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饭到底多吃还是少吃?医生:上年纪的人,吃饭要牢记这3点

心灵瑜伽疗说 2025-01-28 00:01:06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吃饭七分饱”这句话,几乎成了健康饮食的金科玉律,很多人习惯性地遵循这条准则,认为这样有助于保持健康、减缓衰老。

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很多老年人坚持“七分饱”这一原则,结果却导致了体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饮食观念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吗?

不要吃太多

“吃得少,活得长”是很多老年人对饮食的普遍认识,于是,他们往往选择少吃点,甚至控制自己吃饭的量。

有些人一天只吃两餐,吃到七分饱后就停止,认为这样能够减少身体的负担,有助于长寿,然而,这种过度节制饮食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负担。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她每天都按照“七分饱”来控制食量,觉得自己这样既能避免吃太多,还能维持体重,保持健康。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她逐渐感觉到体力下降,常常感到虚弱,容易疲劳,经过检查,我发现她体内的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年纪大了,应该根据身体的需要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饭菜最好软烂

有些老人仍然习惯吃硬的东西,甚至喜欢吃干硬的面包或者直接吃大块的肉,这样一来,食物往往会停留在胃里更长时间,胃肠负担加重。

我曾遇到一位从事建筑行业的老人,他平时习惯吃大块的排骨和牛肉,但总觉得自己吃得很过瘾,可是,吃完这些硬食物后,他常常觉得胃部不舒服,出现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

经一段时间检查,我发觉他长期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致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运转效率降低,因此,我建议他将食物调整为更易消化的炖菜、炖汤,避免食用硬度大的食物。

软烂的食物不仅能减轻肠胃的负担,还能确保更好的营养吸收,炖煮、蒸煮、煮粥等方法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烹饪方式。

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

说到食物的温度,很多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食物过热或过冷对胃肠的影响,常见的情况是,一些老人喜欢吃热汤或者刚出锅的食物,吃完后感觉温暖,仿佛是对身体的一种滋养。

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近花甲的退休职员,每至餐点,他总爱喝一大碗新煮好的热汤,有时甚至食用刚出锅的食物。

结果,胃部有灼烧感,食用热汤后,食道也出现灼热痛感,令人极为不适,经检查,其食道与胃黏膜存在轻微损伤。

所以,人至暮年尤需注意,食物温度务必适中,过热的食物易刺激胃肠,过冷者亦会引发胃肠不适。

建议食物温度保持在40-50度之间,这样既不会过烫,也能确保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

分餐多次更适合

“七分饱”这种观念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大家也总是把目光集中在每一顿饭吃多少,结果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每个人的胃肠功能是有限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消化能力逐渐下降,过于丰盛的餐食反而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胃肠不适。

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患者,长期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后有着较为规律的作息,他一直坚持着三餐准时吃,且每餐都吃得比较饱,刚开始,他觉得这样吃得很满足,生活也很有规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自己餐后容易感觉胃胀,饭后精神也不集中,甚至偶尔会有便秘的情况发生。

检查后我们发现,他胃肠的蠕动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有效率,尤其是在一次腹部超声检查中,我们发现他胃内滞留食物的时间过长,胃壁厚度有轻微增厚的现象。

我们调整了他的饮食方式,建议他分餐,多次进食,每餐量适中,每日保持5至6餐。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不仅有效避免了胃部不适,也有了更多的能量支撑日常活动,逐渐地,他的消化系统得到了缓解,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年纪大了后,食物的量和进食次数应该合理分配,三餐也许不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分餐进食,更符合老年人胃肠的生理需求。

避免生食

生食的蔬菜虽然能保持原有的营养,但某些蔬菜中的细菌、寄生虫卵和草酸等成分,不容易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反而可能对肠胃造成负担,甚至引发食物中毒或肠胃不适。

我曾遇到一位年约六十岁的退休职员,他长期喜爱生吃各种蔬菜沙拉,尤其是喜欢吃生蘑菇和一些带皮的胡萝卜、番茄等。

通过详细的检查,发现他体内有轻微的肠道菌群失调,而且由于过多食用生蔬菜,他的肠胃也积存了过多的不可消化物质。

对于某些容易带有细菌的食材,特别是肉类和海鲜,一定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某些绿叶菜、根茎类蔬菜,煮熟后能够有效消除其中的草酸和其他不易消化的成分,帮助胃肠更好地吸收。

食材的新鲜和质量

现代人很多人追求快餐与便利,尤其是年纪稍大的朋友,往往因为时间问题,选择了即食食品或者外卖,这些食物的便捷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们的营养含量、食材的新鲜程度,往往大打折扣。

有位年长患者,长期吃速冻食品,简单的加热就可以食用,然而,不久之后,她开始感觉到身体浮肿,血压也开始波动不稳。

通过检查,发现她的钠离子浓度较高,血糖也有轻微升高,原来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速食食品,使得她的血液成分发生了不良变化。

因此,随着年纪的增长,食物的新鲜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建议老年朋友,尽量购买时令蔬菜、新鲜的鱼类和禽肉,避免那些加工过的、保质期长的食物。

年纪大了,吃饭并不是单纯的遵循“七分饱”的原则,而是要根据身体的需求来合理调整饮食。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我们不仅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还能更好地应对岁月的挑战,每个年长朋友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饮食,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限制食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饭七分饱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凤,苏恩惠,郭丹丹,等.老年多重慢性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护理研究,2024

0 阅读:0
心灵瑜伽疗说

心灵瑜伽疗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