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进程中,终于迎来了那么一天,曹操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下达命令,要将自己手底下那位极为出众的大才子杨修给处死。当这一命令真正执行,杨修被斩杀的那一刻,曹操内心竟涌起了一种十分轻松的感觉。仿佛长久以来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这一瞬间被挪开了,整个人都好似摆脱了某种束缚一般。
之后呢,曹操碰到了杨修的父亲杨彪。这时候曹操瞧着杨彪,发现他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人也消瘦了不少。于是曹操就开口询问杨彪说:“你这一阵子怎么变得这么瘦啦?”
杨彪给出了十七个字的回答,而这十七个字后来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
那么,杨彪当时究竟说了些什么呢?还有啊,杨修又是因为什么缘由而被曹操给杀害了呢?
三个精彩典故
在杨修二十五岁那年,他凭借着自身极为出众的才能,获得了曹操的赏识与器重,进而被曹操任命担任丞相主簿这一职务。
曹操和杨修之间存在着总共三个典故,其中前面两个典故那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呢。
首先要说的是这么一件事儿,有个叫“阔字谜”的情况。那一天,曹操去视察相关工作呢。等他看到新修建好的大门之后,心里头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太满意的。这不,他当场就在那大门上面写了一个“活”字。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众人看到某种状况之后,心里都感觉特别不理解。后来杨修知道了这件事儿,他就吩咐那些工匠,让他们把大门给拆了,然后再重新建造一个。而且,这重新建造起来的大门呢,得比之前的那个大门在尺寸上稍微小一点儿才行呢。
众人听闻之后,脸上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紧接着便开口询问道:“这究竟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瞧,把“活”字放在“门”当中,这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阔”字呢。当时曹操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他觉着眼前的这个门的尺寸太大啦,需要弄得小一些哦。
大家听完之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没想到重新建造一个门居然会这么费脑筋!这事儿可真不简单,原本可能以为建个门就是个普通的工程,哪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需要考量、让人头疼的地方呢,真是让人不禁感叹,这重建个门可真是够烧脑的啦。
接下来要说的是非常有名的“合字谜”相关的事儿。那时候呢,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点心,这盒点心还挺不错的呢。不过曹操这个人,对零食压根就没多大的兴趣,所以他心里就琢磨着,干脆把这盒点心让大家分了去得了。
然而,要是直截了当地讲让众人把东西分掉吧,这可就会让曹操显得特别没水准啦。那怎么办呢?得把这话说得高雅、有档次一些。于是呢,曹操就挥笔写下了“一合酥”这三个字哟。
杨修瞧见眼前的情形后,那可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只见有一些点心摆在那儿,看起来十分美味的样子,关键是居然还能免费吃呢。这对杨修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心想着这下可终于能享享口福啦。随后,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其中一个点心,一下子就直接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当时众人看到这一情形后,都显得特别惊慌,纷纷开口说道:“要知道,这些点心可是塞北的贵人特意送给魏王的,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拿起来吃了呢?你难道就不担心魏王会因此而降罪于你吗?”
只见杨修听了之后,神色从容,不慌不忙地开口讲道:“这是魏王吩咐让我们吃的。”
众人听闻之后,一个个都满脸疑惑的样子。这时候杨修站了出来进行解释,他说道:“大家看啊,这里说的‘一合’呢,其实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人一口’。如此一来,很明显魏王的意思就是让咱们把这盒点心拿来分一分,然后大家都吃了它呢。”
在众人听到相关的情况说明之后,一下子就都明白了过来。随后呢,他们便把这一盒酥给你一点我一点地分掉啦,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份呢。
