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加入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墨卿烟
编辑|墨卿烟
【前言】
在中华抗战的烽火岁月里,涌现了无数英勇的抗日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血与火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其中有一位名叫吕俊生的英雄,他的传奇一生堪比古代英雄吕布的英勇。
听到“吕布”,你或许会想到电视剧中的神话般人物,但吕俊生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凭借着单人一战、刀劈27个敌人、活着立下8次一等功的惊人战绩。
那一天,他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他为什么被誉为“军中吕布”?
【命运初始到战场传奇】
吕俊生出生在河北邢台的一个贫困家庭,家境并不富裕,经常为了一顿饭发愁,那时候的农村家庭,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常常让人捉襟见肘,但吕俊生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体格。
虽然生活艰难,他的身高却异常出众,12岁的时候,已经比大部分同龄人要高很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体重也不断增加。
由于家里实在养不起他,13岁那年,吕俊生决定外出谋生,这样的决定让他经历了不少苦难,为了能吃饱饭,他做过各种杂活,吃过不少苦头。
尽管如此,他的身体依然在这些磨砺下变得更加结实,身高也逐渐突破了1米90,成为了一个强壮的青年。
彼时,日军侵略的消息席卷华夏大地,吕俊生亦闻八路军英勇事迹,心中满是愤懑与不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吕俊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八路军,他决心为国出力,亲自走上了战场。
虽然在此之前,吕俊生并没有正式的军事训练,但凭借着多年的劳动经验和他那惊人的体力,他在短短时间内就适应了军队的生活。
刚入伍时,他就以吃苦耐劳、勇敢坚韧的个性赢得了战友们的喜爱,吕俊生从不惧怕危险,还总是争着做最艰难的任务,迅速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雄。
吕俊生的传奇,真正开始于1938年的夏津战役,那时的八路军并不占优势,敌人装备精良、兵力众多,但吕俊生却丝毫不退缩。
他站在战场上,像一座巨大的铁塔般屹立不动,与那些日军精锐的武士进行近身肉搏,与敌人进行白刃战时,吕俊生凭借自己巨大的体格和力量,每挥一刀就有一个敌人倒下。
敌人的数量和武器的优势丝毫没有让他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尽管自己受了伤,吕俊生依然坚持战斗,最终用他的刺刀,击杀了27名日军。
这个战果一经传开,立刻让他声名大噪,战友们纷纷称他为“军中吕布”,而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一等战斗功臣的荣誉,他是如何击杀掉27名日军的呢?
【刀劈27个鬼子】
1938年7月,吕俊生所在的八路军部队在山东夏津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尽管敌人装备精良,兵力远远超过自己,但吕俊生并没有因为敌强我弱而感到丝毫畏惧。
面对困境,他依然选择了主动出击,那时日军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62,与吕俊生的近2米的身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吕俊生的出现,就像一座巨大的铁塔屹立在敌人面前,他迅速冲入敌群,刀刀见血,战斗中没有丝毫的退缩,敌人的围攻没有让他感到恐惧,反而激发了他更加狂暴的战斗欲望。
那时的吕俊生手持刺刀,像割韭菜一样在敌人之间穿梭,任何敢于接近的日军都无法逃脱他致命的攻击。
他挥舞刺刀,动作迅猛且精准。每一次刺刀刺入敌人躯体,仿若能听见鲜血迸溅之声。
敌人的抵抗在吕俊生的疯狂进攻下逐渐崩溃,虽然自己也在激烈的战斗中受伤,但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反而愈战愈勇。
在这场战斗中,吕俊生凭借惊人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仅凭一人之力,斩杀了27名敌人。这个惊人的战绩在八路军内部迅速传开,令无数战友为之震撼。
夏津战役之后,吕俊生的名字便响彻了整个八路军,在战后的统计中,所有人都为吕俊生的英雄事迹而感到震惊。
敌人那时的军力并不弱,然而面对吕俊生的英勇表现,他们没有成功进攻,反而被迫撤退。
吕俊生不仅获得了“一等战斗功臣”的荣誉称号,还被称为“军中吕布”,这个外号是对他勇武的肯定,更是对他战斗力的最大褒奖。
他依靠力量取胜,他在战斗中所展现出来的冷静、沉着与智慧,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斗指挥官。
接下来的战斗中,他更是屡次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勇气,完成了多个令人惊叹的战斗任务。
夏津一役过后,吕俊生的英勇表现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也让他迅速晋升为部队中的重要成员。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继续在战场上创造奇迹,先后击杀了17名敌人,再次震惊了整个八路军,吕俊生的英勇事迹已经不止是靠单打独斗取胜,他逐渐展现出了更为全面的战斗能力。
