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21:35·泉说历史
作为秦朝最后的大将,章邯带领囚徒组成大军,击退了陈胜吴广,消灭了一众起义军。但最终,败在了项羽手下,选择了投降,被封为雍王。而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击败章邯。但这次,这位大将军选择了自杀。
章邯,在秦始皇时期,只是个少府。虽然算重要职位,但只是管辖皇宫内部事务,和军队无关。而这位秦朝最后的将领,第一次出场,是在陈胜吴广起义后。
在大泽乡起义爆发后,反秦的军队迅速进发,很快就打到了咸阳城外。而直到这时候,胡亥才想起来调兵。
但火烧眉毛了,此时调集军队,肯定是来不及的。就在群臣面面相觑,胡亥忧心忡忡的时候,章邯站出来了。
他向胡亥提议,可以赦免骊山刑徒,给他们下发武器,把他们当做军队。于是,胡亥以章邯为将军,率领骊山刑徒大军,前去迎战起义军。
骊山刑徒很多,共有七十万人。不过人虽然多,但他们的战斗力,也就相当于炮灰军。所以,想要利用好这些人,还得看将领的水准。
好在,章邯的能力是在线的。他率领这七十万大军,接连击败了数支军队,暂时化解了秦朝的危机。
章邯的军事才能,令所有人为之侧目。而在击败陈胜吴广后,他又挥师南下,击败了救援齐国的楚军。在夜袭中,击杀了楚军领袖项梁。
可以说,章邯当时的战绩,震惊了天下人。所有人都觉得,若是任由章邯率领军队,起义军可就命不久矣了。到了那时候,秦朝的国祚,恐怕还要延长一些。
但可惜,章邯的领头上司是胡亥。在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后,胡亥又开始摆烂了。他没收回章邯的军权,但也不再给他援助了。只是任由他发挥,能打出什么战果,全靠章邯自己。
结果,胡亥刚放手,章邯就遇到了项羽。虽然,此时的项羽还很年轻,没什么经验。但这一次的出道之战,却让章邯成了背景板。
当时,章邯让王离围攻巨鹿,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但是,攻城战向来很艰难。秦军围攻数月,却依旧攻不下巨鹿。
而趁此机会,项羽率兵赶到,身先士卒,突袭秦军。在项羽的攻势下,秦军很快就败下阵来,而王离也被项羽斩于马下。
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原本项梁被杀的颓势,也有了些回升。项羽一路冲击,所向披靡,杀得秦军节节败退。
面对项羽的大军,章邯也很无奈。他也尝试出击几次,但都没获得战果。双方在漳水旁僵持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就在这时,胡亥听闻了巨鹿之战的惨败,派去使者痛骂章邯。没有后方的援助,章邯本就恼火。而现在,又遭到了上司的辱骂,他更忍不了了。于是,他下定决心,直接投降项羽。
虽然章邯杀了项梁,但毕竟是战场之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且,接收秦朝的降将,对后续的争霸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项羽也就接纳了章邯,并封他为雍王。
从少府变成了诸侯,身份飞一般的提升。对章邯而言,面前的这位项羽,可谓是他人生的知音、伯乐。所以,他也乐意忠于项羽。
而在章邯投降不久后,秦朝内部发生了变动。赵高发动望夷宫政变,逼杀了胡亥,拥立子婴为秦王。但此时,秦朝的统治根基,已经被彻底摧毁了。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攻入咸阳,彻底灭亡了秦朝。
在击败了秦朝后,项羽选择回退到周朝,继续实行分封制。他作为西楚霸王,封赏灭秦的功臣,并统帅天下的诸侯。而作为降将的章邯,也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
