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秦琼为大唐出生入死,却不知他卧床12年却不敢服药的原因

趣叭叭呀呀 2025-02-12 18:47:00
前言

隋唐时期,尽出天下英豪,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有秦琼此人,一生追随五位将军,最终投靠唐高祖李渊,成为初唐时期的大将军。

但是却在生老病死之际,迟迟不肯服用李世民送来的汤药,直至去世,一个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领,为何会有如此行为,难道这背后还另有“阴谋”?

大唐悍将秦琼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在秦琼少时,就唯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日子,但秦琼没有自怨自艾,长成了一个侠肝义胆的少年郎,更是练就了一身本领。

于是,便参军来到了隋朝将领来护儿帐下,颇得来护儿重用,在其母亲去世时,来护儿专门派人前来吊唁,以此表示对秦琼的重视。

来护儿曾说:“秦琼有才能又勇猛,哪会久处卑贱之位呢?”多年后,果然让来护儿一语成谶。

614年,涿郡叛军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祝阿,秦琼跟随齐郡通守张须陀迎战,但张须陀部下仅有万余众,无法与兵强马壮的涿郡叛军对峙。

此时,张须陀提出一计,想要趁其首领卢明月率军出击的时候,要人率领一千骑兵突袭他们的大营,或许能够出奇制胜。

张须陀话毕,众人不语,大家都知道此计凶险,根本没有人敢接,关键时刻秦琼和罗士信请战,张须陀满意的点头,下令他们二人分别带领千余人埋伏在芦苇丛中,自己则是率军佯装败退,吸引火力。

这一战,秦琼和罗士信成功突袭卢明月的大营,烧毁了他们无数营寨,与张须陀前后策应,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大破敌军,仅仅只有卢明月和百余人逃走。

过后,世人皆知张须陀手下出了两个能人,也就是秦琼和罗士信,几年间,秦琼跟着张须陀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616年,张须陀战死,秦琼率残军来到了裴仁基这里,又因为裴仁基被李密成功招安,入李密队伍,成了帐内镖骑,与程咬金等人一块成为统领八千内军的将领。

后来,李密与宇文化及在黎阳作战时,不慎中箭落马,眼看着就要丧生,幸而秦琼拼力厮杀,才救下了他。

618年,李密轻敌,王世充的部队在邙山脚下击穿了李密的防线,战败后,李密仓皇逃亡长安,而秦琼,战败后被王世充俘虏,在一众劝说下,开始在王世充麾下干事。

隋末英雄中,虽然王世充是个人物,但是他为人阴险狡诈,实在是难以成为一个好的带领者,因此,秦琼和程咬金一合计,便离开了他,投奔了李渊。

619年,李渊将秦琼安排到了李世民身边,李世民早就听说过秦琼的大名,对他是处处礼遇,并授予他马军总管的职位。

而秦琼投奔李唐之后,战功最为卓著的一次,不外乎是打败了宋军大将尉迟恭,李渊得知后,下令赐给他金瓶,并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

后来,秦琼又在与宋金刚一战中战功卓著,李渊对其论功行赏,加封上柱国,而后每逢大战,秦琼必是李世民的战前先锋,他带领的队伍战无不胜,为大唐积累了赫赫威名。

玄武门之变中的秦琼

626年,秦王李世民率领一众将士入朝,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据记载秦琼也在玄武门之变中,跟随李世民厮杀,为他夺皇位扫清了障碍。

同年6月,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年号为贞观,而秦琼则是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赐予700户的封邑。

可是,当年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尉迟敬德得到的,足足有1300户的封邑,连张公谨和侯君集得到的封邑也有1000户之多。

那么,为什么作为李世民手下第一悍将的秦琼却仅仅得到700户的封邑呢?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深思一番。

有人说,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曾想方设法的将秦琼调离秦王府,甚至还有人说李建成也曾拉拢秦琼,但是秦琼没有答应。

那又为何一贯勇猛无敌的秦琼,会在关键的兵变中表现平平呢,多年来,世人猜测最多的就是,因为秦琼不愿意过多参与这场兄弟相争,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也正因为如此,秦琼所得封邑才比不上张公谨他们,自然战功也比不上尉迟敬德。

当然了,李世民治下的贞观盛世,成为人人称颂的辉煌,也渐渐淡去了当年兵变上演的“屠戮”。

卧病在床,不敢服药

后来,秦琼经常生病,也就慢慢远离了权力中心,每逢生病别人看他的时候,他总是说:“自幼戎马倥惚,转战南北,身经大战200余次,流的血怕是都足足有几十斗之多。”

如此,秦琼这一病就是十二年,李世民知道他久病不愈的时候,还曾派出太医为他看病,并让太医带去良药。

等到太医走后,其子秦怀道刚想去煎药,不成想秦琼便急忙叫住他,让他去把药倒了,个中缘由其子并不明白,秦琼也不多作解释,只说以后太医给的药悉数倒掉即可。

638年,秦琼最终去世,李世民追赠他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为了表彰其战功,李世民还特意为他在墓前造石人马。

次年,秦琼被改封为胡国公,又在643年的时候,遵从李世民的命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从这里来看,李世民对秦琼仍旧是颇为看重,当初秦琼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就曾说:“秦琼是单挑第一高手”!

不仅如此,除了李世民,秦琼效忠过的几位将军,都对他大加赞赏,尤其是带他的第一个人来护儿,早早就预言他绝非池中之物,果然让他说中。

结语

秦琼这一生的机缘,都是恰到好处,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够的,而他最后在辅佐李世民称帝后,又以病痛缠身告老还乡,实在是高招。

假如当初秦琼没有退出朝堂,估计也会被有心之人参一个“功高震主”的嫌疑,帝王身侧,岂容他人鼾睡,秦琼正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才选择了明哲保身。

可以说,这一退,完全体现出秦琼的政治智慧,多少人不明白权力的两面性,偏偏他却深谙其道。

最后,李世民对他彻底放心,而秦琼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唐代功臣之一,也成为世人皆知的隋唐英雄。

参考资料:《新唐书·秦琼传》--国学宝典

玄武门之变为何没有秦琼---历史考古

0 阅读:42
趣叭叭呀呀

趣叭叭呀呀

趣叭叭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