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主席
我们把建党之前视为毛主席的学子时期。这一时期,先是入私塾接触中国汉字的传统书写工具——毛笔;同时在家中帮助父亲记账熟悉毛笔书写;到了第一师范学校,开始规范学习书法。毛主席深受国学传统教育,广泛地研习了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法贴,并在游历中留意考察古代碑石、佛家写经和民间书法,逐步领会了书法用笔的基本要领,博学广积,为他打下了严谨而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一时期公之于众的书法手迹不多,但这些已经发表的个别书法作品,基本上可以集中体现毛主席早期书法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形成了严谨、开张、强健、瘦劲的风骨。
致 文玉瑞、文玉卿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七、八两位舅父大人暨舅母大人尊鉴:
甥自去夏拜别,匆忽经年,中间曾有一信问安,知蒙洞鉴,辰维兴居万福,履瞩多亨,为颂为慰。家母久寓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双,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历]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句留二十天,四月六号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纡[纾]廑念。肃颂福安各位表兄表嫂同此问候。
四、五、十舅父大人同此问安,未另。
愚甥 毛泽东禀
四月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