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群里真是卧虎藏龙,有带娃宝妈,有高薪白领,还有连锁店老板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2-12 02:53:49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去年被裁员,因为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我就加入了几个日结兼职群。

本以为干日结兼职的都是缺钱的普通人,却发现有的比我更有本事,有的活得比我更通透。

这群里,真是藏龙卧虎,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01

去年夏天,我所在的公司突然开始裁员。那天,我正在整理手头的工作,人事部的小张突然给我发了一条消息:“小陈,你下午三点有空吗?部门经理想和你谈谈。”

我的心猛地一沉,最近几个月,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市场部已经走了三个人,技术部也精简了两个团队。

轮到我了吗?我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却什么也打不出来。

果然,下午的谈话证实了我的预感。“小陈,你在公司这些年表现很好,但是……”部门经理说了很多,我却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只记得最后拿到了一份体面的补偿方案。

收拾东西离开公司的那天,我的桌面很干净。八年时光,竟然只装了一个纸箱。

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我反而松了一口气,毕竟这半年来,每天提心吊胆地看着同事一个个离开,那种压抑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

最初的两个月,我给自己放了个长假。白天睡到自然醒,下午去公园散步,晚上刷刷剧,倒也自得其乐。

可是很快,现实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找工作,真的好难。

“对不起,我们想要找个年轻一点的。”

“您的经验很丰富,但是我们预算有限……”

“我们更倾向于有新媒体运营经验的。”

一次次面试,一次次碰壁。35岁,这个数字好像突然间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我开始焦虑,存款在日常开销中慢慢减少,我必须找到新的经济来源。

就在这时,我在本地论坛上看到一个贴子:“日结兼职群,工作灵活,当天结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加入了这个群。

让我意外的是,群里每天都很热闹,群主会定时发布各种兼职信息,从发传单到商场导购,从快递分拣到活动现场帮忙,应有尽有。

我第一次尝试的是双十一那天的快递分拣,那天凌晨三点,我就起床了。等到了目的地,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待。

工作很简单,就是把传送带上的快递按照地区分类,然后搬运到指定区域。

但是简单不代表轻松。刚开始一个小时,我还能应付,到了中午,我的腰已经快直不起来了。

快递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来,我的双手开始发抖,汗水浸透了衣服。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瘫坐在角落里,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

“第一次来啊?”旁边一个戴着口罩的中年男人递给我一瓶水,“刚开始都这样,习惯就好了。”

我苦笑着摇摇头:“可能没机会习惯了,这活真的太累了。”果然,下午我就坚持不住提前离开了,虽然少拿了一半工钱,但是我的身体实在扛不住了。

这次经历让我对兼职工作心生畏惧,但是生活所迫,我还是得继续。幸运的是,很快我就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整理图书馆的书籍。

那是一个私人图书馆,准备开业前需要把所有的书籍整理干净。工作内容就是给书本除尘,整理书架。

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竟然很快就过去了,最让我惊喜的是,给的报酬还不低,有150块钱。

渐渐地,我开始总结经验,哪些工作相对轻松,哪些报酬更高,我都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群里的兼职信息鱼龙混杂,有些一看就是骗人的,我也学会了分辨。更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个群里的人,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每次工作,我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

02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一家购物中心做导购员。这份工作要求穿工作服,站在专柜前向顾客推荐产品。

正当我百无聊赖地擦拭展示台时,一位穿着考究的年轻女士走了过来。

“你也是日结群里的吗?”她压低声音问我。我愣了一下,仔细打量眼前这位气质优雅的女士,这才认出她就是群里的“小刘”。

工作间隙,小刘告诉我她在一家企业上班,工资每个月上万块。“你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还来做兼职?”

她苦笑着说,“最近公司效益不好,连续几个月都没发全额工资,我还在还房贷,压力很大。”

听她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想起群里另一个熟人——小吴。那天我们一起去整理仓库,她一边干活一边接电话:“儿子,妈妈晚上回去给你做红烧肉,现在要听奶奶的话啊。”

小吴是个很能干的宝妈,孩子三岁,她为了照顾孩子辞去了工作。“其实我以前在一家私企,收入还不错。”

她一边分类库存一边说,“但是怀孕之后身体不适,老公让我辞职安心养胎。

生完孩子后,我想着等他大点再出来工作,可现在物价这么高,光靠老公一个人的工资实在是吃力。”

小吴总是很认真地挑选工作时间,“我只接上午的活,下午要去接孩子。”

她说这话时眼里满是愧疚,“虽然婆婆帮忙带,但我还是想多陪陪孩子。”

