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达有一个很有趣的外号,名唤“万年参谋长”,
之所以会被如此称呼,乃是因为他曾在参谋长任上长达13年之久。
而在担任参谋长期间,他更是先后辅佐了五位元帅。那么李达为何会如此之久的时间被按在参谋长一职上?这与其最后被授予上将,又有着怎样的干系?
1905年,李达出生于陕西眉县崖下村的一户贫寒之家。
为了生计,5岁时他便已经为地主打短工。其中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也恰是意识到需要改变,11岁时家人举债供他读书,以期能够改变命运。
而在考入省立师范学校后,他也接触到了新思想,并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
毕业后他曾短暂回到家乡担任小学教员。
不过生逢乱世、民不聊生也让他决定投笔从戎,1926年他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就此走上了军事指挥生涯。
从学校毕业后他当过排长、连长和团长等职务,还参加了宁都起义,并在1932年入党。
但入党之后,他就开启了“万年参谋长”生涯。
他先是担任了红8军参谋处处长,后来跟随红6军团西征,担任了红6军团参谋长。
军团和贺龙元帅的红2军团会师后,他又改任红2军团参谋长,成为了贺老总身边的左膀右臂。
可能很多人觉得,当了这么多军团的参谋长,指挥经验相当丰富,是不是应该调到指挥员职务上了,至少可以当个旅长了吧。
然而他的参谋长之路还远未结束,1937年,他又担任了援西军参谋长。
全面抗战打响后,他奔赴抗日一线,参与了太行军区反“六路围攻”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的战斗。
在抗战期间,他担任了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参谋处长和参谋长职务。
自此之后,他就和刘伯承元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37年开始,他长期留在刘伯承元帅身边担任参谋长。
期间因为人事调动,短暂兼职过太行军区司令员,但因为时间太短,只是兼职代理,并不是正式的太行军区司令员。
后来随着刘帅的职务一直在调整,刘帅的部队也在不断地改编,他的职务也发生了变化,但变来变去,离不开参谋长三个字,陆续担任了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的参谋长。
而即便是在建国之后亦是如此。1950年东北亚局势突变,志愿军低调入朝作战。
1953年,李达也接到调令,火速入朝作战,担任的职务是志愿军参谋长。
因此林林总总算下来,从1932年开始,一直到1953年,他连续在各部队的参谋长任上工作了21年,虽然级别在提升,但始终都是参谋长,不是司令一类战场主官。
这种传奇的经历在我军里是十分罕见的,至于为何不让他升任战场主官,这当然和我军用人原则有关,也与刘伯承元帅的指挥风格有关。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一点是,李达上将的能力必然是足够的,否则他也不会长期担任参谋长不是。而对于这样一位足智多谋,善于组织,能够协调各方的同志,自然应当放在合适的位置的。
而关于刘伯承元帅的指挥风格上——不同的指挥员有不同的指挥风格,彭总的风格大刀阔斧,说话直白易懂,徐向前的风格是有的放矢,时而谨慎小心,时而粗犷灵活,粟裕的风格则是沉稳老练,下达任务的时候考虑比较全面。
不同风格的主帅显然是需要不同的类型的参谋长,有的主帅比较重视参谋长的作用,有的主帅则更喜欢自己把关,弱化了参谋长的作用。
而刘伯承元帅就是一个比较重视参谋长的指挥官,他在每次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会讲很多战术理论层面的内容,但基层指挥员未必能完全领会,此时就需要一位了解刘帅的参谋长去重新阐述,更好的把作战思路传达给基层指挥员,李达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在《李达文选》中,就记述了1941年7月召开的一次太行军区团以上单位参谋长会议。
这次会议经过了提前筹备,李达在会上准确的向各位干部传达了刘帅的要求,切中要害,确保刘帅的指示能够落实到位。除了辅助主帅传达任务,李达在作战过程中也分担了刘帅的很多压力,例如在鲁西南系列战役中,由于敌情比较复杂,各部队需要灵活决定自身打法,有的负责攻城,有的负责防御,有的负责歼灭,有的负责牵制,李达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转达作用,确保各部队的行动不混乱。
这场战斗击败了蒋军五大王牌里的两个,歼敌数量和孟良崮之战差不多,让敌人吃了大亏。
因此刘帅一直舍不得让李达离开自己,相比于安排到兵团里当司令,他在参谋长任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正是因为长期担任参谋长“未有寸进”,即便有本事有战功毛主席认可,也让李达将军在大授衔时的军衔显然也是受到了影响的。
从定级上看李达将军最终被定为正兵团级干部,但是相较于许光达大将的二级军区司令、装甲兵司令员职务就没有优势了(虽然许光达大将也是被定为正兵团干部)。
而相较于红二方面军的萧克、王震等人,李达将军的资历、职衔上也并无优势(甚至比之萧克将军还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