话说曹操得知了这件事儿,当下就接连不断地称赞起来。可实际上呢,他心里头,并不是真有多高兴的。为啥呢?毕竟,任谁也不会乐意有那么一个人,老是能猜中自己心里头的想法。这感觉就好比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似的,这么一来,倒好像显得曹操自己挺呆笨的呢。
最后要提到的是难度颇高的“猜字谜”环节。话说当时曹操看到了这样八个字,那就是“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呢。
话说曹操瞧见了这八个字,一开始的时候,他还真没太弄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呢。这时候呢,他就转头去问杨修,想听听杨修是怎么个看法。杨修把那八个字看了看之后,刚要张口说出答案来,曹操赶忙制止了他,说道:“你可先别说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让我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就这样,曹操一路上都在思索着,这一思索就持续了足足三十里地的路程。在经过这一番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他最终才给出了属于自己的解释。
要知道,这里是对“黄娟”这两个字进行一种特别的翻译解读哦。“黄娟”所表达的含义呢,其实是一种带有颜色的丝,这里说的颜色自然就是“黄”所指代的某种颜色啦,而“丝”就是单纯的丝织品的那个丝的意思哦。然后呢,把代表“颜色”含义的部分和“丝”这个部分重新进行组合,经过这样巧妙的一组合,最后就形成了一个“绝”字啦。
所谓“幼妇”,它所指代的是年少的女子。而把“年少女子”这层意思组合起来看的话,其实对应的就是一个“妙”字呢。
“外孙”这个词很好理解,指的就是闺女所生的儿子呢。而“外孙”这两个字组合起来,恰好能形成一个“好”字哦。接下来再说说“齑臼”,它所表达的意思是承受辛苦呢。有趣的是,“齑臼”这两个字还能组成另外一个字,就是“辤”字啦,这个“辤”字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辞职的“辞”字。
那么上面所提到的这八个字,它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绝妙好辞”呢。说起来,这猜字谜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特别特别烧脑哦。尤其是这最后两个字,真的是太难让人理解啦,让人琢磨好久都不一定能明白呢。
酒后被杀
在曹操与杨修之间,除了那三个已经广为人知的典故外,其实还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呢。而这个故事,是和“鸡肋”这两个字紧密相关的哦。
话说在那个时候,曹操和刘备之间正在汉中这块地方展开激烈的战事呢。就在这么个关键的当口儿,曹操的处境那可真是相当尴尬,就如同骑在老虎背上一般,想下都下不来啦,可谓是陷入了一种极为两难的境地。
刘备一直坚守着不出来迎战,这可让曹操头疼不已,不管怎么攻打,就是没办法把刘备给拿下。可要是就这么撤兵回去吧,曹老板心里那是一万个不乐意,毕竟都费了这么多功夫了,哪能轻易就撤呢。
曹操当时心里头,别提多心烦了。就在这么个心烦意乱的时候呢,有人过来询问当天的口令是什么。曹操呢,也没怎么细想,下意识地就张口说出了两个字:“鸡肋。”
来询问情况的那个人听到这番话之后,顿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可他心里虽然满是疑惑,却又不敢再多问什么,生怕问多了会惹出什么麻烦似的。就这样,他一刻也没多停留,赶忙匆匆离开了那个地方。
话说杨修知晓了当天的口令乃是“鸡肋”,随后,他便着手收拾起自己的物件,已然做好了要离开此地的准备。
在那个时候,大家看到杨修的举动后,就纷纷开口询问他:“你这样子,难道是打算在这关键时刻临阵脱逃吗?”
接着,杨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道:“我是绝对不可能去当逃兵的,要知道,是魏王下达了让我们离开的指令,所以我们才走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类似“吃鸡肋”的情况。所谓“吃鸡肋”呢,简单来讲就是那种感觉,就好比食物摆在眼前,吃起来吧,又没多少肉可吃,可要是直接扔掉呢,又觉得怪可惜的。这感觉和咱们现在啃猪蹄有点相似哦,啃猪蹄的时候吧,虽然也能吃到些肉,但可能也会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肉,可真要把没啃干净的猪蹄就这么扔了,心里又会觉得挺可惜的呢。
大家知道吗,即便心里有万般不舍,可到最后那如同鸡肋一般的东西还是得扔掉呢。就好比曹操当时的情况,他把汉中比作了鸡肋哦。这意思很明显啦,在曹操看来,汉中就如同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样,早晚都是要舍弃掉的。
要知道,这事儿迟早都是要放弃的,那还不如早点撤退还来得干脆呢。你看当时那情况,魏王都已经完全没心思再待下去啦。这杨修呢,也是个机灵的,一看这架势,马上就麻溜地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然后就赶紧回去了。
