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最近阶段虽然因为股价上涨,一度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但是根基并不牢固。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英伟达Q3营收为350.8亿美元,同比大增94%,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31亿美元;在GAAP规则下,净利润为19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74亿美元;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81美元(非GAAP规则),高于市场预期的0.74美元。
英伟达毛利率升至73.5%,略高于分析师预期。
英伟达预计其第四财季营收为37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71亿美元,当然,有分析师最高预期可达410亿美元,英伟达对应的股价高达190美元每股。
但是在英伟达发布季报数据后,业绩超市场预期,股价却迎来了连续几天的调整。为何英伟达股价会出现这种结果?
因为,英伟达已经高处不胜寒,必须体现更大、更长久的盈利空间和前景才能支持投资者对他的持股信心,才能空中加油,继续他的市值继续高速成长的神话。
英伟达虽然是现在全球AI算力芯片当之无愧的王者,市场占有率超过80%以上,但是英伟达一直有一个巨大的危机压力,就是被自己的大客户自研所取代。比如亚马逊已经开始将Trainium2芯片运送到位于俄亥俄州等地的数据中心,并计划在主要数据中心集群中进行更广泛的部署。还有Google的Tensor,华为的昇腾,Meta的AI芯片,苹果用来计算Apple Intelligence的自研AI芯片等等都已经实装或至少在路上,而它们最终会更加匹配各个大厂自身对AI训练的特殊需求,并且以更低的成本取代英伟达的计算卡。
这就是为什么笔者热谈哥最近看好护城河更深的半导体中上游厂商如阿斯麦,台积电、AI应用厂商如微软、Meta,偏向定制的厂商博通和迈威尔,而相对看空英伟达的原因。CUDA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鸿沟,大客户自研AI芯片是这家公司未来的一颗大雷,或许总会有引爆的一天。
当然,最乐观的预测是未来AI的需求会高到即便如此,也有大量对NVDIA芯片的额外需求产生。或者NVIDIA自身进入大量的AI中间层和软件领域从而巩固优势,然而一旦从垄断高毛利的环境进入群狼环伺,如履薄冰的境地,它就再也不是一个能像这两年一样如此舒服赚钱的公司了。
另外,全球AI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发展瓶颈。
一是中美都同时面临算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也就是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可能用不到那么多算力,那么再先进的AI芯片GPU意义又何在呢?只是去打比赛吗?
二是,最近英伟达一会说搞机器人,一会要搞量子计算,总觉得有点像A股企业搞概念维持股价的味道,就算这次BLACKWELL散热问题解决了,那下一个在算力焦虑已经切换为算力过剩的背景下,他打算用什么产品升级或跃迁来维持股价呢?
人工智能这种比肩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就算最后取得了预期成果,也可能在过程遇到应用不足、AI算力过剩的困境,就好比第一次互联网革命期间很多互联网公司股价危机一样,不得不防。
如果真得因为英伟达技术困境和算力过剩问题引发巨震,对中国会不会反而是好事呢?美国制裁我们的,以英伟达的先进制程芯片为首,如果证明当下并不需要那么先进的AI芯片GPU,中国岂不是赢得了更多追赶时间——我们能够在现有算力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相关产业予以消化,也许更先一步取得人工智能革命的产业成果。以及,我们对光刻机的先进进程,也不需要那么焦虑了。
那么这个重磅的悲观预期,如果一旦发生,恐怕还是会连累到每一片中美两国相关的雪花。包括国内一些还在模仿英伟达的AI算力芯片企业,及国内英伟达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相关企业。尽管从微观来说,因为算力出现阶段性结构化过剩,会出现更大竞争和淘汰,毕竟现在AI算力过剩问题并不代表算力运用缺乏科研及产业需求。但是宏观坍塌事件一旦发生,人们是来不及分辨哪块瓦片是完整的,这也成了我当下最为警醒AI领域及相关公司潜在股价危机的重大事项——投资者不立危墙之下呀。
美国商务部出口管制层层加码,英伟达被迫退出中国AI算力芯片市场这是硅谷深秋的清晨,英伟达总部大楼玻璃幕墙映射着金色的阳光。黄仁勋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攥着最新的市场数据报表,眉头微蹟。
"又一次?"他轻声自语。办公桌上的显示器还亮着,屏幕上赫然是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出口管制通知 - H20系列芯片将被纳入限制清单。
玻璃幕墙外,枫叶随风飘落。这座承载着AI芯片梦想的大楼,见证了英伟达从GPU霸主到AI时代领军者的蜕变。2024年,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科技巨头阵营中的新贵。
"老黄,这回真够呛。"资深芯片分析师张磊推门而入,"H20已经是极限让步版本了,算力只有H100的20%,再砍性能还有啥意思?"
