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生病,同学群里积极捐款,看到捐款金额后,我却主动退了群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2-12 02:51:46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没想到毕业这么久了,一个微信群又把我们这些老同学聚在一起。

如今大家四散在天南海北,想再聚聚,真的很难,但是只要情谊在就行。

比如老班长生病,同学群里积极捐款,要帮老班长独孤过难关。

然而在看到捐款金额后,我却主动退了群。

01

那是个平常的周末下午,我正在沙发上刷着手机,突然收到了一个微信好友申请。

头像上那张模糊的照片让我觉得有些眼熟,备注写着“高中同学老李”。

“你好,我是李建国,咱们高中同班同学。我建了个班级群,已经找到三十多个老同学了,你要不要加进来?”这条验证消息让我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夏天。

90年代的高中时光,恍如昨日。点击同意的那一刻,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们班四十个学生,家庭条件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记得开学那天,几个做生意的家长开着车送孩子来报到,而有的同学则是坐了大半天班车,背着补过几次的书包,踏着一双沾满泥土的球鞋来到学校。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这是当年的小美女吗?”“哎呀,老王你这发际线都快退到后脑勺了。”

“谁还记得咱们高一军训时候的糗事不?”早已发黄的老照片不断被翻出来,配上一串串大笑的表情。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明凯,那个从县里考上来的“学霸”。他爸爸是个装修工,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务农。尽管家境不好,但他从不向人诉苦,永远都是笑呵呵的样子。

群里的氛围渐渐变了味道,有人开始晒起了豪车豪宅。“刚提的新款保时捷,大家给点赞”“新开的工厂,规模五千平”“前天刚从马尔代夫度假回来,风景不错”。

而李明凯只是偶尔在群里发个“赞”字,或者简单应和两句。直到有人问起他的近况,他才说自己在老家的山区中学当了老师。

“这么优秀的学生,怎么跑去当老师了?”有人不解地问。李明凯回复说:“想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能读上书。”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眼眶有些发热。

高一开学不久,班主任说要选班干部。赵志远当选班长,他爸是做生意的,李明凯被推选为副班长,负责协助班级工作。

但很快,大家发现赵志远根本不管事。班费收缴、值日安排、班级活动,甚至连每周五的卫生大扫除,他都是打个哈哈就跑了。

倒是李明凯,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把班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扛在肩上。

有一次下暴雨,我忘带伞了。眼看着放学铃声响起,外面雨点砸得地面全是水花。正发愁时,李明凯走过来,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伞塞给我。

“你不是住校吗?这么大雨,你怎么回宿舍?”我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我这伞破破烂烂的,你先用。”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等会儿雨小点再回去。”

望着他消瘦的背影,我才注意到他校服的袖口已经磨得发白,裤脚也略显短了。

那天晚上,我跟爸妈说起这事,妈妈叹了口气:“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第二学期开学,班主任宣布重新选举班干部。这次,李明凯以全票当选班长。

赵志远倒也不尴尬,乐呵呵地说:“早就该让明凯当班长了,我这人太懒。”

当上班长后的李明凯更加忙碌了。他把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成绩好的同学结对帮助基础差的;

他发现小组里有两个同学家里困难,就偷偷从自己的生活费里匀出一部分,悄悄买来参考书;运动会上,他不顾自己感冒发烧,坚持为班里跑完四百米接力……

那时的我们都觉得,有这样的班长,是我们班最大的幸运。即便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操着浓重的乡音,但在我们眼里,他就是最让人敬佩的人。

望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群消息,那些褪色的往事又变得清晰起来。我看到有人发了张高一军训的合照,李明凯站在后排,露出一如既往的腼腆笑容。那笑容,像是穿越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依然温暖如初。

02

毕业那天,我们四十个同学挤在教室里拍毕业照。青春洋溢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如此漫长。

“一定要保持联系啊!”我们信誓旦旦地约定。李明凯拿着一个笔记本,认真地记下每个人的家庭电话。

那时还没有手机,联系方式无非就是座机号码和家庭住址。他说:“以后我给大家写信,谁也不许不回。”

我永远记得那个闷热的六月,蝉鸣声中,我们挥着手告别。

有人已经在抹眼泪,有人还在嘻嘻哈哈,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满了“珍重”、“再见”之类的话。

李明凯站在讲台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睛有些发红。

“明凯,你考上重点大学了,以后肯定大有作为。”班主任拍着他的肩膀说。

谁知道他淡淡一笑:“我想考师范,毕业后回老家教书。”这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岁月如水,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群里的老照片勾起了无数回忆,我们也渐渐知道了彼此的近况。

赵志远继承了父亲的企业,在市里开了好几家商场;林小华移民澳洲,做起了房地产;张建成进了机关,当上了副处长;也有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街边摆摊卖水果。

李明凯真的回了老家,在一所山村中学教书。他说:“咱们县里每年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山里娃不超过五个,我就是想让这个数字变得大一点。”

群里经常有人喊着要聚会,特别是李明凯,每次放假都张罗着要大家回来聚一聚,但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有人说工作太忙、有人说要照顾孩子、有人说临时有事。渐渐地,李明凯也不再提这茬了,只是偶尔在群里发些山里孩子们的照片,分享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2023年正月十五那天,群里突然安静了。李明凯的爱人小张发了一条消息:班长被检查出肝癌晚期。短短十几个字,却像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每个人心上。

“怎么会这样?前几天他还在群里发消息!”“是不是检查有误?要不要去省城大医院再查查?”