瞧,杨修走了之后,有一部分人就跟着他一起走了。可还有些人呢,胆子比较小,心里就犯嘀咕啦,想着人家曹操都还没下达让走的命令呢,这要是自己先走了,指不定会出啥事儿,所以就没敢跟着走。
之后呢,曹操确实是撤军了。那撤军回去之后又发生了啥事儿呢?在《三国演义》这部著作里描述的情况是,曹操一回营,就把杨修给处死了。为啥要这么做?理由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因为杨修提前离开了,在曹操看来,他这一举动扰乱了军心呢。
要知道,在正史记载里,杨修在那件事情之后回到军中,当时还并没有遇害呢。但是呢,他之前的种种行为确实是给军队带来了不良影响,扰乱了军心。就因为他的这些举动,曹操心里对他可就产生不满情绪了呢。
杨修这一回算是侥幸躲过了一场灾祸,可谁能想到呢,打这之后,他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后面可就没再这般幸运地躲过去啦。
在当时那个时期,杨修和曹操极为宝贝的儿子曹植之间有着很不错的关系呢。他们二人实际上是处在一种上下级的关系当中哦,杨修在与曹植的相处往来等事宜上,是处于相对从属、辅佐的这么一个位置,而曹植呢,则是在这种关系里相对处于主导、被辅佐的那一方哦。
杨修啊,那可是在曹植集团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呢,算得上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啦。说直白点,那就是日后曹植要是争夺王位的话,杨修可是相当靠谱的队友哦。而杨修这人又特别聪明,就这一点,曹植那是打心底里非常欣赏他。所以呢,这两人经常凑在一块儿,时不时地就一起喝酒,关系很是不错呢。
大家知道吗,有些人只要一喝醉了酒,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儿来呢。就好比曹植和杨修,他们俩在这方面那可就是特别典型的例子哦。
那时候啊,杨修和曹彰两人都喝醉了酒,也不知道是聊起了啥事儿,杨修居然直接喊曹彰“黄须儿”。要知道,这“黄须儿”可是曹操对自己儿子曹彰特别的爱称,那是饱含着曹操对儿子的那份亲昵之情的。杨修这么跟着喊,确实是不太妥当呢,怎么说也得注意下分寸,毕竟这称呼可不是随便能用的。
话说当时啊,也不知道曹植哪来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劲头儿。只见他不由分说地把杨修拉到了马车跟前,然后热情满满地对杨修讲,要带着他一同出去游玩呢。
你瞧,就这么着,那两人啊,一路撒丫子狂奔,最后来到了一处军事重地的大门跟前。瞅瞅他们这一通跑的架势,哪还有半点儿读书人的那种文雅模样,简直和人们印象中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形象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不知是借着酒劲壮了胆子,还是根本就没意识到眼前乃是军事要地,曹植居然强硬地要求门卫把门给打开。
要知道,曹植可是曹操的儿子呢。但就算有着这样的身份,那也绝对不能随意行事。就好比军事重地,那可不是能够随随便便就进去的地方,就算是曹操之子曹植,也得守着相应的规矩,不能乱来呢。
由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曹植便失去了与曹丕角逐太子之位的资格。其实呢,像这类荒唐的事儿,曹植可不止干过一回,他已然是多次做出让曹操感到难堪、脸上无光的举动了。
就因为某件事,杨修把曹操给惹得大发雷霆了。结果呢,曹操一气之下,直接就下令把杨修给杀了。
老牛舔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缘由,而这缘由是和杨修的家族存在关联的。
大家应该都晓得袁绍他家有着“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吧,其实啊,杨修他们家同样也是如此呢。杨修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这三代人可都担任过东汉时期的太尉一职,那地位也是相当高的。而且呢,杨修的母亲还出身于袁绍所在的那个大家族哦,这么看来,杨修家的门第也是相当不凡的。
曹操这个人啊,他心里头其实是最容易对那些有着大家庭背景的人产生怀疑的呢。而与之相反的是,他所重用的好多人呢,都是没什么大背景的,就是那种出身比较普通的人啦。
要知道,曹操和袁绍那可是死对头啊。从辈分这方面来看呢,杨修其实算得上是袁家的外甥。就因为这样的关系,曹操心里头对杨修自然是会有所不满的。
咱们来看看杨修的父亲杨彪的情况。当初曹操可是差一点儿就把杨彪给杀了呢,好在后来经过其他人的一番劝说,曹操这才打消了杀杨彪的念头。然而,可惜的是,杨修就没他父亲这么好运啦,最终没能逃过厄运。
实际上呢,前面所说的那些都只能算是一些表面上能看到的原因啦。而最最根本的因素,还得说是双方在政治观点上存在着差异呢。这也就表明了,在涉及政治的诸多方面,曹操和杨修那可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两个人哦。
