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早期书法手迹(4)——致罗学瓒

飘泊于墨船 2025-01-04 22:02:36

青年毛主席

我们把建党之前视为毛主席的学子时期。这一时期,先是入私塾接触中国汉字的传统书写工具——毛笔;同时在家中帮助父亲记账熟悉毛笔书写;到了第一师范学校,开始规范学习书法。毛主席深受国学传统教育,广泛地研习了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法贴,并在游历中留意考察古代碑石、佛家写经和民间书法,逐步领会了书法用笔的基本要领,博学广积,为他打下了严谨而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一时期公之于众的书法手迹不多,但这些已经发表的个别书法作品,基本上可以集中体现毛主席早期书法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形成了严谨、开张、强健、瘦劲的风骨。

致 罗学瓒[1]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一日

罗学瓒

荣熙学长鉴:

接蔡君信,知兄已发函复我到京。赴法二百元能筹,旅保一百元无着是一问题。旅保费,俟弟至京与蔡商量筹借,或有着未可知,有着之时再函知兄前来可也。文凭须即寄来,由邮双挂号不误。弟又有一言奉商者,兄于从事工艺似乎不甚相宜,而兄所宜乃在教育。弟与蔡君等往返商议,深以同人多数他往,无有几个从事小学教育之人,后路空虚,非计之得。近周君世钊就修业主任之聘,弟十分赞同欣慰。前闻兄有担任黄氏讲席之说,不知将成事实否?往保固是一面,然不如从事教育之有大益。性质长,此一也;可便研究与性相近之学,如文科等,二也;育才作会务之后盾,三也。有此诸层,似宜斟酌于远近去住之间,而不宜冒然从事(南洋亦系教育、暂息以侯南信亦是一法)。以后与兄商量之处尚多,此亦其一也。馀不具。

弟 泽东

八月十一号

注释

[1]罗学瓒(1893—1930),号荣熙,亦作云熙,湖南湘潭马家河(今属株洲)人。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与毛主席同学,新民学会会员。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委委员、浙江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牺牲于杭州。

0 阅读:10
飘泊于墨船

飘泊于墨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