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典籍一直认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就是“气”,它同时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而在我们普通人习惯的说话里面,也有“人活一口气”这样的句子,这些习以为常的说法,其实都是在强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但在中医理论里,“气”不但生成复杂,来源不一,最主要还是分成很多种。
气的功能至少有五个方面: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
而和“气”有关的病症也有气虚、气郁、气滞、气阻等,心气虚、肺气虚,肝郁气滞、肺气阻塞等临床常见。
《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这是中医对于“气虚”的最早描述。
正是因为“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中医养生,总以养气为首务。我们总结历代医家关于“气”的描述,至少有如下5个方面:
1、少思虑养心气:
心气也就是指心的功能运动,在中医理论里,有时候也特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如果心气不足,一些问题便悄然滋生。
《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一个人的思想情绪,最是容易消耗宝贵的心气。
《灵枢·本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这些经文都五一不是在告诉人们,各种心理因素、思虑过度的影响,都会直接消耗心气,首先是让心出现怵惕思虑、喜乐无极、悲哀忧愁、恐惧不解,然后引发相关脏腑的病变。
2、莫嗔怒养肝气:
嗔怒,那是一种犹如狂风暴雨般的强烈情绪,当我们那脆弱的自尊受到威胁或损害时就会出现。会引起身体的胀痛,让我们的胸膛感到沉闷而不舒畅。
不仅如此,嗔怒还会导致消化机能紊乱,甚至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更为严重的是,过度的嗔怒会使血压急剧升高,甚至引发猝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因此,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就如同把握住生活中的一叶扁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让嗔怒之火燃烧我们的理智。
3、薄滋味养胃气:
胃气,是人体消化吸收之源,充沛则身康体健,匮乏则疾病缠身。中医有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胃气之重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更是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昭示了胃气在人体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肥甘厚味之欲,往往使人伤害到机体的胃气,正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此,珍视胃气,节制饮食,方能保持身体健康。
4、少言语养肺气:
《黄帝内经》说“肺司呼吸”,它主宰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气不足,则咳嗽、乏力、畏风、自汗、易感等诸般不适纷至沓来。
除疾病因素外,话多语稠也会耗损肺气。中医有言“多言耗气”,诚不我欺。
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曾告诫世人:“莫多言,多言则气乏”,认为长寿的人就要“少语”。也只有这样,少语气得充养,不致无谓耗散。
5、节房室养肾气:
肾气,乃肾之机能,犹如生命的火焰,点亮我们生命的旅程。其主要在生殖、生长及发育等环节中绽放光彩。
《黄帝内经》有言:“房劳伤肾”,告诫我们要节制欲望,少欲养身,如此则精气充沛,血气旺盛,身体自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