大家知道吗,人与人之间要是政治观点不一样,那可就很难相处融洽,一起共事什么的就更难了,而杨修之所以最后遇害,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个,就是因为他和别人政治观点不同。而且呢,这还不算完,杨修还有另外一个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经常酒后乱说话,这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也是很容易惹出麻烦的。就因为这政治观点不同的一大“罪”,再加上酒后乱言的这另一大“罪”,最终使得杨修落得个遇害的悲惨下场。
杨彪在当初那个时候,他和曹操在政治观点方面是存在分歧的。不过呢,曹操要想杀一个人,那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而杨彪呢,恰好就没有给曹操提供这么一个合适的能让其下手杀他的理由。所以呢,最终杨彪就得以活了下来啦。
杨彪得知儿子遭遇不幸而遇害身亡的消息后,心里别提有多悲痛了。那种痛啊,就像一把刀狠狠地扎在了他的心上,让他整个人都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也正因如此,本来上了年纪身体就不如从前的他,越发消瘦了下去,仿佛身上的精气神都随着儿子的离去而一点点消逝了。
曹操这人可真是够狠的,玩起手段来那叫一个杀人诛心呐。他心里其实明明白白地知道杨彪为啥会变瘦,可即便如此,他却还故意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跑去问人家杨彪怎么瘦成这样了。这不明摆着就是明知故问,故意要让杨彪心里不好受嘛。
话说当时,杨彪听闻了相关的事情之后,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他说道:“我,虽然没有像金日磾那般具备深远的见识和英明的决断,但是呢,我内心怀着的可是如同老牛舔犊一般的深厚情感!”这话一出口,曹操听在耳中,脸色一下子就变了,那神情明显有了变化。随后,曹操居然还向杨彪道了歉呢。
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句话,居然厉害到能让曹操都出面道歉呢?
金日磾称得上是西汉时期一位相当厉害的人物。他原本是匈奴人呢,不过后来选择投靠了大汉王朝。要说这人呐,那眼力见儿可真是不错,所以没多久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重用啦。
在那个时候,金日磾家里有两个儿子呢。这两个孩子平日里接受的教育很不错,所以特别懂事乖巧。也正因如此,汉武帝对金日磾的这两个儿子格外喜欢呢。
金日磾年纪渐渐大了起来,他有个儿子却愈发地放肆无度。这儿子和汉武帝相处的时候,偶尔闹着玩一下其实也还勉强能说得过去,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还和皇宫里的一个宫女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
金日磾偶然间察觉到自己儿子与一名宫女在一起时,那神情显得极为恍惚,举止也有些异样,再仔细一看,儿子身上的衣服还略显凌乱。见到这般情形,金日磾顿时火冒三丈,在极度的气愤之下,他竟然做出了一个极为惊人的举动,直接就把这个儿子给杀害了。
汉武帝听闻此事后,顿时气得满脸怒容,他十分严厉地责问道:“你究竟出于何种缘由,非要去杀害那些无辜的孩子?”
金日磾发觉那孩子年纪虽小,却已然开始肆意妄为起来。他心里担忧啊,想着这孩子要是就这么继续下去,日后保不准会给汉武帝惹出更大的麻烦事儿呢。于是,为了彻底杜绝这种后患,金日磾狠下心来,直接就把这孩子给杀了。不得不说,从这事儿能看出,金日磾可真是个行事够狠的人呐。
这么来说吧,杨彪曾经讲过那么一句话,他这话的意思呢,就是在表明:“我,没像金日磾那样做到狠下心来把自己的儿子给杀掉,这是为啥呢?原因就是我能够如同老牛爱护小牛犊一般,对自己的儿子满是疼爱之情。”
曹操听闻相关事情之后,内心也是极为感动的。要知道,那可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自己对孩子的那份情感自然是极为深切的。就因为这样一件事呢,后来便由此衍生出了一个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典故,也就是“老牛舔犊”啦。这个典故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那种深切的疼爱之情呢。
从这里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察觉到,在这个故事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只剩下杨彪独自一人沉浸在伤心之中。这也难怪,毕竟他遭遇的可是失去儿子这般沉重的悲痛呢,任谁碰上这样的事,恐怕都难以承受,所以杨彪会如此伤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曹操一直就瞧不上杨修,最后也成功地把杨修给除掉了。不过呢,杨彪说过的一句话,倒是让曹操深受触动。这杨彪啊,那可是杨修的父亲,儿子没了,做父亲的心里得多难受。他说的那句话,真的是让人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即便曹操是做出除掉杨修这一举动的人,也不禁会为杨彪那句话里饱含的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深情所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