小刘和小吴的遭遇让我感触良多,小刘每次来做兼职都会化个淡妆,穿着得体,仿佛只是来上班,而不是做临时工。她说这是职业习惯,“无论做什么,体面很重要。”

在群里认识王老板,是个意外。那天我去一家火锅店当服务员,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厨房里忙活。他熟练地切菜配料,动作比专业厨师还要麻利。

“他可是我们群里的名人。”一个老员工悄悄告诉我,“以前在这条街上开了好几家连锁火锅店,现在就剩这一家了。”

休息时间,我和王老板聊了起来。他的故事令我震惊:曾经他的火锅店生意红火,一年能赚几十万。

“那时候顾客要排队,我请了二十多个员工,光房租一年就要七八十万。”说这话时,他的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但是从去年开始,生意就每况愈下。“外卖平台抽成太狠,房东又涨租,员工工资得按时发,各种成本都在上涨,我真的快撑不住了。”王老板说着,眼眶有些发红。

王老板还要瞒着家里人,“我老婆孩子都以为我还在正常经营其他几家店,其实早就关门了。”他苦笑道,“有时候我觉得特别愧对他们,但又不敢说实话。”

为了多赚点钱,王老板几乎什么活都接。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最后这家店保住,“我在这行干了十几年,就指望着这口饭吃了。”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搬货,我亲眼看见这位曾经的连锁店老板汗流浃背地搬运货物。他的手上满是老茧,那是岁月和艰辛留下的印记。

“你知道吗?”收工的时候,王老板突然说,“其实我最怕碰到以前的老顾客。他们要是看到我现在这样,多尴尬啊。”

他的话让我沉默了,在这个兼职群里,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尊严,还有的是为了守住最后的希望。

王老板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没有永远的顺境,关键是在逆境中如何保持尊严和希望。

这个群里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着。他们像一颗颗隐藏的星星,在黑夜里默默发光,照亮自己的生活之路。

03

兼职群里大多数都是缺钱的人,也会个别不缺钱,但是还是来做兼职的。

小桃子是个大三的学生,家境优渥,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六七千。第一次见她,是在一个房产销售展会上。她穿着时尚,化着精致的妆容,完全看不出是来做兼职的。

“我爸妈给的钱够花,但我就是想体验生活。”她一边发传单一边跟我聊天,“你看我们学校的同学,大多数人毕业后就直接找工作,根本不了解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小桃子虽然家境优越,但工作态度特别认真。她会记住每一个展位的具体信息,遇到客户询问,总能对答如流。

“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对自己负责。”她的话让我有些惭愧。

还有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阿姨,六十岁的退休工人。她每个月有三千多的退休金,儿子还会定期给她生活费。

按理说,这个年纪的人该享享清福,但她却总是积极地参加各种兼职活动。

“我儿子总说让我在家享福,但我闲不住啊。”李阿姨笑着说,“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多没意思,出来认识认识新朋友,了解了解年轻人在想什么,我觉得生活才有意思。”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超市做促销员。李阿姨穿着工作服,站了一整天,脸上却始终带着笑容。休息时她还给我们带来了自己做的小点心,“年轻人工作辛苦,吃点东西补补。”

“其实我不缺这点钱。”李阿姨说,“但是通过兼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听了很多故事,感觉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了。有时候看到年轻人这么努力,我也被感染了,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

在这个兼职群里待了将近半年,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我是带着失业后的失落和无奈来到这里,但慢慢地,我在这里看到了人生百态,也收获了许多感动。

群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小刘在高薪工作之外,默默承担着房贷的压力;小吴为了家庭放弃了事业,却在兼职中找到了新的平衡;

王老板从辉煌到落魄,依然在坚持打拼;小桃子和李阿姨虽然不缺钱,却在这里寻找生活的意义。

我开始明白,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工作,挣多少钱,而在于你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在这个群里,我看到了太多普通人不普通的坚强。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份工作邀请,是我以前公司的一个老同事推荐的,薪资虽然比不上从前,但是很稳定。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接受了。但我没有退出兼职群,偶尔周末还会接一些活。

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这里的人和故事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互相理解,也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

群主每天雷打不动地发布工作信息,我们就像候鸟一样,在不同的岗位上飞来飞去。但是这种流动的生活方式,却让我们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被裁员的经历,反而让我遇见了这么多有故事的人。

生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当它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在这个兼职群里,没有人会嘲笑你的落魄,也没有人会炫耀自己的优越。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我们都在负重前行,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0
图图聊武器啊

图图聊武器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