“天哪,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种病?”群消息瞬间爆炸,所有人都在追问详情。

小张在群里简单说明了情况。去年底李明凯总觉得疲惫,以为是工作太累。

直到腹部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肿瘤已经扩散。这些年他一直操心学生的事,却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手术和治疗费用大概要多少?”有人问道。“初步估计要五十万左右。”小张说这话时,我仿佛看到了她强忍泪水的样子。

群里立刻炸开了锅。“班长这些年为学生付出那么多,现在轮到我们为他做点什么了。”“是啊,我们这么多人,每人出一点,这笔费用应该不成问题。”

赵志远第一个表态:“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班长为班级付出那么多,我先转两万。”

李建国马上建了个捐款群,把所有同学都拉了进去。“我认识省医院的专家,可以帮忙联系。”

“我表哥是肿瘤科主任,我去打听治疗方案。”“让班长安心养病,一切有我们。”各种慰问和承诺在群里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时,我注意到那些平时在群里最活跃的人,那些动不动就晒豪车、晒旅游的人,突然就沉默了。

赵志远明明刚才说要转两万,可一天过去了,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我死死盯着手机屏幕,看着捐款群里的转账记录:第一天,只有三个人转了账,加起来不到五千块;第二天,又陆续来了两笔,都是一千出头。而群里可是有三十七个人啊!

更让人寒心的是,那些推脱的理由:“最近投资失利,手头特别紧。”“刚给孩子交了补习班费用。”“这个月房贷车贷压力大。”

当年那些信誓旦旦说要永远联系的话,那些说要互帮互助的承诺,在现实面前,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我的眼前不断浮现出李明凯的身影:高一那年借给我的雨伞,他为了给贫困生买教材省下的生活费,他在深夜里帮大家补课的场景……心里那股郁结越来越深,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

群里的消息还在不断闪动,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这虚情假意的寒暄,让我感到一阵阵恶心。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破碎的同窗情谊,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03

捐款群里的气氛越来越诡异,那些曾经在班级群里晒豪车豪宅的人,一个个噤若寒蝉。每当有人问起捐款的事,总会有人岔开话题,聊起其他无关痛痒的事情。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转账记录,心里五味杂陈。五天过去了,三十七个人的群里,总共才八个人捐了款,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块钱。

如今当老班长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曾经受过他照顾的人,却一个个推三阻四。

我翻开钱包,看着那张刚取的三万块现金,可对于五十万的治疗费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有人发了张国外旅游的照片,下面跟着一串羡慕的表情。

这让我更加愤怒,正准备说些什么,却看到小张发来的消息:“谢谢大家的关心,明凯说他不想麻烦大家,我们自己想办法。”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脑海中不断闪现着高中时的点点滴滴:运动会上李明凯顶着高烧也要为班级跑完接力、元旦晚会他熬夜帮大家排练节目、期末考试后他总是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题目……

凌晨两点,我终于下定决心,退出了这个让人心寒的群。刚退出不到五分钟,就收到了好几个私信:“你怎么退群了?”“是不是对捐款的事有意见?”“别激动,大家都不容易。”

我没有回复任何人,而是给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发了消息。老马是医院的医生,老刘在市政府工作,还有总是默默无闻的小周,他们都是群里最早捐款的人。

“明天我打算去医院看望明凯,你们有时间吗?”我问道。

“正有此意。”老马回复得很快,“明天上午我们一起去。”

第二天一早,我们四个人在医院碰头。看到病房里的李明凯,我们都愣住了。

曾经阳光开朗的班长,如今躺在病床上,消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但他看到我们,还是露出了熟悉的笑容:“你们怎么来了?路上堵不堵?”

“班长,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把装着三万块钱的信封塞到小张手里,“我知道不多,但是——”

“够了,够了。”李明凯握住我的手,眼里闪着泪光,“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老马说他已经联系好了省城最好的专家,老刘表示会帮忙协调医保政策,小周二话不说也掏出了一个信封。

我们谁都没提群里的事,只是聊着高中的趣事,聊着各自的生活,就像回到了那个简单的年代。

临走时,李明凯拉住我的手:“其实我都知道,群里的事……”

“别说了。”我打断他的话,“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我们几个好好聚一聚。”

走出医院,我抬头看着蓝天白云,心里五味杂陈。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时光会冲淡很多东西,但也会让真情更加珍贵。

那些虚情假意的寒暄终将被遗忘,而真正的情谊,会像李明凯当年借出的那把破旧雨伞一样,在最需要的时候,让人感受到温暖。

我拿出手机,把那些充满铜臭味的群都退了个干净。与其在虚假的热闹中虚度光阴,不如珍惜那些真正懂得情义的老友。

看着窗外的阳光,我突然明白,有时候,退群也是一种选择,一种对真情的坚守。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0
图图聊武器啊

图图聊武器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