是呢,你六级过了以后,,如果还没过有效期,那可以免考目标院校的英语考试的。所以,如果你有申博的打算,一定要提前1-2年开始准备。这里面会包含很多内容,像我有一个学生找你啊,硕士就是我指导的。读的是南京理工的机械。由于我们准备的充分,后来申博到了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