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仁”的观念的产生也是如此,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继承原始宗教的自然和祖先崇拜”注重通过一些与祭祀有关的活动,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祖先的哀悼和敬重。
那么,汉朝董仲舒仁义观的诞生,又是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呢?
孔子: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其思想中一个最高的道德原则。《论语》当中提到“仁”字的次数最多。
《论语》中孔子所谓“仁”,内容广阔,包含很多方面的意思。
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他因材施教,将“仁”贯通于言传身教中,而一般不会从字面意义上直说什么是“仁”。
孔子的“仁”,讲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它包含了为人做事的大道理。具体可以这样来理解:
“仁者爱人”,是对“孝”“悌”观念的扩充。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宗族观念,重视血缘关系,提倡的是宗法制度。而古代的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因此对“孝”这一行为非常重视。
这种观念要求人要全心全意爱他的宗族,也就是说要“亲亲”,亲近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孔子是拥护“亲亲”这一观念的。
随着当时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孔子遂感觉到了宗族对人的束缚,觉得应当加以扩充。
他认为人不应当只爱自己以及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还应该把这个爱推广到他的宗族以外的人,要求扩大爱的范围。他强调爱人要从孝亲开始,然后有等差地推己及人,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在家时要知道如何孝顺父母,外出时就要学会尊敬长辈,做事的时候要谨慎,为人诚实守信,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以外的众多的人,还要多接触一些品德高尚的人,多向他们学习讨教。
“仁者爱人”,体现的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忠恕”是孔子实现“仁”的方法和途径。
孔子所讲的“爱人”的“人”,一个意义就是指宗族以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而另一个意思是指与“已”相对的“别人”。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意思是你不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他人。这体现的是孔子讲的“恕”。而作为一个“仁人”,孔子认为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你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首先这样对别人,这就是他所讲的“忠”。合起来称为“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所讲的达到“仁”的具体途径,强调 “仁”要从自身做起,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为仁由己”,这样以后才可以做到“克已复礼”。
而孔子所讲的“爱人”其实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具体包括对人的怜悯,爱护等多方面,体现了对人类的人文关怀。
孟子:“不忍人之心”、“仁政”孔子将“仁”看成是他最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不仅要求别人求仁,而且自己对仁也抱着虔诚的态度,而孟子也最重仁。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首先,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从心性论角度出发,认为仁的本源是人的“本心”或“良心”。他从善的“四端”出发来讲“仁”: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通过讲“不忍人之心”出发,论证了人都有“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恭敬之心”以及“是非之心”,从而指出“仁”的精神是人本身所固有的,都是由“心”生的,是人内在的。
这样,孟子就从心性论的高度对孔子的仁进行了继承和创新。
那么,人能不能为“仁”,是由自己的道德修养决定的,而不能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此他也强调孔子所说的“为仁由己”其次,孟子强调要把仁的思想贯彻到政治实践当中,因此他主张“仁政”学说。他讲亲亲,仁也。(《尽心上》)
强调爱人之仁,也是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爱起,再推已及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通过这样的推恩原则,孟子奉劝统治者要以德来教化百姓,实行“仁政”,而不能靠暴力和强制手段。
孟子从道德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当中,看到道德并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与经济、政治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仅仅提倡仁义的道德就根本行不通,必须通过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来实行“仁政”。
所以,他提出要首先以“制民之产”解决百姓生存和生活问题,接下来,“富而后教”,然后再进一步对百姓进行教育。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者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只有爱民,用仁爱去教化民众,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仁爱百姓,才能使人信服,从而使国泰民安。
荀子:“仁”与“义”“礼”的结合荀子说: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荀子·非十二子》)®仁者必敬人。(《臣道》)
“贵贤”“贱不肖”、“敬人”,主张行仁,一定要懂得尊重贤能之人,敬重他人。
表面上看来,荀子是将“义”看作是对礼的一种遵循,实际上他继承儒家基本思想,并使之得以发扬光大,这本身就能说明他的思想中是以“仁”作为核心的理念的。
所以,他讲的“仁”的涵义具有很明显的宗法伦理性,强调对礼的遵循,要求人民有尊君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要求君主有立君为民、平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荀子强调,“仁”与“义”“礼”要三者皆通。他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不菂》)
首先,就仁与义来讲,它们彼此之间为一种体与用的关系。
此外,子还讲: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大略》)他“对仁与义、礼的关系做了具体阐述:仁、义、礼三者由内向外逐层推衍,仁为义质,义则为行仁之法,又是制礼的理论依据。
礼作为一种外在的立法制度,必须以义来进行指导,确定其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义作为外在的道德原则,还要将仁的精神贯穿其中,只有三者皆通,才会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做到全面而灵活。”
从荀子的人性论来分析,他认为,只有在仁与义的指导下,制定伦理道德规范,以礼制来约束人的自然行为,依靠圣人制定的仁义道德规范,以此来教化人,使从本性恶而达到善。
对于一般的人,要通过后天的仁义教化使其学会思考,学会以正确的理性去控制自己的生理本能的欲望,从而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有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
他相信通过仁义的教化可以改变人的自然之质而使其达到善,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层面,他提出,只有儒家的仁义礼之道才能够统一天下,因此君王要施行王道,强调“礼治”。
并将礼与仁义爱民的主张相结合,认为礼是由仁义而生,实际上礼治本质上也就是由君王来实施的仁政,仁、义与礼都是社会所认同的道义原则,统治者和庶民都必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