不过,项羽虽然是带头老大哥,但这位大哥的行事作风,并没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在暗地里,有很多人都不服他,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得罪了项羽,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正是巴蜀一带。这么个穷山恶水,刘邦心里自然不会服气。于是,他默默积攒实力,打算与项羽分个高低。
于是,秦朝灭亡的不久后,楚汉相争的大戏,又要拉开帷幕了。在这个阶段中,刘邦、项羽作为双方的领袖,争夺着天下的归属权。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刘邦也是一方雄主,足以和项羽争锋。而两位大哥交锋,其余的诸侯,自然也得站队,表达自己的态度。即便是章邯,也得做出选择。
很显然,得到了项羽封赏的章邯,最终选择忠于项羽。一来,是项羽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二来,是因为项羽的实力更强,跟随这样的领导,未来才有盼头。
但是,对于项羽而言,章邯真的那么重要吗?答案是否定的。章邯被封为雍王,看似身份很高,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权力。
雍地的领土面积不小,但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兵荒马乱之地。曾经的那些沃土,也成了一片荒芜。这里人口、经济都不好,根本就不适合发展。
而项羽让章邯驻扎在这里,就是想让他作为挡箭牌,防住可能存在的敌人。毕竟,就算看不起自己的小弟,也得让他有些作用。项羽从不是大气的人,章邯杀了他的叔父,这件事情也不会简单的过去。把章邯扔在这里,也算是项羽的报复了。
公元前206年,刘邦得到了诸侯们的支持,打算与项羽彻底开战。于是,刘邦率大军前往关中,打算先处理项羽的小弟——章邯。听闻刘邦大军前来废丘,章邯大惊失色,赶忙调集军队,准备迎战。
章邯是名将没错,虽然比不上王翦、蒙恬,但能力也算剽悍。但是,将领能力再强,也需要军队。前面也说了,章邯的封地,没人没钱,自然也就没有军队。好不容易凑齐了军队,却发现,还不如从前的骊山刑徒呢。
手下军队是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自己封地的百姓,也不希望开战,甚至不太支持自己这位诸侯。有这么多负面因素,章邯自然抗衡不了刘邦。可以说,这场战争,是必败的。
章邯自然知道这点,但是没办法,老大是自己选择的,就算难受也得打。所以,他率领手下的炮灰,前去迎战刘邦的精锐。双方在陈仓地区交战,仅一次交手,章邯就大败而归。看这个战斗力,还以为刘邦才是那个名将呢。
虽然大败而归,但章邯并不打算投降。他带着手下的军队,退回了废丘内,打算开启守城战。只不过,这场战争看起来,更像是负隅顽抗。
章邯在这里坚守,刘邦也不好办。不过,既然攻城战难打,那就不打了。于是,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绕过了章邯的防御,直接进入了关中腹地。既然绕过了防线,那章邯这个对手,可就好打了。
到了这时候,章邯已经落败了,只不过还在坚守而已。他虽然仍坚守废丘,但城内没了粮草,军队也损失惨重。这样的军队,就算章邯再英明神武,也逆转不了结局。
于是,公元前205年,在汉军围困废丘一年后,章邯终于败了,废丘也被攻破了。
曾经面对项羽的时候,章邯选择了投降。但那时的投降,是因为胡亥的逼迫,后方的背叛。而现在,他忠于项羽,自然不会选择投降,甚至不愿意苟活。
所以,面对废丘被攻破,章邯没有犹豫,选择了拔剑自刎。可能,对这位名将来说,接二连三的失败,是莫大的耻辱。
章邯这一生,出道即巅峰。以一己之力,几乎击溃了陈胜吴广,而后挥师南下,击杀了楚军领袖项梁。
但到了这里,章邯的人生,也就开始了转折。先是后方放弃支援,让他自由发挥。而后又遇到了项羽,让他难以抵抗。最终,在前后方的双重压力下,他选择投降了项羽。
本以为,在秦朝灭亡后,自己作为诸侯王,就算封地贫困,但也能好好生活,可没想到,刘邦起兵,与项羽开始了对抗。而作为项羽挡箭牌的他,直面刘邦的大军。
而最终,他先败给了项羽,又败给了刘邦。两位时代主角,都击败过章邯。他这一生的战绩,也是相当辉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