黄仁勋沉默片刻,缓缓放下手中的报表:"市场就是市场,没有谁离不开谁。"
回溯时光到2023年,英伟达凭借A100、H100系列AI芯片称霸全球。这两款"芯片之王"支撑起ChatGPT等大模型训练,让英伟达坐拥百亿美元营收。彼时,中国市场贡助了英伟达四分之一的营收。
随后美国政府祭出禁令大棒,英伟达转向推出"特供版"A800、H800。这两款阉割版芯片虽性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了相当竞争力,获得中国客户普遍认可。
禁令再度升级,英伟达被迫推出H20。这款芯片售价不菲,却只有H100性能的五分之一,比华为昇腾910B还要逊色。
尽管如此,囿于产能和替代方案限制,不少中国企业仍不得不购入H20。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英伟达靠H20在中国市场保住了20%-25%份额。
台北101大楼45层,某半导体分析师办公室。"美方这次是要赶尽杀绝啊。"分析师指着最新报告,"H20都要禁,英伟达中国市场营收起码腰斩。"
坐在办公室另一端的助理插话:"听说有客户H20订单已经被拒了,以后新单也不接了。"
夜幕降临,硅谷再次陷入沉寂。英伟达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黄仁勋办公室的灯光映照着他疲惫的身影。显示器上实时更新着股价走势,投资者对H20禁令反应强烈。
"每个风口都有逆风期。"站在窗前,黄仁勋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找到平衡点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AI算力芯片市场被限,黄仁勋来中国大湾区只为英伟达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英伟达借助人工智能腾飞,但是美国的经济体制之下英伟达只不过是华尔街的玩具,是用来收割概念的工具而已。
之前笔者就写过类似的文章,英伟达虽然现在非常红火,但是在美国体制和工业体系之下英伟达也好,人工智能也好都无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无法转化为真正大规模提高生产力的人工智能,英伟达在失去收割资产的工具价值后就会被抛弃。
英伟达现在急于寻找能够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大规模解放生产力的途径,需要为千万个产业赋能,而中国大湾区作为全球唯一的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高度发达的地区,满足了英伟达将人工智能脱离金融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所有条件,无论是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在中国大湾区都可产业化。同时英伟达也将借助人工智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契机,稳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的地位。
这几天,黄仁勋来中国大湾区实际是在寻找让英伟达脱离金融化转化为生产力的出路。
英伟达加快打造各类基础AI大模型,拓展未来新市场最近,英伟达NVIDIA向外展示可修改声音和生成新声音的AI模型 Fugatto。
英伟达周一展示了一种用于生成音乐和音频的新型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可以修改声音并生成新奇的声音--该技术面向音乐、电影和视频游戏的制作者。该技术被称为 Fugatto,是 Foundational Generative Audio Transformer Opus 1 的缩写。
该技术与 Runway 等初创公司和 Meta 等大型公司展示的其他技术一样,可以 根据文本提示生成音频或视频。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 NVIDIA 版本可以根据文字描述生成音效和音乐,包括新奇的声音,例如让小号发出狗叫声。
它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接收并修改现有音频,例如将钢琴演奏的乐句转换成人声演唱的乐句,或者将口语录音改变口音和表达的情绪。
NVIDIA 公司应用深度学习研究副总裁布莱恩-卡坦扎罗(Bryan Catanzaro)说:"如果我们想想过去 50 年的合成音频,现在的音乐听起来已经不同了,因为有了计算机,因为有了合成器。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音乐、视频游戏和想要创造事物的普通人带来新的能力。"
