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0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一天,中央军委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次座谈会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等到会议开始时,邓小平便开口说道:“我希望在座的你们放这样的‘炮’,那样的‘炮’,谁的‘炮’放得准,那么我们便推举谁出来去当老帅。”
他的这句话迅速引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是让在座的众位将领们开始畅所欲言起来。在会议日程也一推再推的氛围下,似乎所有人都被邓小平的话所触动,都想去发言。
然而,就在会议的最后一天,也就是 1 月 3 日,一直以来都保持沉默的徐向前终于放出了“炮”。
他说:“当初1975 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叶剑英元帅与邓副主席的讲话是完全正确的。那一次的会议确定的方针与政策我们依然还要继续坚持的走下去。”
邓小平听到徐向前的这番话后,立即带头鼓起了掌。
毛主席:好人,好人1955 年,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授衔仪式上,这也是开国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授衔。为了能够保证这场仪式可以的正常推进,当时的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近乎是不眠不休的工作着,忙碌得更是脚不沾地。
就在这个时候,徐向前突然向毛主席寄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这位即将要被授予元帅头衔的徐向前,他说:自从在得知自己即将被授予元帅军衔之后便常常夜不能寐,因此恳请主席不要给予他元帅头衔的想法,同时在信中他也表达了自己想继续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的想法。
毛主席看完这封信后眉头不禁为之一皱,随后又将这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忽然摇摇头,这时候的毛主席不由得连声感慨道:“好人,好人啊。”
在此之前毛主席为了可以走入到群众中,他坚持不愿去接受众人所说道大元帅头衔,本有资格授勋元帅的邓小平也坚持放弃了元帅军衔,看到党内众位老同志能够有如此高的觉悟,这也不禁让毛主席倍感欣慰。
不过主席还是没有同意徐向前的这个请求,一来是因为主席曾经就说过,到地方上工作的可以不评选,于是邓小平就是放弃了这一次的评选,而此时的徐向前并未前往地方工作,显然是符合今天评选标准的。
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毛主席极为看重徐向前的工作能力以及他的政治思想,主席就曾经这样讲过:“徐向前同志不管是在贡献上又或者是在资历上,他都足够享有元帅头衔。”
“如果要是连徐向前同志都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元帅的话,那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敢去当元帅了。”
要知道在徐向前手下就曾出来过800将军,就比如说:李先念、许世友、陈赓……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开国大将,他们可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下,那就是徐向前。
从早年间参加革命起,徐向前便已是经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都用在了革命斗争之上,同时他还为共产党培养出了无数的将星,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在1955 年的授衔评选徐向前为新中国的元帅,这是当之无愧的。
徐向前的爱民之心徐向前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跟随他一同为中国解放打拼的战士们,他们大部分也全农村人。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徐向前与这些战士们活跃于各个山区之中,他也与无数的农民打着交道。
因此,徐向前对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以及那些个老区人民,是极为关注的。
在80年代初的时候,大别山区又几个县委书记来到北京开会,在此期间,就有人来拜访徐向前。
对这些熟悉的人,徐向前一一做了询问。
他问道:“咱们老区的人民现在生活状况怎么样呀?”那刻以,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众人都没有再去说话,有些人更是低着头沉思了起来,有些人则是看着徐向前,有些人更是看向了窗外。
这时的徐向前也清楚了情况或许不怎么好。
过了一会,站出来一个年轻人,他大胆子说道:“首长,不知您还记得当初的七里坪吗?”对这个地方徐向前又如何会忘掉,这里是大别山下黄安县的一个区。
在这个地方,过去的徐向前还曾指挥过黄安战役,并且还负了伤。
年轻人接着又说道:“那里有些家庭,如今每个人还只有一条裤子可以穿,假如要是洗了的话,那就再也没穿的了。我记得其中有一家姓王的,他家一共七个人,但是却只有六个碗,有一人必须要等到最后才可以吃.....”
徐向前听到这里时就有些生气了:“为什么会这样,七个人怎么才六个碗啊?这是如何搞的?”