【英雄气概】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吕俊生再次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场大战,这一次,他是依靠自己超凡的体力和勇气,还将战术和智慧融入到自己的作战中。
作为冀南军区青年纵队的一员,吕俊生已经不再是仅仅依赖冲锋陷阵的战士,而是一位更加全面的战士指挥官。
在百团大战中,吕俊生的任务是攻打敌军的高邑车站,敌人虽然驻扎在一个坚固的碉堡里,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畏惧,反而激起了他更加奋勇向前的决心。
这场战斗中,吕俊生亲自指挥,采取了巧妙的战术,他首先让部队轰炸敌人的外围墙壁,炸开一个缺口,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使敌军的火力集中到缺口处。
等敌人将注意力转移后,吕俊生带领部队快速突入敌阵,进行猛烈的攻击,即便如此,敌人依旧坚守碉堡,重型机枪的火力让八路军的进攻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局面,吕俊生冷静地分析形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决定亲自去拔掉敌人的机枪阵地。
随着战局的紧张,吕俊生开始向前推进,利用不断变化的掩护位置,悄悄接近敌人的碉堡。
终于,吕俊生趁着敌人的机枪轮换时,快速冲上去,一把将正在喷吐火舌的机枪从碉堡内拉出来,摔到一旁,然后迅速击毙了机枪手。
在敌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吕俊生成功摧毁了敌军的火力点,还帮助自己的队伍打开了进攻的通道,敌军的防线被突破,吕俊生的部队最终顺利攻占了高邑车站。
他的这一举动,极大地鼓舞了战友们的士气,使得整个部队能够顺利推进,最终取得了胜利。
胜利的背后,吕俊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机枪的火力过于强大,他的双手在接触机枪的瞬间被烫伤,留下了深深的伤疤。
尽管如此,吕俊生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奋战的决心,这场战斗后,吕俊生不仅再次获得了一等战斗英雄称号,还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在部队中的英雄形象。
此时的吕俊生,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依靠蛮力的战士,而是一位在战场上能运筹帷幄的指挥员,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为队伍争取胜利。
【英雄晚年】
战后的吕俊生同样令人敬仰,经过多年的战争,吕俊生的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尤其是多次负伤后,吕俊生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1950年,吕俊生参加首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
尽管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吕俊生依然决定退役,他多次向组织提出回到故乡的请求,理由是自己的伤病已使他无法继续参与战斗,而他也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1955年,吕俊生回到河北老家,尽管已经不再参战,但他依然坚持参与地方的建设,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家乡,他参与了农村建设和公益工作,保持着战士的本色。
晚年的吕俊生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战斗精神,有一次,他在夜路上遇到了一群狼,虽然年岁已高,身体也因伤病困扰,但他依然凭借着超人的体力和勇气,徒手击杀了三只狼。
尽管生活已经变得平凡,他依旧保持着强悍的体魄和勇气,在这段日子里,吕俊生的传奇故事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在每一位了解他的人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了不朽的传说。
1970年,吕俊生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享年63岁,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
吕俊生的骨灰被安放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成为了后人纪念他的一块圣地,吕俊生的一生,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祖国的尊严而燃烧的。
【结语】
吕俊生,这位“军中吕布”以他无畏的英勇和顽强的毅力,为抗战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英雄的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正如吕俊生那深深的伤疤,它永远镶嵌在我们心中,提醒我们勇敢、坚定、不屈。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08-20发布的《吕俊生的三个绰号》
中国经济网2015-07-01发布的《巍巍太行铸英魂:全国战斗英雄吕俊生后人回忆前辈抗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