虽然OpenAI等公司正在与好莱坞电影公司就是否以及如何将人工智能用于娱乐业进行谈判,但科技公司与好莱坞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紧张,尤其是在好莱坞明星斯嘉丽-约翰逊指责OpenAI模仿她的声音之后。
NVIDIA 的新模型是在开源数据的基础上训练出来的,该公司表示仍在讨论是否以及如何将其公开发布。
卡坦扎罗说:"任何生成技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人们可能会利用它生成我们不希望他们生成的东西。我们需要对此小心谨慎,这也是我们没有立即发布这一技术的计划的原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创建者尚未确定如何防止技术被滥用,例如用户生成错误信息或通过生成受版权保护的角色侵犯版权。
OpenAI 和 Meta 同样没有透露它们计划何时向公众发布可生成音频或视频的模型。
英伟达(NVDA.US)下一个“井喷式增长业务”:汽车芯片会成为新蓝海吗?当全球数据中心AI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US)公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时,所有投资者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家市值高达3.5万亿美元的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数据中心业务部门。但随着英伟达堪称“吸金利器”的数据中心业务可能因高基数以及客户集中度过高开始出现增速减缓,市场开始憧憬英伟达的下一个“井喷式增长业务”。近期全球自动驾驶热潮可谓如火如荼,因此英伟达长期以来显得“非常低调”的汽车芯片业务,开始被华尔街分析师不断提及。
Q3财报数据显示,得益于亚马逊(AMZN.US)、谷歌(GOOGL.US)、微软(MSFT.US)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等大型科技公司们对英伟达H100/H200以及新推出的Blackwell架构AI GPU的炸裂式需求,这些科技公司继续斥巨资新建设或扩建全球各大AI数据中心,全球布局人工智能的这股狂热浪潮未出现丝毫的消退迹象。
英伟达AI GPU堪称是驱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最核心基础硬件。英伟达连续多个季度无与伦比的“炸裂式业绩”,凸显出随着ChatGPT以及Sora等重磅生成式AI应用陆续出炉,人类社会逐渐步入AI时代,全球企业以及核心政府部门对人工智能(AI)最核心基础设施硬件——英伟达高性能AI GPU的需求持续井喷式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数据中心业务部门所贡献的营收占英伟达Q3高达350亿美元总营收规模的近90%。数据中心业务部门,目前乃英伟达最核心业务部门,正是该部门提供的H100/H200以及Blackwell架构AI GPU为全球范围数据中心提供无比强大的AI算力基础设施。财报显示,随着全球布局AI的浪潮如火如荼,该业务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2%,达到308亿美元,但是相比于前几个季度增速放缓。这一数据大幅超出华尔街预期,并且超出英特尔与AMD的合计营收。
自动驾驶浪潮如火如荼,市场无比看好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
相比之下,英伟达的汽车芯片业务部门仅占整体总营收的1%,长期以来被投资者们忽视。然而,相比于数据中心业务增速呈现出的下滑态势,其汽车芯片业务增速可谓呈现教科书般的增长曲线,Q3的同比增速扩大至72%,环比增长30%,与高性能SoC汽车芯片最强竞争对手高通(QCOM.US)的惊人增长速度相似。
越来越多华尔街分析师表示,随着特斯拉引领的自动驾驶浪潮持续风靡全球——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对于全自动驾驶的审批进度可能大幅加快,高性能的SoC汽车芯片需求可能呈现指数级猛增趋势,而英伟达Orin芯片以及明年初将量产的Thor芯片,无论是性能还是受欢迎程度,堪称“全球汽车行业的H100/H200以及Blackwell”。
因此汽车芯片业务,可能成为英伟达至关重要的“多元化业务”愿景的核心催化剂,并且大幅缓解华尔街投资机构们对于英伟达业绩过于依赖微软、亚马逊以及谷歌等少数美国科技巨头极度依赖的谨慎情绪。
虽然汽车仍主要由钢铁制成,但汽车内部,尤其是大势所趋的“电动汽车”内部的硅元素,正逐渐成为不同汽车品牌之间的重大区别。炫酷的信息化娱乐以及精细化的导航系统是芯片制造商们早期的机遇,现在,电动汽车各项基于“车联网”的智能化功能——智能化使得电动汽车功能指标愈发全面,甚至某些电动汽车车型能够覆盖的功能超越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全球竞相追逐的辅助驾驶以及自动驾驶功能,更是大幅增加了依赖半导体的新型复杂系统。