说完这句话后,这位战场上杀伐果决的老帅却是沉默了起来,接着他的眼中似乎也出现了泪花。
等到客人们走了以后,徐向前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派人去先做一个细致的调查。
等到他调查完毕以后,他这才清楚了如今大别山老区百姓的生活情况,那里的百姓,如今已经普遍生活贫穷。
没过多久,徐向前便向党中央写了一封意见书,他在文中建议道:
希望可以去好好调查各个老区的现状,包括井冈山、延安、太行山区、大别山区等各个老区。如今的国家应当尽全力去帮助这些老区人民的生活,应当彻底的去改变这些落后老区的面貌,那些曾经的老区人民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太多的贡献啦,如今在和平时代,我们不应该在让老这些区人民再继续受穷受苦了。
裁军1979年1月3日的座谈会上,徐向前提出: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去解决军队机构臃肿问题。
他的这句话一出,迅速激起了千重浪。军队高层也因他的话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实际上有关军队消肿、裁撤相关问题,邓小平早就在1975年时就曾提出过类似问题。在那会儿军队总员便是高达600多万人,邓小平等人是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提出了军队减员的。不过却是受限于各种条件,这项工作实际上却是并未推动多少。
这时候有这位德高望重、饱经沧桑的徐向前站出来和众人表明态度,和所有人传递鲜明的信号。这样也让军委是下了决心。
如此重量级人物,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表态,这是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
邓小平毫无疑问是80年代百万大裁军的绝对领导者。不过任何人也无法质疑的是,当时徐向前的这一表态,也是对推进军队消肿,换句话讲就是裁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或许会有人去问,不就是表个态嘛,又有什么重要的。
不可以这样认为的,裁军绝非是件简单的事。
在当时军队有关问题,不仅仅是人多,更多的还在于机构过于复杂,体系也太过复杂,叠床架屋,很多都是人浮于事。
举个例子你就能看到更清晰了,在那会儿又许多的机关部门都曾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圈子,特别是有一些机关部门,在其内部还有小机关,小机关之内部更是有着微型机关。
即便是中央一道命令下去,也得兜好多圈子、然后再经过多层级才可以达到至一线官兵手中。
邓小平就曾对这种现象批评道:“如今的军队很臃肿,等到真打起仗来,不要提去指挥作战啦,即便是疏散恐怕也非易事啊。”
所有人都清楚有问题,不过为什么却是没有人敢率先提出来裁军呢?
即便是后来邓小平提出这个问题后,依然还有许多人对此遮遮掩掩、推三阻四无法落实不下去呢?
究其核心原因还是利益。
当时的全军又三大总部、十一大军区、三大军种、各大兵种也是各有自己的系统,在这每个系统中,又全有自己的圈子,即便是二炮部队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军种,炮兵、工程兵、铁道兵这些都是独立兵种。
这些个机关、每个系统都想去扩大自己的员额,毕竟人多力量大。
要去裁哪个机关、哪个机关不得像割肉一样,谁又会舍得呢。
为什么没有人敢出来说话呢,还是怕说出来会得罪人啊。
徐向前曾经是指挥解放军作战的统帅,他对这些问题自然也看得很清楚。谁也不愿意去得罪人,可是不得罪人,那就肯定会有损国防事业。
考虑到这些问题以后,向前义无反顾地开了这第一炮,他坚决支持这一次的裁军事业。
邓小平听到这位老帅的表态后,立即带头鼓起了掌声来。
他的鼓掌,不紧紧是因为与徐向前这数十年革命情谊情投意合,更是因为双方是在国之大计上想到一起去了。
国有骨鲠,如何能不让人高兴啊!
在这次会议结束以后,裁军方案便开始紧制订起来了。不过这个方案却是制定过程中,又出了问题。
众人尽管都同意了裁军,可是在裁军数量与裁军进度上,众人的观点却是没有统一老。有些人建议是一次性大裁员,有些人则是主张要循序渐进慢慢的去裁撤。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一锤定音的说道:“我们要再减 100 万人,一是必要,二是这样没有风险。好处却是多得很。”
他提出的这个“再裁一百万”想法并非是凭直觉随口而讲的,而邓小平经过详细的调研与分析以后,然后再同徐向前这些老帅们商量所得出来的最合理裁撤人员。
等到这件事过后,邓小平在向众人解释为什么会决心去“再裁一百万”时,他是这样说的:
“为了能够更多地去节省掉军费,将人头费也给降下来,把这些省下的钱用作改进武器与装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去提高士兵的综合作战素质。
战争不来之前是这个样子的,等到战争快来时,我们也得是这样子,只要军队的素质可以上来,那一切都不没有怕的。”
在这番表态后,军委迅速向外宣布道:“中国政府决定,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 100 万。”
等到这则消息发布后,迅速就在世界引起了一波巨浪,这时候的各国也意识到了,这个新生的国家,他的政策发生了转向啦。
同时,这个消息也是在解放军内部引起了众人的议论声。
在百万大裁军正式以后实施。
徐向前又再次提出,尽管说这个方案的内容不错,不过却是太过繁多了,这样并不利于基层战士们去理解与把握。
这时候的他建议最好还是要将这个方案内容提炼成了简单几个字,或者是几句话。
在他的建议下,军委又将其总结成了“撤、并、降、交、改、理”六个大字。
所谓的“撤”,便是裁撤人员;“并”则是是机构、军区与军事院校进行“合并”; “降”所指的便是 “降低一些单位机构的级别”。
而“交”则是指将军队所承担的政府职,转交给当地政府,以此来实现军权与政权的分割。“改”则是指改革体制机制;“理”的意思是说:要去理顺军队上下级的各种关系。
这六字方针既简单又清晰,可以让广大官兵,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明白军委这一次裁军方针、做法以及军委的意图,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去推动百万裁军顺利进行。
等到时间来到 1987 年初的时候,百万大裁军也正这一年得以顺利完成。
解放军总员额,也是由 1985 年的 423.8 万人缩减到 了323.5 万人,这样也彻底实现了百万大裁军的目标。
同时,经过裁军,国防费在 GDP 中所占比例也是减至了 9.27%。
徐向前离开人世1990 年 6 月 27 日,徐向前因肺结核被迫离开了生活了将近 30 多年的柳荫街。在他临出发前,这时候的徐向前仿佛是有了预感一般,轻声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唉,这一次或许一走,恐怕是就再难回来了!”
之后他便住了院,6月30日,徐向前再一次的发起了高烧,这时他的温度高达39.8度,如此之高的温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吃过药以后,却是丝毫没有看到他的好转。
到最后,还是用了冰毯,才将其给控制住,这三天时间,徐向前的体温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况。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时候的徐向前病情也出现了好转,甚至这时候的他都可以下床了。
这时的他的心情也是随着病情的好转,变好了许多,他往日里就喜欢听听音乐看看新闻,然后与工作人员聊一会。
等到8月5日,徐向前他对身边的家人讲道:“在我去世以后有三个要求,你们不要去给我搞遗体告别仪式、也不要去开追悼会、我离开后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这几处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就好了。”
最后,徐向前又嘱咐道:“在我走以后,你们一定要永远地跟着党走,要去贯彻党的路线与方针,要保证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时中央许多的领导同志都亲自前来吊唁。徐向前元帅唯一的儿子徐小岩则是告诉了中央父亲生前的三条遗愿,希望中央可以批准。
不过经过考量之后,中央最后指示道:“徐帅的这三条我们是不可以全部同意的,徐帅不仅仅是你们的父亲,同时他也是我们共和国的大元帅,因此我们要为他举行一个仪式,我们必须去送他老人家一趟!”
之后便在中央的主张下,把徐向前所提出的不开追悼会、不去搞遗体告别仪式,最终则是改成了八宝山“送别徐向前”。
1990 年 11 月 1 日,中央领导们,陪着徐向前的家人们,一同将他的骨灰撒向了大巴山、大别山、河西走廊、太行山等徐帅生前战斗过的地方。
在他去世以后,总政治部还专门为徐向前的家属发了 8000 多元的抚恤金,同时,这笔钱也是徐向前留下来的最后一笔财产。
不过徐向前的家属却是连一分钱也未曾动过,而是将这笔钱交到了老元帅生前的秘书郭春福手中,
因为这时候的郭春福的孩子竟是得了白血病,是最需钱的时候。
后来在徐向前去世后,他的22位老部下相继为其发文,9月24日,李先念发表了长篇文章《沉痛悼念徐向前元帅》。
9月28日,又有4位老将军联名在《人民日报》上发文《秋风泪雨悼徐帅》。
10月7日开国上将宋任穷在《人民日报》上发文《雄才大略、德高望重——忆向前同志在冀南的日子》
这些发文悼念徐向前的22位老部下,他们都在建国以后各自取得让人嘱咐的成就,不过他们依然将徐向前当成是众人共同的师长、首长,是她们永远尊敬爱戴的英雄。
想必徐向前在九泉之下,见到这一幕也应该会倍感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