全球电动汽车领军者特斯拉(TSLA.US)、谷歌旗下Waymo等大型科技公司推动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更多、且TOPS AI算力更高的汽车芯片。根据标普全球汽车市场研究公司(S&P Global Mobility)的最新预测数据,到2028年,平均每辆汽车内置芯片的价值将从2020年的仅仅约500美元大幅升至1400美元,反映出“智能化”乃汽车行业近年发展的大方向。假设届时全球售出1亿辆汽车,这将是一个超过1400亿美元的史无前例市场,规模扩张速度堪比无比火热的数据中心AI芯片。
英伟达DRIVE Orin汽车芯片,全面集成GPU、CPU以及深度学习加速器(DLA)等,被业内视为电动汽车的“超级计算机”,其高度集成的设计使其能够处理大量并行计算任务,可提供 254 TOPS 算力。得益于Ampere架构的GPU,以及采用Arm Cortex-A78AE核心所提供的高效通用计算性能,DRIVE Orin在高负载AI推理和高性能计算任务中表现出色,满足覆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全自动驾驶(FSD)在内的所有高性能需求。DRIVE Orin支持从L2级到L5级别的自动驾驶,它能够处理复杂的AI算法,如图像识别、物体检测、路径规划等,确保车辆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运行。
英伟达另一款性能更加强大的DRIVE Thor则计划于2025年量产。据了解,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显示,Thor芯片内部拥有高达770亿个晶体管,提供高达2000 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的AI算力,该SoC汽车芯片融合了CPU、GPU和处理Transformer大模型的引擎,支持多实例GPU(MIG)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隔离。
芯片群雄逐鹿汽车芯片
除了特斯拉选择自主研发路线,开发出专属于特斯拉的定制版HW系列SoC芯片,许多汽车制造商都非常依赖英伟达的系统级芯片(SoC)来支持旗下品牌车辆的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智能化驾驶和信息娱乐系统,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汽车、捷豹路虎、沃尔沃和现代等传统造车巨头,以及比亚迪(BYD)和“蔚小理”等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新势力。
除了英伟达,其他芯片巨头也在积极追逐这一潜在市场。聚焦智能手机芯片的芯片巨头高通近年来持续加码汽车芯片业务,在最近一个季度获得了8.99亿美元的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0%。虽然英伟达CEO黄仁勋可以为汽车制造商们提供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信息娱乐系统和高达L5级别的自动驾驶,但高通芯片在低功耗移动芯片方面的独家背景使其在无线连接和通用处理能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据悉,在10月,高通宣布与Alphabet旗下谷歌进行深度合作,将高通汽车芯片与Android Automotive汽车操作系统集成。英伟达长期以来的PC领域竞争对手英特尔(INTC.US)所支持的汽车芯片巨头Mobileye Global(MBLY.US),正试图将摄像头系统的优势转化为在全自动驾驶领域的同等优势地位。
这些芯片巨头都在进军一个前景光明的全新汽车市场,并且聚焦于汽车芯片市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单一化的营收渠道,获得华尔街对于这些芯片公司股价和市值的强力支持。比如,英伟达将能够摆脱依赖于少数几家巨头:其前三大客户占其营收的三分之一以上。
随着汽车高科技功能加速普及,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将需要现成的一体化软硬件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们看来,自动驾驶功能,是ChatGPT等重磅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关键一步,这一领域的任何新进展很可能将对人形机器人和其他潜在的人工智能终端设备产生有益影响,对于汽车制造商们来说,打造出杰出的自动驾驶系统,将是未来量产人形机器人等高端AI工业产品的基础。
我是热谈哥
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